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籬笆
如何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5月15日,全國政協舉行「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專題協商會。來自監管部門、學術機構、企業界的2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紛紛結合自己所在領域及調研情況建言獻策。委員們普遍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金融風險整體可控,但在企業槓桿率、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金融監管體系建設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未來,要進一步做好摸清債務底數、服務實體經濟、統籌監管資源等工作,紮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籬笆。
避免「一刀切」,注重「放長線」
在參與此次專題協商會的業內人士看來,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的過程中,去槓桿並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注意其中的結構問題,有保有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鬍曉煉指出,穩步降低非金融企業槓桿率,要在槓桿率的分子端和分母端同時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去槓桿」。「壓縮存量債務、減少新增債務,要在清除佔用大量無效信貸資源的殭屍企業的同時,防止過剩產能循環往複出現。其中,要重點管住在市場微觀經營活動中政府這隻手。而對於有一定技術、市場前景和成長潛力的企業,可通過未來稅收返還等方式予以支持。」胡曉煉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認為,只有為大量民間財富尋找到長期可持續的投資機會,最終才能更有效地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金李建議,未來應進一步打造兼顧各方核心利益的長效機制,發行支持高科技的長期特別債券,補充國家投入。其中,一部分可採取「可轉換優先股」形式,允許投資者在一定條件下轉換成對成功投資項目的股權,從而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降低槓桿率。
舉債要適度,發展重質量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在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政績觀」也要相應調整,不能突出「GDP挂帥」。如果人為抬高增長速度,以超出償還能力的規模籌集資金,必然會加大財政金融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在分析國有企業負債問題時表示,部分國有企業債務快速上升主要是企業盲目擴張、過度對外投資、效益下降、融資成本高、體制機制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等因素造成的。盧春房建議,國有企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重大投資、經營決策按程序辦理,盡量避免重大決策特別是投資決策失誤。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會生認為,金融控股公司這一企業組織形式本身並不必然帶來風險,關鍵是要通過有效的監管與企業自律,促進金融控股公司合規經營、穩健發展、服務實業。「金控公司要加強自律,確保健康運營,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王會生說。
金融創新快,監管緊跟上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在此前的一份提案中指出,通過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金融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特別是為服務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移動支付提供了極大方便。但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等創新點也增加了金融市場風險的涉眾性與複雜性,成為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的全新重點領域。因此,要建立長效監管的發展機制,使互聯網金融形成「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的良性循環。
在監管如何跟進的問題上,鄭之傑建議,一方面,參照金融行業的規範標準,運用互聯網思維,滾動完善互聯網金融事前、事中、事後的全方位統計監測;在互聯網核心系統和核心技術領域形成國內的網路閉環,防範境外風險。另一方面,要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以分步走戰略推進互聯網金融專項立法,從法律層面保障互聯網金融的經營和監管;建立中央和地方監管協調機制;以行業自律來彌補監管資源不足的現狀,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從業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認為,近年來金融交叉經營現象越來越突出,因此要進一步深化金融監管機構改革,優化職能配置。對具有混業經營、綜合經營特徵的非法金融機構和活動,明確專門部門統籌監管,防止出現「無人監管」或「多頭監管」。
TAG: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