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儒家大師服食五石散後創立針灸,終身不仕卻寫下歷史奇書

儒家大師服食五石散後創立針灸,終身不仕卻寫下歷史奇書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說起針灸學的發展史,就不得不提針灸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皇甫謐。皇甫謐是西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是《針灸甲乙經》的作者,現代中醫的針灸學就是在他這本名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皇甫謐堪稱是針灸學的鼻祖。

而這位醫學大師之所以能完成這本醫學著作,最直接的原因竟是為了治療自己。

一、終身不仕

皇甫謐出生於安定朝那皇甫氏,東漢名將皇甫規、三國率先出場的大將皇甫嵩都是其先輩。到了皇甫謐這一代,家道中落,將門之子沒有了往昔的風采,皇甫謐的父親皇甫叔侯僅僅舉孝廉入仕,皇甫謐出生後即過繼給叔父。

皇甫謐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少年皇甫謐是個十足的熊孩子,從小就跟著一幫小夥伴調皮搗蛋,二十來歲還天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完全沒有表現出後來的勤奮,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個傻子。這讓疼愛他的叔母任氏十分痛心。

一次皇甫謐摘了幾個瓜果送給任氏,表達孝心,結果任氏十分不高興:你也是二十的人了,還天天不上路子,完全是個沒有教養的無賴嘛。幾個瓜果怎能撫慰我,你應該改掉陋習,好好學習啊。

任氏對著皇甫謐哭訴流涕,皇甫謐羞愧感悟,從此突然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儒家大師。

皇甫謐開始進入第二個人生階段——手不釋卷。

「躬自稼穡,帶經而農」、「得風痹疾,猶手不輟卷」,頓悟的皇甫謐開始自己開掛的人生,連種田、風痹的時候都在看書,也因此他有了一個外號——「書淫」,他也由一個不務正業的少年成長為「沉靜寡慾」的學者。皇甫謐數十年如一日的學習,終於成為魏晉一代文壇巨匠,但卻終生未仕。

皇甫謐生於東漢、長於魏晉,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名士多難善終,許多人都因為政治原因被殺或被貶謫,想要善始善終就必須遠離政治紛爭,這就是皇甫謐終生不仕的原因。

走上正道從良後,身邊就有人勸他多交遊建立人脈,皇甫謐的回答是:種種田、讀讀書多好,何必爭名逐利、非要當官呢? 皇甫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皇甫謐的表兄弟梁柳當上了城陽太守,很多人勸皇甫謐為他餞行,皇甫謐的回答是:他布衣的時候我就沒和他這麼客氣過,現在才去巴結他,那是巴結城陽太守還是巴結梁柳啊,於是堅持不去。

曹魏後期,朝廷徵召38名山林隱士入朝為官,皇甫謐也在徵召之列,但他嚴詞拒絕,而其他37人全部應召,後來也都封爵拜侯。

西晉初年,晉武帝司馬炎「下詔敦逼不已」,就是要皇甫謐出來當官,皇甫謐仍然拒絕。

一年後,司馬炎再次徵召皇甫謐,這次他不僅稱病不起,反而向司馬炎借了一車書,表明自己隱居讀書的心志。

之後司馬炎屢次征其為太子中庶子、著作郎、司隸校尉功曹,皇甫謐一概拒絕,直到與公元282年病死,皇甫謐都從未出仕。

不結交權貴、不攪進政治紛爭,只是安安靜靜的讀書著作,這就是皇甫謐的的「書淫」人生。也因此,皇甫謐著述良多,後人稱其「考晉時著書之富,無若皇甫謐者」。

二、一代大師

首先皇甫謐是一個文學家、史學家。

為了拒絕當權者的徵召,皇甫謐寫了很多文章來表明心跡,比如著名的《玄守論》、《釋勸論》、《篤終論》,三論中提出了堅守內心之道以及進步的喪葬觀念。他一生著作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帝王世紀》。此書上起三皇、下至漢魏,不僅記述了歷代帝王事迹,而且對古代農業生產、國土面積、人口消長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為後人研究社會經濟做了大量工作,因此本書在唐宋以前很受重視,可惜已經失傳。

皇甫謐的文學思想對後世影響十分巨大,西晉大名鼎鼎的名臣張軌、摯虞、左思、李密等人都受過他教誨。

其次,皇甫謐是哲學家。皇甫謐編撰樂《周易解》,討論天地萬物的原始,吸收讖緯學說,將自己的人生觀、天地觀、國家觀、民族觀融入其中,主張隱逸不仕、國家民族大一統。

最後,皇甫謐是現代針灸學鼻祖。皇甫謐本人身體並不好,「久嬰篤疾,軀半不仁,右腳偏小」,後來更是「浮氣流腫,四肢酸重」,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痛苦,不得不依靠服食五石散減緩病痛,甚至想過自殺來逃避。

最後皇甫謐在困厄中奮起,在前人《靈樞》、《素問》等醫學著作的基礎上寫出了《針灸甲乙經》。此書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醫學經典,內容囊括內、外、婦、兒諸學科,以及對各種施針原則祥加解釋,將先人研究的一百多個穴位增加到349個,既醫療自身之病痛,又救治世人之頑疾,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瑰寶。

當然,皇甫謐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學著作和《針灸甲乙經》,更有他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堅韌和堅守內心準則的精神,這些都是更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參考資料:《晉書》 《皇甫謐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農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如何教育已成皇族的兒子們?
看古人如何「公費旅遊」,竟使朱元璋不惜大義滅親來治理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