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九齡——是詩人也是一代名相

張九齡——是詩人也是一代名相

依舊是唐時的那一輪明月,溫柔的華輝,穿透千年,滋養著一樣的相思。

在我心裡,你永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浪漫詩人,你多情的心中,一定也藏著一個美麗的名字。今夜又是中秋,我仍然像你一樣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兒時讀過的句子,像帶著米蘭香的夜風,撫慰我寂寞的心。

其實,我很早就認識你,準確地說是讀過你的詩。五歲時,母親把一本《唐詩三百首》遞到我的手,書中的第一首詩就是你的《感遇》。那時,我年紀尚小,只會嘰里呱啦地亂背一番,也不管作者是誰,更不解詩中何意。母親倒是寬容,說:「孩子,你把詩背下來就行了,遲早你會遇到這位詩人,理解詩中含意的。」

果然,十餘年後,我來到韶關,在一個秋雨飄飛的黃昏,經過曲江園,一尊唐人打扮的半身石像吸引了我。我駐足凝視,石像上的你也一樣凝視著我。我皺眉細思,這是誰啊?母親在一旁輕道:「他就是張九齡,你認識的,那位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詩人啊。」我身子一晃:「張九齡?張九齡是韶關人嗎?」「是啊,韶關原稱曲江,當時的人都叫他張曲江。」母親曼聲道。

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汗顏,像一個考試不及格的小學生,在先生面前帶著少許的歉疚鞠上一躬。從此,每次經過曲江園,我都會停下腳步,向我尊重的詩人行一個「注目禮」;每次有外地文友到韶關,我都會帶他到曲江園,「拜訪」九齡先生,並告訴文友,正因為有了張九齡,韶關的天空從此有了幾分唐詩的韻味,閉上眼就讓人感受到: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在「官本位」的中國,你首先被定位為大唐名相,說你是唐開元盛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是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個賢相。歷史上把你與姚崇、宋璟列為「盛唐三大名相」。有關你的政績很多很多,說你為相賢明正直,不避利害,敢於諫諍,推行一系列利國安民的措施,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你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見證者和犧牲品。在我看來,為政三十餘年中,你留給後人印象最深的是兩件事:一是開鑿梅關(大庾嶺)驛道,像武林大師一樣,打通了嶺南的「任督二脈」,從此帶來了嶺南後世的大發展大繁榮。

這是你寫在粵北大地上的最好一篇文章;二是你性格剛直,「眼光很毒」,「小必諫,大必諍」,一眼看透了李林甫的「口蜜腹劍」,看穿了安祿山的狼子野心,提醒唐玄宗李隆基「警惕」。可惜晚年的李隆基耽於逸樂享受,不辨姦邪,反而罷了你的相位,重用李林甫,這成為唐代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被迫逃到蜀中避難,這才追悔莫及,想起你的好處來,每宰相薦士,總愛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可惜,你早已在十餘年前病逝,聽不到他這聲哀嘆。

在古代,對於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的嶺南來說,你是南天第一位宰相,有很強的象徵性和標誌性。爾後各朝代,果真有不少嶺南人士在朝廷做大官,諸如宋朝的余靖、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康有為等。

不僅如此,你還被稱為嶺南詩祖,對嶺南詩派的開創、形成和發展壯大,起了典範性的啟迪作用。後起的廣東詩人,有意無意,直接間接,都受到你的影響。

像宋代的余靖,以其質樸老健之作,一洗西昆體的綺麗費解;南園五子一反元代詩歌淺薄纖弱的時病,上追三唐;嶺南三家力掃明代復古之風;清代黎簡、宋湘銳意創新,獨樹一幟;近代黃遵憲、梁啟超等人,更成為「詩界革命」的倡導者。這種傳統,追源肇始,都是對你革新精神的繼承。

有個網友讀了你的詩,發表感慨:「張九齡人做得地道,宰相做得地道,歷經坎坷,文章也寫得地道。斯人已逝,詩文永傳,後人幸甚。」網友的話,讓我拍案叫好。但我想,張九齡的意義應該深遠些。一個地方,一個城市,如有文化名人的存在,就更有靈氣,並獲得外人的尊重。

自古至今,許多經過韶州的文人墨客,當獲悉這裡是張曲江的故鄉時,都不禁駐足憑弔,賦詩表達敬意。

什麼是曲江風度?不同的專家學者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有三,一是你外貌清俊,舉止文雅,談吐不凡,風采無雙;二是你人格純潔,守正中和,尚直不阿,富有遠見;三是你詩文俱佳,清澹醇厚,實濟時用,開一代風氣。

斯人已逝,詩韻長留,風度永在。真希望今天的人們能真正懂得張九齡的價值所在,不讓詩人寂寞;更希望在韶關早日重建一座具有民族風采的風度樓,成為人民借古鑒今、遊覽休憩之地,重溫「江頭煙艇頻回首,風度樓前車馬龍」的美景。

圖片/網路

編輯/小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健康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尋找健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