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節儉出名的道光皇帝,這件事卻出手大方,奢侈不下於慈禧

以節儉出名的道光皇帝,這件事卻出手大方,奢侈不下於慈禧

中國封建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大多過著奢華無度的生活,但清朝道光皇帝卻是個異類,他把節儉看作人生的主打樂趣和目標。如果按照中國傳統道德標準來衡量,「儉德」的道光皇帝不失為有德之君,但是他的這種節儉是否合適,則是見仁見智了。

公元1820年,道光皇帝即位,那時候的大清朝問題成堆,積重難返,各種矛盾集中爆發。基於這種惡劣環境,道光皇帝決心打造「節約型」社會,下發了一份提倡節儉的文件——《御制聲色貨利諭》,號召各級官員學習,道光皇帝還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帶頭節衣縮食過緊巴日子。

《滿清外史》記載: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意思是說他每個月才換一套衣服,這還不算,道光帝的衣服破了也捨不得扔,打上補丁繼續穿。皇帝愛補丁,臣子都跟風,花大價錢將嶄新的衣服做舊,那個時候,舊的朝服比新的朝服還要貴,奇葩無比。

穿衣服要儉樸,在吃飯上道光皇帝也提倡「光碟行動」,拒絕「剩宴」。道光曾兩次「大宴」群臣,一次是皇后生日,大臣們獻上壽禮,道光帝慷慨留大家吃飯,結果,端上來的大餐卻是打滷麵,而且每人僅限量一碗,多了沒有。據說為了給皇后祝壽,道光帝還特意吩咐御膳房殺了兩頭豬加餐。

還有一次是在公元1828年夏天,大學生長齡搞定了新疆的叛亂,押送叛匪投資張格爾班師回朝。道光帝一高興,就在午門舉行了獻俘典禮,還做出一件壯舉,宴請平叛有功的將士。可是將士們一看桌上屈指可數的幾樣小菜,頓時覺得壓力山大,平常在軍營都是敞開肚子吃,這時大家都不敢動筷子,生怕吃兩口就沒了。

在生活上道光皇帝如此節儉,那麼在為政治國方面呢?一系列事實證明,道光皇帝的節儉只是作秀。

在外辱內亂、國衰民窮的情況下,道光皇帝耗費十五年修建自己的皇陵,僅僅因為地宮滲水就認定是豆腐渣工程,推到重來,浪費了幾百萬兩白銀。公元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對英割讓了香港,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撬開,中國「開放了」。對此,道光皇帝難辭其咎。

參考文獻:《滿清外史》、《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擒住呂布後,劉備為什麼建議處死?原因並不簡單
漢朝軼事:這個女子剋死五位丈夫,陳平為什麼還要娶她?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