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袖雅物的蘇州情懷
懷袖雅物的蘇州情懷
南宋時蘇州人就開始製作摺扇,到明代宣德年間作坊生產出烏竹骨泥金扇,一直到清代順治年間蘇扇成為皇家貢品,這懷袖雅物開始興盛。
蘇扇包括摺扇、檀香扇和絹宮扇三大類,集造型、裝裱、雕刻、鑲嵌、髹漆等多種工藝。
▼
護城河畔,平門城南,王健的工作室靜靜矗立在車水馬龍的平四路上,門前一把巨大的金色摺扇雕飾彰顯著工作室主人的身份——蘇州摺扇制扇大師。
王健,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今年已到了50知天命的年紀。他,一襲素色的中山裝,腳蹬黑色布鞋,伏案而作,神情肅穆,言談舉止間盡顯儒雅。
▼王健/蘇州扇子
如今提起蘇州扇子,王健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對於現今的蘇州摺扇來說,王健即是標誌。
王健,入蘇扇行業二十餘年,被譽為最年輕的蘇扇製作大師。是的,相對於制扇大師的名號來說,王健是年輕的,在功成名就的時候他尚未變成一位年衰的老者,但就制扇手藝和名氣而言,王健已有他的高度。
蘇扇是一種文人扇,在古代象徵一種身份地位的社會等級文化。它的「雅」是吳文化的開端。蘇扇不只是工藝品,更是可供把玩的藝術品。「用最平凡的材料,做出最高的工藝,這是匠心的體現。」
王健做扇子,好玩有趣第一,就像當初懵懵懂懂走進蘇州扇廠的大門,吸引他的,就是因為好玩。
舒捲自如,王健的扇子;
舒捲自如,王健的性情;
舒捲自如,王健的為人。
一輩子專攻一項制扇的手藝,「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學藝須下苦功/十年來打基礎
從小就愛動腦、勤動手的王健在找工作上也有自己獨特的理念:不找輕鬆的,也不找技術含量低的。
一次與同學途經廖家巷,王健看到蘇州扇廠正在招人,此前對制扇一無所知的他在同學們的簇擁下,一起走進廠內車間,從此,王健開啟了他從事蘇州摺扇製作的漫漫歷程。
「別看小小一把摺扇,製作工序卻相當繁瑣,不花上三年時間打基礎,根本連門都入不了。」進入扇廠後,王健跟隨老師傅學習扇骨造型製作。
老師傅告訴他,制扇共分為扇骨、扇面、扇刻製作三個獨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一門大學問。在廠里,每個員工都各司其職,幾乎沒人能學全制扇的三個環節。學習了三年扇骨造型製作後,由於技術迅速精進,王健又開始學習扇刻。
1982年,上海友誼商店送來一把破舊的摺扇要求修復,雖然因年代久遠,扇骨鬆散,扇面破損,但王健卻發現這把扇子與他平時製作的摺扇風格完全不同,做工精巧至極,扇骨兩側分別半鏤空雕刻著100隻蟈蟈和100隻葫蘆。
老師傅說,這把扇子叫做烏骨泥金扇,製成於清朝中期,屬於蘇州摺扇中的絕品,價值難以估量。
至今回憶起來,王健還說,他要感謝那把烏骨泥金扇,是它為自己真正開啟了探尋蘇州摺扇製作的大門。
烏骨泥金扇
▼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
古代的文人墨客總是喜歡持著一把摺扇,蘇州摺扇在明代更是進入鼎盛時期。據介紹,當時的蘇州有很多的制扇作坊,出現了很多制扇高手,出現過一扇難求的境況。
而反看現代,各種仿製的蘇扇出現在市場上,已經難以找到真正蘇扇的文化魅力。
後來,王健走出曾學藝的蘇扇廠,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打造蘇扇品牌、推廣蘇扇文化。
2006年蘇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王健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故宮博物館都派人跟他學修復扇面。
▼繼承製扇絕學/推廣蘇扇文化
王健在蘇州扇廠工作了10年,90年代初,他被調到桃花塢扇庄負責技術支持與生產管理,這一干就又是將近10年。
期間,他對制扇工藝技術的追求越來越痴迷,在繼續鑽研扇骨造型設計和扇刻技術的同時,王健還虛心向扇庄的老員工請教扇面的製作技巧。
2000年,桃花塢扇庄改制,廠內絕大多數的員工都忙著另謀出路,唯有王健不忍丟下這門浸淫了自己20年心血的手藝。
「當時就覺得放棄制扇的話,一來對不起老師傅們多年來的教導,二來年輕有傲氣,自信憑著自己的手藝吃飯應該不成問題。」
王健說,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業是致力於蘇州摺扇文化的推廣,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蘇扇、喜歡蘇扇。
2005年底,王健應邀前往北京工藝美術學院參加展出,他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好者現場展示了蘇州摺扇的製作過程。「原本聚在其他展台的觀眾都聚攏到了我的展台前,大家都拿出相機拍攝,很多人都說,原來蘇州除了園林和刺繡外,還有個寶貝叫蘇州摺扇。」
那次參展給予了王健很大的動力,他看到了蘇州摺扇擁有的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同時,更堅定了自己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信念。
王健認為,制扇最難的環節就在於造型的設計,造型不好看,材料再名貴,做工再精巧也是徒勞。
最後,他決定只保留扇子原來大概的外形,將扇骨全部換掉重做。
▼收徒首重誠心/傳統鍛造精品
王健一共收過6個徒弟,年齡大的已經60多歲,小的才不過20出頭。
王健收徒的標準很嚴苛,最看重的是學藝的人有沒有一份誠心,「如果是為了賺錢來的,那絕對學不好本領。所以我收徒先要考察幾年,觀察他的言行舉止,直到他能做到心靜如水為止」。
王健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名傳統的制扇匠人,而不適合做一位生意人,他甚至希望蘇州摺扇的製作和經營方式能夠恢復到民國時期的狀態。
「以前的摺扇都是定製的,主顧想買一把扇子,會來到扇庄說明意圖。」
這種方式有兩個好處,一者,做扇的匠人能靜下心來專心做扇,而不至於被外界太多的名聞利養所干擾,二者,一輩子專攻一項制扇的手藝,「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技術上的造詣自然是會漸趨爐火純青的。
和很多手工藝人一樣,王健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
學扇制扇這麼多年,他知道這個行當里的清苦,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不浸在裡頭十來年,學不到什麼精髓。
學習制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本功入門就得三年,只學拿刀;光製作扇面的其中一道工序,資質聰明的人學會也得六年,要想完全掌握至少還得再看三年。「這麼長的時間,現在的年輕人耗不起喲……」
王健要找的徒弟,首先得喜歡蘇扇,懂一點手工藝,要有一定的基礎,可是他也擔心,他用二十多年的時間領悟、總結出的知識一下子灌輸給一個人,要想全部消化吸收也很難。可是,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的制扇經驗,失傳了,太可惜。
學習制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能讓學生學得更有針對性,王健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整套的制扇工藝分解開來,學生只學其中的一部分,這樣學習的時間縮短了,技藝也更易純熟。這次拜師的兩位徒弟就是來向王健專門學習做竹扇骨工藝的。
兩個新徒弟讓王健看到了手工藝傳承的希望,他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兩套專用工具,「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學習,讓這門手藝能繼承下去吧。」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TAG:易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