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罵滴滴的一萬種方式,你選擇哪一種?

罵滴滴的一萬種方式,你選擇哪一種?

「國民級的應用應該承擔起國民級的責任」,這是近期坊間對滴滴順風車空姐乘客遇害案最振聾發聵的抨擊。

這句話100%正確。

受害者家人的控訴天經地義,吃瓜群眾的指責無可厚非。

但是,身為國民的一份子,面對國民級應用遇到的困局,難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地作壁上觀嗎?

當然可以。

但我希望這不是所有人的選擇。

對於滴滴順風車的商業價值,相信滴滴自己有一本賬,超過10%的抽佣,收益不會比專車等低,目前應該已經達到了至少過百萬的日均訂單量,而市場容量遠未飽和,且對布局汽車後市場的引流價值想像空間巨大,這根本就是一座尚未開採的金礦。

但我個人更加關注順風車的社會價值。

這也許和我在滴滴順風車上接的第一單有關。

一圖勝千言。這也是後來我用滴滴順風車接單的基本邏輯——只接遇到困難,或者特別順路的客人。而且幾乎只選擇單身女性,因為,我也害怕。

此外,2年不到接了25單的男司機親測,如果你沒有心,其實全程連乘客的臉都看不清,不論TA坐在副駕還是後排。

順風車的社會價值並不止於此。

04年我到德國留學時,德國的順風車早已普及,可以被稱為公路、鐵路、飛機之外的第四大運力,特別對學生和中低收入人群是重要的出行選擇之一。

當時德國最著名的順風車平台,幾乎就是一個簡陋如個人網站的留言板,車主只需通過郵件註冊賬號就可提交起止目的地、時間、期望價格、聯繫方式,內容無需審核,乘客看到信息直接與車主聯繫,並確認行程後付費,僅此而已。

而我在德國的五年,並未聽說過與順風車有關的惡性事件。

這便是國民性。

這便是國民級應用應有的土壤和應起到的價值。

當滴滴宣布關停順風車業務一周,我們不難算出,至少700萬人次以上的出行將受到影響,這其中,有多少人最終選擇了更加不安全的黑車?是否發生過意外?我們不得而知。

今天寫這篇文章,源自對昨天虎嗅《去NMD滴滴》一文的不滿。能看到作者潛意識裡試圖模仿十年前《「狗日的」騰訊》,但遺憾的是文章中只見鍵盤黨抖落的殘屑。站在信息高地的虎嗅,不應出現如此低端、只為泄憤的頭條。

罵滴滴,可以有一萬種方式,從商業理念到客服客情,從審核漏洞到風控措施等等,這些都值得罵,也必須優化。但是,作為互聯網從業人員,理應客觀地看到政策監管的缺位和巨大用戶體量對順風車發展帶來的困境。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攜程。

再來聊幾句滴滴的公關應對。

這事不能說得太細。

其實滴滴很雞賊,5月5日的案件,5月10日輿情爆發。爆發之前滴滴並未有任何動作,但爆發後不到12小時就發出了百萬懸賞,不到24小時又決定關停順風車業務一周並自查。

說句zz不正確的話,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滴滴的應對是__的。

為什麼說滴滴的應對是__的?此處只能blablablabla。

當然,這些所謂的「應對」,也可能完全來自於上部的壓力。

(P.S,我也認為今年京東vs六六的第一輪是__的,只是用力過猛,導致第二輪東風壓倒西風,此處也只能blablablabla,有機會再做交流。)

昨天,「發朋友圈不用逗號」的魏副組長發文《什麼樣的組織道歉是可接受的》,其中的核心觀點我非常認同,「代價,措施,這才是有用的道歉。」

滴滴做到了。百萬懸賞發出後儘管立刻受到了新的質疑,但即便在現在看來,依然是在當時有效的化解輿情壓力的應對,是值得寫入教科書的公關策略。

既然是教科書級別的策略,也說明這樣的策略在絕大部分甲方企業,很難落地。此處再次blablablabla。

這次的悲劇,絕不會是壓倒滴滴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前滴滴的壓力,不來自於下部,而來自於上部,勢必將在一段時間內減緩滴滴的發展勢頭。

最後,聽說今天嘀嗒關閉了結伴頻道,此前,滴滴也被網友扒出曾經以交友作為營銷噱頭。

嗯,不出事都是生態,一出事全是炸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說迷離 的精彩文章:

TAG:浦說迷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