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潛射戰略導彈全面投入使用,一看射程令人如釋重負
2018年5月14日,印度官方在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的兩位科學家頒獎的時候,正式對外宣布其K-15/B-05型潛射彈道導彈已全面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印度已經研製出「殲敵者」號戰略核潛艇。這兩種武器結合在一起,使印度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水下核威懾能力。而且這也意味著,印度成為繼俄美英法中之後第6個擁有這種能力的國家。
殲敵者號是印度海軍的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K-15/B-05導彈既可以攜帶常規彈頭,也可攜帶核彈頭,它是印度研製的K系導彈家族的第一個成員。在這種導彈誕生之前,印度的海基核威懾力量只能依靠由近海巡邏艦搭載的「丹努什」彈道導彈系統,今年2月23日還進行過試射。「丹努什」導彈發射準備時間漫長,且由於是水面目標,很容易暴露,因此往往不被視為一種可靠的威懾手段。
除了容易暴露之外,「丹努什」彈道導彈的不足還在於射程。它在攜帶一噸左右的彈頭時,最大射程只有350千米。如果想增加射程,那麼就只能減少彈頭的重量。把彈頭重量減少到250千克時,射程可增加到750千米,這樣勉強可以具備實施防區外打擊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由於印度的核彈頭小型化技術不過關,在如此遠距離攻擊目標時,只能攜帶常規彈頭。
「丹努什」彈道導彈系統的載艦很容易被發現,隱蔽性差,所以不被視為一種可靠的核威懾手段。
K-15導彈進行水下發射試驗
2013年印度進行K-15導彈的水下發射試驗
正是由於這一原因,印度開始了K系列導彈家族的研製。第一個型號就是K-15/B-05導彈,其重量為7噸,最大可攜帶1噸重的彈頭,射程範圍為600~1500千米。印度在公開該型導彈的信息時,指出它的射程為650千米,而且特意強調它是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因此可以斷定它使用的是核彈頭。但如果要增加射程,還是核彈頭小型化因素的限制,它就不能帶核彈頭了。
印度雖然跨入了潛射彈道導彈的俱樂部,但它仍然處於老末狀態。現在的戰略核潛艇一般都配備潛射洲際導彈,例如美國的「三叉戟」IID5,最大射程可達1.2萬千米,相當於K-15/B-05導彈的近20倍。由於小型化的限制,K-15/B-05導彈可能僅攜帶一枚核彈頭,而「三叉戟」IID5最多可以攜帶12枚核彈頭。即便是我國的巨浪-2型導彈,射程也增加到了8000公里。
在拖船引導下前進的殲敵者號核潛艇
總體而言,K-15/B-05導彈由於射程太近,往往要將自己置身於對方岸基反潛機的作業範圍之內,這意味著它在短期內同樣是不能形成實質性威脅的,因此我們對搭載這種導彈的「殲敵者」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但是,我們應當時刻關注K系導彈家族其他新成員的發展。除了K-15之外,整個家族至少有4個成員。
其中K-4潛射導彈導彈的重量增加至20噸,最大可攜帶2.5噸重的彈頭,射程提升到3500千米左右。它在2014年3月24日已經在30米的水下進行了測試,而印度首艘戰略核潛艇「殲敵者」號具備搭載該導彈的能力。K系列導彈家族還包括K-5導彈和K-6導彈,K-5將用於改進型「殲敵者」核潛艇,其最大射程將達到5000公里左右,可以達到略微超過UGM-27C的水平。
K-6導彈至少從今天來看是印度的終極目標,它的載荷將提升至3噸左右,射程增加到6000千米,目前處於研發階段,而且可以攜帶多枚核彈頭。所以說別看K-15/B-05導彈現在射程短,攜帶彈頭少,但印度的雄心還是非常大的。而且我們也可以肯定,印度在K-6導彈之後還會研製洲際潛射導彈,從而能達到同其他國家並駕齊驅的水平。
殲敵者號核潛艇的噸位相對較小,無法滿足未來更大導彈的需求。
目前的K-15導彈僅僅解決有無問題,未來還得增加射程和威力。
在K-15/B-05導彈全面投入使用之前,印度的「殲敵者」號戰略核潛艇已經於2016年8月服役。這艘潛艇的滿載排水量為6000噸左右,如果要裝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潛射導彈,它是沒有辦法滿足需求的。因此,印度不僅僅面臨著導彈的問題,還要解決研製更大的核潛艇的問題。這個過程,很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才、資源和時間才得以完成。那麼,印度會用多少年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國首艘自行建造的國產航母出海,我們終於等到這一刻
※歐洲小國人口只有一千多萬,戰鬥機地面擺拍卻不輸大國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