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隱於戰亂 盛世回歸——天施大爐的前世今生

隱於戰亂 盛世回歸——天施大爐的前世今生

聽,歷史在說話,用聽的方式,

為您講述一段歷史與文物的故事。

GIF

第8期

寺廟前的香爐,它會是武廟的舊影嗎?

康熙時期的天施大爐

足上的獸面紋

左耳上的銘文

左耳上的銘文

天施大爐移交儀式(從左到右:洪孟啟先生、馮明珠女士、顏錚浩先生、馬文斗先生、陳克倫先生)

「天施大爐」鑄造於康熙39年(1700年),香爐原供奉在昆明市武成路武廟。爐重約178公斤,高約119厘米,腹圍約230厘米。器物的三足外伸,衝天腹耳上舉,口沿留有六孔,可知原亦設有爐亭,但亭已與爐分離,不知去向。器物上刻有很多銘文,左耳後刻有「大清康熙叄拾玖年歲次庚辰季歲月吉旦仝共發心鑄造 天施大爐壹座奉獻 關聖帝君殿前永奉」,左耳側面刻有參與鑄爐信官17人;右耳後有銘文「箭道武廟僧性源仝置」,右耳外側刻有參與鑄爐信士15人。器物上記錄了康熙皇帝平三藩後綠營軍兵留駐雲南的史跡及對關帝信仰、武廟活動等,極具地方文史資料價值。

日本侵華期間,昆明市慘遭日軍轟炸,武成路上的武廟被炸毀,此爐深埋於廢墟中。20世紀90年代,武成路拓寬道路,此爐重見天日,輾轉被寶吉祥集團暨寶吉祥文化中心總裁顏錚浩先生收藏, 2018年5月,顏先生無償捐贈給雲南省博物館收藏。今日昆明市武成路武廟已不復存在,該器物便更具歷史意義。「天施大爐」的回歸,感謝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女士、上海博物館前副館長陳克倫先生、台灣地區文化部門前負責人洪孟啟先生鼎力相助,它見證了歷史,見證了海峽兩岸同祖同宗更同心,同胞的心更加緊密地相連。

編輯:葉之聲 製作:施蕾

美編:鄭舒文 審核:楊雯玥 陳一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今天想一想,不如馬上做一做
最美的女子——我的班主任劉春瑜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