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在映秀地震台部署完成
近年來,地震預警概念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視野。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某區域前,向該區域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無疑會極大提高地震防災能力。然而,地震預報卻鮮有人提及。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與地震波進行賽跑。而地震預報則是要預測尚未發生的地震。」四川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其難度在於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育的複雜性。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近日宣布在四川、雲南建設中國首個地下雲圖網,該雲圖網擬在兩省建設2000個地下雲圖監測站,其數據將實時傳到預報中心,由預報中心自動處理,生成地下雲圖,類似於氣象預報的衛星雲圖。目前,首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和感測設備,已在四川汶川縣映秀地震台部署完成。
王暾認為,只要形成一張可靠的地下雲圖,讓人們能「看見」地下應力和能量的動態演化,就能預報地震。「類似於天氣預報那樣『看圖說話』,用地下應力、地下能量等與地震的發生地區、地震震級有直接關係的物理量來預報地震,而不是用『雞飛狗跳、蛤蟆過街』這類物理關係不明的物理量預報地震,也不是用物理關係太間接的物理量例如地下水位、水溫等預報。」 王暾說。
這類地下雲圖的建設,重點在於形成地殼變動的「神經末梢」。王暾所在的科研團隊已開發出一種新型感測器,不需要「打孔」深入地球,就能監測到地下應力、能量,而且能將相關信息從地下8千米到20千米傳遞到地表,所監測的物理量需要的傳遞時間為秒級。「這些感測器雖然安裝在地表,但是通過物理學方法可以對地下的應力等數據進行精確測量。」王暾說。
按照王暾的設想,將來的川滇地下雲圖網的主要科學目標是解決淺源(即深度小於20千米的)破壞性地震的臨震預報科技。「川滇地下雲圖網的研究對象是震源深度8—20千米的對人類有破壞性的大地震。」 王暾介紹,對人類有破壞性的地震的震源深度幾乎都小於20千米,例如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
根據計劃,川滇地下雲圖網將在1—2年建成,再用3年時間左右採集大約10個破壞性地震案例,根據這些案例進行地震預報的內部技術試驗,再進行地震預報公開試驗,成功後,將通過政府進行地震預報公開服務。
「地震活動性是地震預報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對於無前震的大震,地震活動性方法不適用。」四川省地震局研究員陳天長表示,地下雲圖網所採用的感測器能夠監測物理意義明確的物理量,既能夠監測地震活動性,也能夠通過主動源監測無地震發生時的地下應力和能量,彌補地震活動性對於地震預報的不足。
若將來成功實現地震預報,是否便不再需要地震預警?王暾表示,這兩套系統是相互補充的,不能只依靠其一。「即使成功,地震預報也只能給出一個時間區間,不可能精確地預測發震時刻,而且預報時只能給出震中的區域,不可能精確到某個精確的坐標。」王暾認為,應該在地震頻發的區域同時加強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工作,讓兩個系統共同發揮作用。
※鍾南山團隊:建國家呼吸產業創新中心和10億級流感疫苗基地
※科學家找到乳腺癌和卵巢癌耐藥性原因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