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湯方證分析
病案一:盧某,男,72歲,因感冒發熱惡寒、無汗,自服布洛芬、維C銀翹片治療,汗出後,其癥狀不減,遂來就診。刻見:發熱、無汗、項背僵硬、周身酸楚,即給予葛根湯原方以發汗解表,升津舒經,葯二劑,濈然汗解,脈和而愈。
病案二:李某,男,38歲,患頑固性偏頭痛二年,久治不愈。主訴:右側頭痛,常連及前額及眉棱骨。伴無汗惡寒、鼻流清涕、心煩、面赤、頭目眩暈、睡眠不佳。診察之時,見病人頸項轉動不利,問之,乃答曰:頸項及後背常有拘急感,頭痛甚時拘緊更重。舌淡苔白、脈浮略數。遂辨為寒邪客於太陽經脈,經氣不利之候。治當發汗祛邪,通太陽之氣。方用葛根湯:麻黃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生薑12g、大棗12枚。麻黃、葛根兩葯先煎,去上沫,服藥後覆取微汗,避風寒。三劑葯後,脊背有熱感,繼而身有小汗出,頭痛、項急隨之而減。原方再服,至十五劑,頭痛、項急諸症皆愈。(節選自《劉渡舟醫案集》)
《傷寒論太陽病證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結合原文,總結方證要點如下:
1.項背部強硬,拘緊不舒;
2.頭痛、身痛、無汗、惡風寒;
3.舌淡苔白,脈浮。
葛根湯發汗散寒,疏通筋脈,主治寒邪在經,太陽經氣不利。本方由桂枝湯加麻黃、葛根而成。葛根為主葯,功在升津液,舒筋脈,又助麻、桂解肌發表;加麻黃為增強桂枝湯解表發汗之功。證屬太陽傷寒兼證而不用麻黃湯加葛根,是因為麻黃湯為發汗峻劑,過汗更傷其陰,則有礙於升津濡經。桂枝湯加葛根、麻黃既能收發汗生津之效,又無過汗之虞,且方中之芍藥、大棗、炙甘草又可補養陰血,補充津液生髮之源。服用本方之後,脊背發熱,繼而全身汗出,這是藥力先作用於經輸而使經氣暢通,邪氣外出的反應,為疾病向愈之徵兆。
臨床運用此方需與桂枝加葛根湯相鑒別,二方均治療太陽經氣不利,項背不舒,因此原文中均有「項背強几几」;但葛根湯主治太陽經氣不利,寒邪在經無汗;而桂枝加葛根湯主治太陽經氣不利,風邪在經有汗,原文中有「反汗出惡風」是主要鑒別要點。成無己說:「太陽病項背強几几,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中風表實也。表虛宜解肌,表實宜發汗,是以葛根湯發之也。」
葛根湯的藥理活性主要包括抗炎、鎮痛、抗流感、抗血栓、增加冠脈血流和抗過敏等諸多方面,在治療高血壓,頸椎病,心血管疾病,流感,肩周炎,蕁麻疹,痛經以及風濕病方面效果顯著。仝小林教授運用葛根湯治療高血壓效果顯著:李瓊珍等臨床運用葛根湯配合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總有效率96.2%;李戈媛等臨床運用葛根湯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顯著;王金華研究發現葛根湯能夠有效地抑制機體對流感感染之異常亢進的病理反應;金佩虹運用加味葛根湯治療原發性肩周炎126例,總有效率97.6%;王秀榮運用葛根湯治療蕁麻疹51例,總有效率98.04%;柴程芝等認為,葛根湯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確切;夏淑傑臨床運用葛根湯加味治療風濕病效果顯著。
TAG:經方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