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視野| 今年是一戰結束100周年,國內外學者研究的聚焦點、新看點,都有哪些?

新視野| 今年是一戰結束100周年,國內外學者研究的聚焦點、新看點,都有哪些?

原標題:新視野| 今年是一戰結束100周年,國內外學者研究的聚焦點、新看點,都有哪些?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人為浩劫。今年是一戰結束一百周年,國內外史學界聚焦一戰主題的新一輪研究成果也陸續問世,有四大看點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關於一戰原因的探索已擴展到種族、宗教、大眾心理、戰爭觀念、宣傳輿論等方面

一般而言,中國學者普遍接受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是戰爭根源的論點,認為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以及新老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競爭是引爆戰爭的根本動因。而國外學者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傾向於把以下五種表面上相互關聯的因素並稱為一戰的共因:即除了顯而易見的帝國主義外,還包括軍事互助體系、軍國主義、民主主義和作為導火索的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近年來史學界關於一戰原因的探索已經擴展到了種族、宗教、大眾心理、戰爭觀念、宣傳輿論等各個方面。如霍爾·加德納的專著《未能阻止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意想不到的世界末日》便將一戰的根源追溯到了普法戰爭前,指出普法戰爭給歐洲政治力量對比帶來的後果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國際衝突及結盟互動都為一戰埋下了伏筆。而英國里斯托弗·拉教授重點考察了德皇、沙皇、奧匈帝國皇帝等人在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發生後的主導思想和決策活動。他認為一戰是歐洲各國合力上演的一場悲劇,不能歸因於某個特定的國家。那些直接參与決策的領導人、外交官、將軍在「一戰」前都是一群性格各異、莽撞自負、多疑善變、懵懵懂懂、不知未來去向的「夢遊者」,他們只關注各自的利益,對政策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及災難性的後果沒有理性的預估,他們甚至還嘗試利用危機來爭取自己的利益,最終玩火自焚。土耳其的西恩·麥克米金教授認為一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因為少數政客,才導致了戰爭的爆發。而且與以往將主要責任歸咎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軍國主義不同,他認為俄國和法國才是最惡劣的挑釁者。


2帝國戰敗後的困境及其發展進程日益受關注


眾所周知,一戰是帝國主義爭霸的戰爭。隨著一戰百周年的來臨,帝國視角的研究日益被人關注。2014年出版的《一戰帝國(1911-1923)》全面檢視了帝國在這次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戰爭中的表現,它不僅考察了傳統學者較為重視的西歐各主要參戰國,同時還論述了美、中、日、土耳其、葡萄牙等前人少有涉及的其他各洲參戰國。此書認為一戰在本質上不僅是歐洲的民族國家間的戰爭,更是一場多民族的新老帝國之間的戰爭,戰爭的結果不僅改變了世界政治的格局,而且隨著戰後亞非拉美地區民族意識漸漸覺醒,這種高壓維護多民族合作的帝國模式也走到了終點。這種基於帝國視角的研究對於加深我們對於一戰帝國主義性質的認識很有啟發。

與此同時,學界對於帝國戰敗後的困境及其發展進程也開始關注。長期以來,國際學術界有關一戰的歷史研究往往都集中於對戰勝國的描述和考察,相對於戰敗國,特別是戰敗帝國臣民的戰後生活經歷則少人問津。2016年羅伯特·格瓦特的最新著作《戰敗者:兩次世界大戰間歐洲的革命與暴力,1917-1923》利用各國多語種的史料,描繪了一戰結束後遍布中歐、東歐和東南歐因戰敗、內戰和革命所引發的暴力衝突。作者指出,對於一戰的戰勝國來說,19181111日即意味著戰爭的結束;而對於戰敗國來說,它卻是一場巨大暴力災難的開始,1917年至1923年間,在戰敗國重建的過程中,和平條約的簽署並未解決困擾歐洲諸多國家的民族和邊界問題,相反引發了持續數年的暴力衝突,革命、屠殺和種族清洗,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一戰後的混亂局勢為極端意識形態在歐洲的孕育提供了溫床,並最終導致了法西斯主義的泛濫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事實上,正如作者指出的,一戰雖已過去百年,但戰後重建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至今仍困擾著世界。


