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是一個「純真」的漢人嗎?
隨著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崛起,全球興起一股學漢語熱。在國內,國學潮方興未艾,流行彈古琴、穿漢服、吃漢方……大漢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直創百多年的歷史新高。
然,你我,出生在漢地,說一口漢語,就是「純真」的漢人嗎?
「故鄉遙遠,是為了使人懷念的。」生命於始於終,總會尋問一句:「我們從哪裡來?」
追根溯源,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是查家譜。可惜由於種種原因,現在能找到的完整家譜記錄已不多,幸好還有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他們的研究發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疑問。
我們華夏兒女、炎黃子孫,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龍圖騰,緣起於黃帝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合符釜山,從原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融合創造出的共祖。先秦的發展,使得漢語族各支系語言全部統一到周族的「雅語」下。漢民族在誕生之初,就不是一個血緣族群,而是氏族融合。
秦漢以後,北方民族南下牧馬,西方民族進入,大量的漢族南遷,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複雜,民族血緣基因多樣,人口的不斷遷徙,經過長期的融合,哪裡還有純種漢人之說?人類學家通過DNA檢測對比,發現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在Y染色體有90%的相似度,但南方漢族和北方漢族在mtDNA上有很大差異,即便同是南方漢族,母系染色體之間也有不同,比如湖南的漢族和福建的漢族mtDNA就不同,甚至同是廣東人,廣府人和客家人在mtDNA上也不相同。
歷史上,東夷,百越,鮮卑,匈奴、契丹、羌等族群,也曾有過光輝歲月,而後近乎消聲匿跡,他們都到哪裡去了?雖然人口絕對數量少,但也不可能一夜之間人間蒸發。事實上,這些族群以歸順、通婚等形式融入了漢族。南北朝之後建立起的隋唐兩代中,哪裡還有五胡的痕迹?據查證,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流有3/4的胡人鮮卑血統。我們會認為唐人是外族嗎?陳寅恪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漢民族的染即除,新機重啟,遂能創空前之世局。」生物學上有混血基因優勢之說,漢民族正是因為民族認同不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所有才不斷會有新的成員融入,從而保證了漢民族不斷獲得新的活力!
人生終極第二問來了,「我是誰?」
我怎麼鑒定自己是不是漢人呢?林老師笑道:「在中國,你找不到自己屬於哪一個民族,那麼,你就是漢族了。」
漢民族認同的基礎不是建立在血緣認同上,而是建立在文化的認同上。漢是文化的象徵,不是血緣的象徵。
這一次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先生在廿一文化續講《中國文化重建》課程,主題關鍵詞就是「胡漢」。
中國文化綿亘數千年不絕,是非常特殊的,根柢特色是神聖性與世俗性不分;一元性和多元性並存。如果去掉胡人文化,純粹漢化,那麼我們的文化只剩中原一個小部族群。中國文化不是個純化的民族體,有其人間性、務實、包容性大的特點。否定這種豐富性,就是衰落的開始。當一個掌握話語權的政治團體開展純粹文化運動時,從傳統文化的捍衛者走向原教旨主義,純化運動就會成為弊病。歷史上,中國文化氣象之衰就與宋儒「崇儒排佛」、「援佛入儒以闢佛」這一波文化純化運動有關。一個純化的系統,不可能是一個偉大的系統。現在談國樂,就是正襟危坐彈古琴,從一極走到另一極,失之偏頗,這是我們當前文化復興運動中必須予以警覺的地方。
有些國學家講中國文化,不落民間。林老師在課上強調,民間文化,是接地氣的生活。若講中國,不及民間,那麼看到的只是某一階層的中國,缺乏整體的觀照。藝術與生活接觸最緊密的是民間,民間更多地照見生命的真實。
