劉帆:齊魯斷章
對話湨梁22
齊魯斷章
——雅風堂濟南、曲阜研學小記
文/劉帆2
1
濟水東流入海,成其為四瀆之一。
君住濟水頭,我住濟水尾。
幾千年前,濟水一脈,應該有相思。
但今天一旦站到濟南的大明湖畔,似乎只留下隔膜,一如濟水乾癟的河道。
一條清流,三隱三現,是不是年代太過久遠。
一條消逝了的大河 ,會有多大的魅力奪人眼球,在這個飛一樣的年代。很多的東西,包括人的日子,都是在飛,沒有一刻會停息,會小憩。
只爭朝夕。
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為了什麼。
此次,雅風堂濟南、曲阜研學之行,學術之外,似乎還有一種生命的追問,隱藏在漢隸的蠶頭雁尾之末。
2
雅風堂是濟水源頭一處雅緻的所在,那兒集聚一群有趣的人,熱愛生活,志同道合;熱愛藝術,恬淡閑適;熱愛美,知味。
他們曾經有一個夢——沿著古濟水一直走,用肢體去丈量失落的文明。雖然沒有磕長頭那麼虔誠,但也生動,也鮮活。那樣,一群人會走到歷史與現實之間。那些叫濟陰、濟寧、濟南、濟陽等名字的地方,一定能聽清濟水與黃河的交談,能品悟世事如風,如煙似幻。
當然,山東博物館還有個故事——文字雖有篆隸楷行草等諸體,但當和其所而書。該端莊處且端莊,該豪放時再豪放。趵突泉如今還是三個泉眼,大明湖仍波光瀲灧。曲阜孔廟、孔府、孔林里每一絲氣息可都雜揉著說起——《乙瑛碑》《史晨碑》《禮器碑》靜候在那兒,等你千年,只為與你對視那一眼。
文化稠密的地方,空氣流動就會緩和下來。小雨如酥,你可以隨時隨地,跟某一處泉水,靜心,冥想,懷春。
走在泉城,心是靈動的、蕩漾的、奔放的。
3
她,恰是一首青春的歌。
一個讀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眼中的世界已是如此的豐富。他們眼中的老師、學生、校長、考試、講課的方言等等,真是十分的有趣、有意思。
自我否定,又自我踐行。矛盾包裹著的,是青春的個性、叛逆、活力、敏感與張揚。
表情包,是另一種語言,善於運用,完全可以代替口。有些話,要麼,嘴說不出來。即便說出來,也沒有味道。
如,「 鳳爪」等於「雞爪」,等量代換,答案是什麼呢?
記得上次在坡頭,另一個中學生的思想、眼界,亦讓人嘆:後生可畏。
如此看,中學生作家,也是完全可能的。
飛一樣的時代,新鮮事兒也會飛的,層出不窮。
早慧,成熟,又用心,就容易抓得住。
表達出來,便是文學。
4
晚上,10點。
芙蓉街,濟南的一個小院。
石榴樹佔滿了空間,凡來者,都是它的客人。它迎上去,與每一個人握手,邀請你飽蘸門外的一渠清水,畫石榴,畫梅。寫秦李斯統一的小篆,寫漢《曹全》,直至寫大草如焰。
放浪形骸,無需拘束。
藝術家的范兒,更在酒醉之後。
工作室湊合一頓晚飯,被藝術薰醉了。
回來路上,又補了一頓宵夜。物質與精神,才匹配。
凌晨2點,入睡。
換了一種環境、心情,也如挹取濟南的泉水,漂洗了過往一直粗糙的生活,讓庸常也冒出一點點兒詩意。
不是嗎?
5
在濟南,似乎沒有人會聯想到濟水。
聽到一個掌故:1952年底,毛主席南下視察,行至濟南,召見時任市委書記谷牧,曾問及濟南得名緣由,谷牧回答說是因在濟水之南。主席曾詼諧道,「你們濟南的根在濟源啊」!
故事真偽,我沒有考證。但濟南街頭,我問及幾個人,他們都不知道濟水。
活在當下,讓歷史回歸歷史?
