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HIFI之旅再次啟程,Aurvaba Trio 三單元圈鐵耳機簡評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提到「創新」,大多想到的是大學時期電腦上的獨立音效卡,不過其實在耳機、音箱領域同樣大有作為,其中Aurvana系列耳機是很多讓燒友印象深刻的產品。不過有別於現在快銷數碼產品,HIFI產品的更新換代相對要慢一些,創新在時隔兩年後給我們帶來了Aurvana系列的最新產品 Trio。Aurvana Trio 使用了流行的多單元設計,而之前使用的大多是單單元,不知道風格上是否有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Aurvana Trio 的包裝有些特殊,包裝盒上半部分是透明的,透過包裝能直觀的看到耳塞,這跟正在用的幾款耳塞包裝大多是封閉的。同時為了保護透明材料不被刮傷,包裝盒的外面一直套裝塑料袋,保證用戶拿到的是光鮮亮麗的產品。
以前,創新在千元以上的中高端HIFI耳機領域還未有建樹,Aurvana Trio 的出現正好能夠填補空白,三單元圈鐵、MMCX Cable 也印在了 Aurvana Trio 定位。包裝上可以直觀看到 2 個動鐵單元、1 個 10毫米生物纖維素動圈單元的結構,而腔體結構、單元擺放也是現在多單元圈鐵耳塞所常用的設計。
打開包裝後,更感覺這樣的設計是很少見的,兩個塞子像工藝品一樣被托起來,感覺非常的精緻。
取下耳機,下半部分放置說明書以及各種配件,包括收納包一個、替換耳套三對(一對惰性海綿)、航空插頭一個。不同的是收納包不是現在較多的皮革材質,而是一種相對堅固的面料,保護性能如何還需要時間檢驗。
Aurvana Trio 使用的是編織線材,材質非常柔軟,抓在手裡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彈性。這樣的好處在於使用的時候可以大大降低聽診效應,實際體驗也確實是這樣,跟我使用的幾款西石耳塞的線材類似。
同時收納也會很方便,就這樣放著也不會攤一桌,放進收納包也不會老是彈出了。
插頭用的是L型鍍金插頭,跟直插頭相比,會更加堅固,以前使用過幾款直插頭的耳機,最新損壞的就是插頭的連接處。所以現在大部分耳塞還是使用L型設計,而大耳的插頭大部分是直的,因為正常不會把播放器放在口袋裡。
* 另外 Aurvana Trio 還帶有一個小型的線控,只是不能調節音量,只能進行通話及播放控制。
其實現在很多新出的手機都已經把3.5mm耳機插孔取消了,這樣通話的意義也就沒那麼大,Trio 用的是MMCX介面,換線也是比較方便的,而且我平時到多大多是用HIFI播放器來聽歌的。
正好有根平衡線,也是MMCX介面,只是因為是直插頭一直沒怎麼用,插頭跟原配的幾乎一樣,換上後的效果倒也有不少提升,透明銅線加上黑色塞子,倒也比較搭配。看來有必要去敗一根彎頭的平衡線,因為直頭的出門使用實在有點麻煩。
官方附贈的耳套算是耳機上的一共是四對,硅膠材質的耳套一共三對(大、中、小),能夠適應大部分用戶的耳朵。而惰性海綿的耳套只有一對,因為之前一直使用惰性海綿的耳套,試聽前我就換上了,這個尺寸我使用稍微偏大,建議以後能配上不同尺寸的。
至於航空插頭,做工還行,只是使用概率不是很高,平時坐飛機大多也是睡覺。
試聽體驗
雖然平衡口有不錯的效果,不過為了展現原廠的體驗,而且身邊支持平衡輸出的播放器也不多,所以試聽體驗還是用原廠線材。
Aurvana Trio 是 2 動鐵 + 1 動圈的設計,動鐵單元複雜中高頻,動圈複雜低頻,相比單獨的動圈或者動鐵單元,這樣的搭配會呈現均衡的效果,實際的聽感也真是如此, 聽流行樂的效果會更好,也適合普通大眾的口味。
如果你是創新耳機的老用戶,聽過in-Ear3、in-Ear3 Plus的聲音,又很喜歡的話,那麼Aurvana Trio 可能不適合你,因為三頻較均衡的調音,結果就是三頻沒有某一個非常突出。有些人喜歡女毒、喜歡古典等等,這些音樂都有著鮮明的個性,要麼突出中低頻、要麼突出中高頻,對應的耳機也就有偏科的調校。有人很喜歡,自然也有人不喜歡,因為有人喜歡更真實的還原,Aurvana Trio 的聲音恰恰屬於這種。
三頻均衡也並不是說完全一樣,只是說明表現差距比較小。高頻清晰明亮,器樂表現不算很高水準,但也是不俗的表現;中頻人聲偏暖,定位適中,沒有強調貼耳;低頻下潛適中,聲音渾厚不渾濁,不算厚重震撼但也能真實展現歌曲的特色。對於初燒用戶來說 Aurvana Trio 應該很適合,相比於普通耳機,聲音通透、聲場也更大,而對於更高階的燒友來說,對音樂以及聲音的喜愛也有更明確的方向,Aurvana Trio 也就不適合他們了。
後記
以前的耳機不是動圈單元就是動鐵單元,而限於兩種單元的自身特性,聲音往往總是偏科的。當然偏科並不是不好,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所以都會有不少數量的追隨者。但是流行也好、古典也好、搖滾也好,都會有喜歡聽的人,耳機也是一樣,三頻均衡也是一種風格。
TAG:搞機加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