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精彩的故事竟是真實事件改編,堪稱法國版的《阿甘正傳》
羅曼·加里,獨一無二的法國作家,唯一一位兩次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作家。
今天點點推薦的電影,就是由他的作品《童年的許諾》改編而來的同名電影。
豆瓣評分8分。
主演這部電影的男女主角,分別是戛納電影節影后——夏洛特·甘斯布,凱撒獎影帝——皮埃爾·尼內。
原著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回憶作品,電影作為與文學截然不同的藝術,導演卻能表現出了相同的韻味,也不算對不起原著了。
在介紹電影之前,點點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同時是外交家,作家,空軍飛行員,電影導演?
這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不太可能的。而本片的男主角羅曼·卡謝夫,卻同時擁有這些身份,並且都是頂尖水準。
「一個人的成功,與其成長環境分不開。」寫出這麼一句「雞湯式套文」,點點有點羞澀啊……但事實確實如此。
這裡不得不提羅曼·卡謝夫的母親:妮娜·卡謝夫。
一個勇敢、堅強、聰明的獨立女性,時刻心系榮耀與尊嚴,誰能想到,一個女子竟會頻頻教導兒子」士可殺不可辱「這樣剛烈的為人?
妮娜對法國有著高於一切的嚮往和榮耀,她堅信「法國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家」,認為法國面對戰爭必然獲勝,這事實上更像是一個男人的信仰,但妮娜就像歐洲的花木蘭,骨子裡帶著一股果敢堅決和大義凜然。
除了這異於其他女子的氣質,她還對生活有著非一般的聰敏,多次救家庭於窮困潦倒之境。
她包裝出一個「從巴黎來的名女裝設計師保羅·波烈」,組織了一場沙龍,讓其聲稱自己為在當地的代理商,順利成立了一家門庭若市的一流女裝設計鋪,賺得盆滿缽滿。
而儘管經營了兩年後,這家一流女裝設計店,因為貴婦人的欠賬而倒閉(mmp什麼年代都有老賴),妮娜卻在剛到法國時,就找到了一份報酬豐厚的工作,為自己和兒子的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時,也開始累積財富。
幾年後,妮娜已經開始投資房地產了。
在妮娜儘可能提供的優裕經濟下,羅曼·卡謝夫被教導了許多本領:禮儀、槍法、舞蹈,還有最重要的文學。
妮娜對羅曼給予了厚望,不斷地告訴他:你將成為法國外交官,你將成為著名作家……
而羅曼的經歷,可以分為上大學、從軍、寫作三個階段。
羅曼的正式寫作,是從去巴黎上大學開始的。用他的話說:「我感到非常難過,無心上課,於是開始寫作。」
再一次又一次被退稿後,終於,羅曼的第一篇短篇小說被刊登在報紙上,他也收穫了人生的第一份不俗的稿費,這消息傳到家鄉和母親的耳中,著實讓他大大風光了一把。
但是,好景不長,在後來的好幾個月里,羅曼都沒有再發表過作品。
再後來,羅曼就從軍了。
關於從軍經歷,有趣的是,當羅曼因為猶太人身份而成為三百名士兵中唯一一位沒有被指派任務的人時,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的借口是「睡了長官的老婆」。
聽到這個消息,妮娜欣喜若狂,並追問長官的老婆是否很漂亮——她視這為一種成功。
時間過得很快,妮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卧病在床。而羅曼則更加深入的參與戰爭,並全力投入長篇小說《歐洲教育》中。
妮娜一直給他來信,這是羅曼力量的源泉。只要看到妮娜的鼓勵,羅曼就彷彿看到妮娜在身邊,無限渴望滿足妮娜對自己的期望。
終於,他的長篇小說《歐洲教育》被英國出版。
然而,當他回到醫院,滿心雀躍想向妮娜送達這個消息時,卻發現妮娜早就去世了。
原來妮娜在去世前,寫了250封信,讓朋友一周寄一、兩封信,以支撐羅曼的創作。
無盡的孤獨,伴隨著醫院漸漸熄滅的燈光,把羅曼籠罩在黑暗之中。
他所取得的成就,妮娜沒有來得及看到,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也許,「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就是這樣的吧。
-END-
TAG:電影解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