3中國與世界互動的歷史逐漸進入學者的視線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國際學界有關一戰的研究涉及到中國的並不多見。近年來,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關於中國與世界互動的歷史也逐漸進入學者的視線。香港中文大學的徐國琦教授指出,一戰為中國主動參與世界事務提供了歷史契機,中國派勞工參戰事實上成為了中國從被動的閉關鎖國到主動走向世界的分水嶺,是當代中國走向世界的起點。此外,徐國琦教授還通過考察一戰華工的經歷來揭示中國國際化歷程中的平民參與及其貢獻,披露了一戰期間14萬華工赴歐參戰的歷史,並將之視為中國國際化進程中平民參與的代表,是中國主動參與世界事務的第一步。此外,近年有關華工的歷史同樣引起了相關國家學者的關注。


與此同時,大陸學者對於從全球的宏觀視野來考察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有新的進展。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青年學者侯中軍在其2017年問世的新著《中國外交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全面梳理了一戰爆發後中國外交的全部關鍵節點問題,從戰爭爆發初期的中立,到中國內部關於參戰問題的討論、中國以工代兵政策的實施、中國對德絕交與宣戰的討論與最終決定、中國出兵西伯利亞、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籌議等重要問題。這是大陸學者對以往相關研究的一次較系統的總結,部分內容是首次探討,大大充實了我國史學界對於一戰期間中國外交問題的研究。


4當今的國際體系和1914年的歐洲局勢對比成為研究熱點

一流的史學研究從來都不會忽視對現實的關注。部分學者在分析1914年前後的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的過程中敏銳地覺察到,當今的國際格局、狀態和百年前的情況有某種類似之處,這引發了一些學者對比研究當今的國際體系和1914年歐洲局勢的興趣。一些尖銳的問題隨之而生,如崛起的中國和居於主導地位的美國是否會步一戰歐洲列強的後塵?中美兩國在權力轉換的過程中能否和平地處理彼此的競爭關係,從而避免發生戰爭?東亞的領土和海洋爭端是否會變成1914年的巴爾幹火藥桶?面對這些問題,一些敏銳的學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給出了答案。


德國安德烈·亞斯赫伯·格羅特教授指出,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並非易事,但是今天亞洲的局勢無論與1914年的歐洲有多少相似,其中一條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今天的大國都意識到戰爭不該輕易發動,這應該是歷史給現實的啟示。


與之持類似看法的還有哈佛大學的理查德·羅斯克蘭斯教授,他有感於國際社會對於現實中中美關係走向的擔憂,約請了英美加澳等國的14位國際知名學者從歷史、經濟、外交、內政、軍事等角度撰文剖析一戰爆髮根源。各位學者從不同角度比較了當今國際體系和當時歐洲局勢的異同,探討中美之間是否可以避免重蹈1914年歐洲政治家的覆轍。他們得出結論,誇大今天的國際形勢與1914年的相似性是個似是而非的命題。歷史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能簡單地直接類比。比如,國際社會的戰爭觀已經今非昔比,1914年對戰爭的狂熱美化今天已不復存在,這是現實的國際環境與1914年的最大差異;核武器的存在是制約大國之間戰爭的一個要素。但是戰爭的風險並非完全沒有,中美兩國只有互相深入理解彼此之間的差異,促進交流和合作才可能避免再次爆發大戰。這可謂史學家為當今的中美關係發展提供的歷史診斷。


(作者為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


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編輯:蘇楠


新媒體製作人員:李慶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論周刊 的精彩文章:

信不信!「一磚頭把你打到延安來了」
王安石夫人為他買了個侍妾,沒想到他竟然做了這樣一件事

TAG:理論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