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歪果仁更自我,而中國人卻沒有那麼自我
最新
05-16
在英語中,當你問朋友,What are you gonna do later?(你一會兒去做什麼) 你的朋友回答說,Im gonna go jogging. (我一會兒去跑步)。
同樣的對話,在漢語的文化里是這樣的。"你一會兒去做什麼?" "去跑步"。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更強調自我。在我們的文化中,通常個人要服從集體,這是相互依存的自我。
這種不同文化中的自我概念,讓我們在認知和行為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如果你生長在西方文化,別人會告訴你,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購買的商品,所做的決策,甚至紋身來表現自己。當被問及語言的作用時,美國人更可能提起他的自我表達功能,而中國人可能更注重語言如何促進與他人的交流。我們的思維更具有整體性,從人際關係和環境的角度出發來思考人和物。但是,在相互依存的自我概念中,我們經常會自我批評,卻很少自我肯定。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再舉一個例子,在中國,當你的父母反對你和你戀人的關係的時候,你很可能會選擇分手。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美國,選擇聽從父母意見的人並不多。
當然了,在任何的文化中個人主義都會在不同的個體之間有所差異。我上面只是概括地說了一下兩種文化中的自我概念的差異。在同一種文化中,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也是同時存在著。在中國近幾十年現代化的發展當中,受城市化,獨生子女等影響,現在好多中國人也變得越來越傾向於個人主義。
總之,與個人主義不同。在相互依賴型的自我當中,社會生活的目標不是提升個體自我或者獨立做出選擇,而是協調並支持所處的群體。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TAG:楊艾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