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少年們的」愛情

那些少年們的」愛情

對於零零後和一零前的小同學來說,他們的愛情來得也恁早了些吧。

一年級男生文文的媽媽發現兒子書包里出現七八張紙條,都是小女生寫來的,諸如:我喜歡你,我愛你,我給你帶的好吃的等等。當然,除了紙條還有酸奶、麵包、糖果等,看著兒子一臉懵懂 ,媽媽找到女生,退還各種食品,被小女生拒絕:阿姨,我就是喜歡他,才給他帶吃的呢!

這神回答,媽媽也是無語了。

哎,看來兒子太優秀了,也是一種煩惱啊!

一年級男生浩浩在沙盤輔導中,講了一件讓他非常苦惱的事,就是他的同桌小女生(又是女生)太煩人了:因為她總是親我臉蛋,還在上課的時候親,還親別的男生,老師說她也不聽,可煩人了。

哎,看來小女生要早熟些!

好了,再看看00後的五年級男生明明:喜歡一個女生,於是

對她說:I love you

唱西城男孩的歌:My love

親女孩的照片(教室的值日照片)

甚至,有不知輕重的舉止

也有,青澀的痴情

背誦詩歌以勵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詩經上的少年,以琴瑟為才華吸引了女生。

「我也要以自己的才華吸引她」。—這個十一歲的男孩子躊躇滿志。

這些少年們早來的愛情,無邪又讓人擔憂

專家點評:大部分家長將孩子的性早熟歸咎於現代網路媒體的發展,有的怪罪於多激素食品。這些外在的因素確實難以避免地對孩子的性早熟造成影響。孩子性早熟因此變得很被動,很難以避免么?

其實成長經歷造成的心理障礙更容易讓孩子性早熟,最常見的就是陪睡

時間過長易引發性早熟。長期和父母同床睡,孩子難免接觸到父母的身體,對一名2歲的孩子而言,這種觸摸可能產生安全溫暖的心理感受。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卻可能產生自然的生理反應,而且父母的性生活也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

像明明那樣,10歲才開始和父母分床睡,這容易對孩子產生心理刺激,而且他正處於對性最好奇的時期,如果家長沒有通過性教育幫助孩子理解性知識,孩子很 可能會通過一些其他途徑,比如看不良視頻、偷窺、早戀等,來滿足生理的欲求,嚴重者有可能產生病態心理。所以,及早發現並引導孩子的性意識是很重要的。

既然家長不適宜長期和孩子同床,但是孩子太小睡覺時又容易踢被子,究竟什麼時候和寶寶分床睡更合適呢?

如果孩子與父母同床睡的,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與父母分床睡。孩子3歲左右已經有最初的性別意識,也就是好說他們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這是孩子心 理髮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獨立意識和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穿、脫衣服了。如果孩子一直依賴父母,會有礙孩子獨立性的培養。3歲分床,6歲分房,這是一個最適宜的分離時間。

此外,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差不多有媽媽高了,但還是被要求和媽媽牽手,或者親親媽媽臉頰。雖然說兒子和媽媽感情好,但是如果孩子已經長大還是有過多的親昵行為,這容易產生一種不正常的依戀關係。

因此 孩子長大了,媽媽就應該適當地減少親昵的行為,比如過多地親吻、擁抱或者撫摸身體等等,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促進正常的性心理發展。

馬麗,主任醫師,神經科精神科雙證執業醫師,心理治療師。鄭州市心理協會理事,河南省行為醫學委員。

擅長領域:各種神經症的心理治療、青少年厭學叛逆諮詢、親子關係家庭治療

更多心理學文章,歡迎關注個人公眾微信號(上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儷致我語心理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儷致我語心理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