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嘀嘀千夫所指:「待撩」羔羊何時了?

嘀嘀千夫所指:「待撩」羔羊何時了?

《汽車年輪》評論 5月6日,一空姐在鄭州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消息迅速引發大量關注。年僅21歲,正值花季,便造此不幸,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最新的消息是,當事人已經伏法,則「大快人心」!空姐約車平台嘀嘀也於5月11日起做出「5月12日零點起,順風車業務停業整改一周」的決定。

伴隨輿論發酵,難逃其咎的滴滴順風車成為千夫所指,不斷有人曝光。稱在順風車平台上乘客被貼上種種「標籤」,甚至還有一些露骨評價。司機可以通過這些標籤,知道你聲音甜不甜、素顏美不美、是否一個人乘車……

同時相關聯的車主審核、產品設計、投訴受理等方面漏洞都被一一檢視、放大,更因為很多人並不能分清順風車與網約車的區別,網約車業務也被受累殃及,更有聲音呼籲直接關停順風車業務。

「待撩」羔羊何時了?

而根據《汽車年輪》調查,嘀嘀順風車在嘀嘀內部早已處於「邊緣化」地位。

應該說,作為中國最大的出行服務公司,嘀嘀順風車——作為共享經濟的最後一塊「殘留」,作為撮合共同出行需求、提高社會出行效率的「真共享」,隨著此次悲劇的發生,或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而當悲劇出現時,不僅如此順風車被群眾扒出,讓很多人大為震驚直呼滴滴是在搶陌陌生意的乘客評價系統,其實不過是在經濟因素之外,吸引順風車主上路的一種產品策略。「無非就是賺個油錢,路上有個聊天的,還能勾搭個妹子。」這是相當一部分順風車主的心理動機。當經濟激勵不足以刺激供給,只能通過社交激勵來予以彌補。

而滴滴也在有意無意地進行這樣的引導,比如車主可以對乘客的長相、氣質進行評價,比如七夕節推出的明顯暗示艷遇的「我們約會吧」海報。這不僅默許了車主的社交訴求,更有可能形成一種「逆淘汰」機制:那些純為賺錢的車主可能會因為隱性成本的高昂而退出,留下來的除了真正的「共享主義者」,只剩下了「另有所圖」的人。

尤其女性乘客在上了順風車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自己低成本出行的背後,無意間犧牲的是自己的隱私,甚至成為惡狼眼中「待撩」的羔羊。這是當初鼓吹「共享出行、搭車會友」的共享經濟擁躉們所想像不到的。

法律空白:順風車不受「網約車」規定約束

一名網約車業內人士表示,滴滴順風車司機與乘客的「互評」功能,儘管初衷是強調社交,但對這些評價平台缺乏有效的管理,「平台應該加強對評論內容的審核與管理,過度偏離乘車過程本身以及露骨的評價,平台應該設置屏蔽功能,或者對司機做出提醒。」

網約車的出現是為了更便利的出行,而不是增加出行的危險!「滴滴一下,馬上出發/順風出行」的快捷便利方式固然好,但前提是有一個安全的網約車環境。

另一個值得人關注的焦點是,順風車並不屬於人們通常所說的「網約車」,而被定義為「合乘車」,不受「網約車」相關規定約束。

一名法律專家介紹,我們常說的「滴滴打車」(包括滴滴專車、滴滴快車、滴滴計程車)法律上叫做「網約車」,屬於經營性服務,以營利為目的,因此開展網約車業務必須遵守《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網約車管理暫行辦法》),受到交通管理部門監督。

而「滴滴順風車」則被定義為「合乘車」,又叫「私人小客車合乘」、「拼車」,是一種基於用戶自願的共享行為,法律上與「網約車」不是一個概念,不受《網約車管理暫行辦法》的限制。

《汽車年輪》認為,新的技術與模式創造了數以億計的財富規模,也同樣有能力去規避高速發展下隱藏的致命漏洞。如何加強對平台漏洞的監管,保障用戶的信息及個人安全,將是這些新興經濟企業將要面臨的至關重要的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年輪 的精彩文章:

TAG:汽車年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