作為時間藝術的音樂比作為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我國多民族聚居,文化多種多樣,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每個民族不僅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還擁有獨特的文化風格,進而孕育了獨特的民族音樂,形成了多元的音樂文化。中國的民歌不止萬首,戲曲就有四百多種,曲藝也有兩百多類,器樂的多樣更不在話下。我國地域音樂種類之多是世界各國難以比及的,同時也是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中國音樂里滲透了一種區別於其他國度的人文精神,體現出「史的觀照,詩的感嘆」這種特殊的生命情性。
課上林老師給大家導聆解讀了阿炳(華彥鈞)的《二泉映月》。以音樂契入,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開啟生命觀照、契入中國文化的鑰匙。
《二泉映月》這個名字是楊蔭瀏起的,阿炳原稱它《依心曲》、《自來腔》,依著自己的心情來拉的,這首由民間藝人創作的曲子對幾十年來的學院音樂家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二胡家的錄音出版幾乎無不有它,就此,它已成為人人必參的公案。一首曲子在短短几十年內能如此由俗而雅地被知識階層接受可說是奇蹟,由此可看出中國音樂的沛然大觀和民間音樂之間的深厚關係。
《二泉映月》令人有一種時空輪轉的深沉感概,第一段音樂緩慢從容,曲調呈線性開展,「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接著,情緒鋪陳,「是非成敗轉頭空」,描寫歷史蒼茫感和人生的感懷。最後,節奏放慢,從歷史中抽離,人生再不完滿,前面的路還要繼續走下去,「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終歸於雲淡風輕,不離人間而行超越。
從中可以感受到儒釋道三家:儒者的現實喟嘆,道家的自然觀照以及佛家的悲憫荷擔。
另一首《大浪淘沙》是阿炳傳下的琵琶曲,娓娓道來,仍有「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韻。
接著,林老師帶領大家現場體驗了一次從南到北的音樂之旅,欣賞不同地域特質的民間音樂。
廣東粵胡《平湖秋月》。曲風甜美細膩,拉出一種輕鬆悅感,是小市民追求生命優美休歇的見證。
廣東客家音樂《出水蓮》。客家,是指南宋末年因避戰亂而從中原地區遷往嶺南一帶的人家,所以客家音樂中多保持了華夏傳統的音樂風格。《出水蓮》箏吟揉按放,簫搭配自在,搖曳生姿,不失大氣,中正雅和猶如一位大家閨秀。
福建南音器樂曲代表《梅花操》。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多借詠梅來自勵、抒懷,這首名曲是以音樂形式來詠物抒情,托物言志,樂曲體現出古樸、典雅、含蓄、醇厚之美。
江南絲竹。絲竹,主要是絲弦與竹管樂器相結合的演奏,多是根據當地流傳較久的傳統樂曲改編而成,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和上海地區。細吹細打,輕柔而不暗,明亮而不剛。表現出剛柔並濟的中和之美,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無窮已。
山東箏《漢宮秋月》,樂曲風格純樸古雅,透明清澈,曲情哀婉。山東箏俗稱魯箏,傳統魯箏亦稱大板曲,表現出中國傳統民間樂曲在形式上力求工整、規範的審美追求。
《百鳥朝鳳》,流傳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以嗩吶模仿自然的鳥叫聲音,生動活潑,表現了民間生活的一種趣味和活力。
《放驢》,從河北民間歌舞「地秧歌」發展而成的樂曲。以管子吹來惟妙惟肖,形象非常鮮明。
在這些音樂中,有琴、箏、笛等漢樂器,也有琵琶、二胡、管子等胡樂器。「胡人有婦解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胡漢文化的融合從來是雙向的,也從來不曾停止過。以史為鏡,站在主位,採用客位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至於,對主位的文化認同產生負面影響。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當我們知道「我們到底是誰」,「從哪裡來」,那麼,我們也不會再困惑於「往哪裡去」。
閉目凝神,聽著林老師的導引,音符畫過心田,留下一份清明。
--《生命安頓與中國文化重建》學員筆記
TAG:天天好義工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