記得來路上,大家閑聊。
張君問,在當下媒體叢生的季節,該如何去讀書,又該讀什麼書。問,如何才能寫出文章。君來問,我來答:寫文章一如在原始森林裡受了觸動,比如說在森林中生火做飯,隨便在林地里搜羅一下,便會找到做飯的乾柴,便可以輕易地做一頓飯。每次需要做飯了,就在林間搜尋,找到的柴禾,就是那篇文章。
讀書是寫作最好的準備,寫作是寫作最好的老師。
套用麥家的話,同樣適用於書法。
根,畢竟是根兒。
6
早上9點,到趵突泉。濟南三大名勝之首。
進大門,以屏風為山。
隔斷,是居家的一種隱含。
含蓄之美,從濟源,到濟南。
公園像蘇州園林。
濟南應該記住曾鞏,記著曾鞏的趵突泉。
晴雨橋、珍珠泉,分明正是晴天下雨的感覺,煙雨朦朧,逐波江南。
但天真的就下雨了!是真的雨。
涼爽的空氣里,雨絲狂草了一個小篆體的龜石,自然是泉城第一靈石了。
神龜有知,可否告訴我等,濟南女詞人李清照,是否已經轉世?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彩有後主遺風。如果轉世了,但願她和趙明誠一起,一生一世,不要再有後來那段最不堪的婚姻。
158畝的趵突泉公園,95公頃的大明湖,羞怯了古濟水源頭的珍珠泉。
7
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
最早的民主政治氣息,是以堯廢了兒子丹硃為代價的。
私慾必死,公心永生。
舜耕厲山,即今濟南千佛山。
山西可是有個歷山的,那兒有舜王坪,有5000餘畝的高山草甸。
也有女英,有娥皇,有皇姑幔。
一個在山東,一個在山西。
濟南,因濟水而得名。山西的沁水、蟒河,與濟源又是一衣帶水。
四海之內皆兄弟。
憑誰問,舜耕歷山,歷山今又在何處?
8
第二天上午,9點半,到孔廟前。
這是我第三次,來拜謁孔子。
圓柏、側柏、檜柏。
森森柏樹,讓人心內斂、沉靜。
綠色標牌的樹齡100年以上、藍色的300年以上、紅色的500年以上。單純的古老不能代表什麼,但活著的古老,還是隱含了很多很多的秘密。
耐讀。
抗風蝕。
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
孔廟320畝,用於祭祀。孔府200畝,曾經用於家住。孔林3000餘畝,是諸宿儒之歸宿。
孔廟的勾心鬥角,也是一種美。
在冷清的漢魏碑刻陳列館,見到了乙瑛碑、西鳳刻石,趙猛龍碑等。
石不能言最可人。
冰冷,也是一種溫度。
9
同樣沉默著的,是漢石人亭里的二個石人。
一高一矮,疑是一男一女。
他們從漢朝走過來,風塵僕僕,一世蒼桑,拘謹卑微。
他們雙手抱於胸前,似乎看慣了世事沉浮、人生無常吧。我面對石人,默而問之:先生有知否?
石人不言。不言是一種大智慧嗎?
本來大家要在亭前合影,但有人說石人或是從地下挖出來的,合影恐不好。也有人說,怕啥,能與石人夢裡相見,談談漢隸也很好呀。
這兩個漢代石人,原在曲阜城東南漢魯王墓前。清乾隆甲寅年搬一次家,1953年又搬遷。他們似乎並不能守著他們的主人太久。他們每搬一次家,都會在身上留下痕迹。左邊的石人已經開裂,腰部被一個鐵腰帶捆了起來,屁股上還打了兩個鐵把釘。左邊的石人,肩上有清朝乾隆年間搬遷時留下的刻印,腰部還有「文革」時留下的「牛鬼蛇神的祖師爺」的黑色毛筆字。
漢石人亭,應該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了。
這個碑刻院,平時遊人應該不多,連導遊也不大知道這個地方。院里石磚鋪地,點綴著紅彤彤的五角楓、綠黝黝的石榴樹,四邊屋子裡是靜穆的石牌,四周垣牆上有豐富的石刻,這種冷清的基調,舒闊的氛圍,與石人甚為相契吧。
乙瑛碑,是他們熟悉的文字,記載著他們熟悉的事情。白天他們可以竊竊私語,晚上待品鑒石刻的遊人離去,兩位漢石人或可以去串串門兒。
安身立命,總是人的生活要素。
石人,總歸也是人哪!
10
齊魯大地,自然是指山東。
山東古為齊國、魯國的土地,是而為齊魯大地。
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戰國末年,齊、魯兩國文化逐漸融合為一體,「齊魯」統一的地域文化概念形成。這一地域與當下的山東省區範圍大體相當,故當仁不讓地成為山東的代稱。
齊與魯作為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曾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周公和姜太公分別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
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
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并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
應該是孔子,最先將齊、魯聯繫了起來。
《論語·雍也》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齊魯地大,我涉之粗淺,取義或只宜斷章。
斷章取義,是為齊魯斷章。
(2018年5月6日)
院長寄語
——都說,自然界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以此推論,我也是茫茫人海中獨一無二的我。或如加謬所說「唯有獨一無二的人才是真實的」。所以來世上走一遭,我想做好這個世間唯一的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高效工作法與執行力提升》講座拓展之:與領導相處原則和注意事項
※你的飲用水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