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簡說之block collider
今天為大家簡說的項目是block collider,在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它可以用「爆炸」兩個字來形容。
熱度方面
這個項目,國內了解的人比較少,但在國外很火。據他們官方的Medium所報道,block collider白名單所收到的認購意願額度應該是迄今為止除EOS以外最大的項目,超過2.3億美元,熱度跟去年的SNT和tezos差不多了。但是團隊卻依然只開放了800萬美元的額度,三次開放註冊每次2.5分鐘就結束關閉了,而且宣傳方面項目方沒有在任何評級網站上傳過項目,所有的評級網站都是自發的為這個項目評分。公募結束之後,項目方未了滿足大家,還放出了少量的認購名額。但是參與的方式比較皮,在加密的世界裡解決辦法就是解密:需要解密Medium上4、5、6每個月隱藏的謎題,解密成功就可以參與。
項目意義
如果說以後的公鏈像是海上的島,那麼block collider就是連接這些島嶼的高架橋。在現階段計劃中,block collider通過用 BTC 、ETH、NEO、Lisk、Waves以及一個尚未公布的公鏈(項目方怕影響其價格)六種區塊鏈上的區塊數據而形成自己的多重鏈。
Block Collider的區塊鏈永遠比最快的鏈還快。例如,當下以太坊每30秒產生一個新塊,比特幣每9.2分鐘產生一個新塊,一個由這兩條鏈組成的Block Collider多重鏈,將為每個新的組合塊形成一個新塊。也就是說Block Collider的塊是由組合鏈上的最新塊產生組合引用形成的。
用上圖舉個例子,Block Collider引用了(BTC 1)和(ETH 1)形成了(BC 1)
(BC 1)= (BTC 1)+ (ETH 1)
(BC 2)= (BTC 1)+ (ETH 2)
(BC 3)= (BTC 1)+ (ETH 3)
(BC 4)= (BTC 1)+ (ETH 4)
(BC 5)= (BTC 2)+ (ETH 4)
………
………
由於每種公鏈的出塊速度不一樣,在這種組合模式下,Block Collider出塊速度將達到一個非常驚人的速度。並且通過控制閾值難度,可以動態調整出塊速度。
項目特點
在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的擴容之爭中,其實本質意義是區塊容量大小所打包交易的數量多少。Block Collider使用的徽章區塊大小獎勵,使得Block Collider上的區塊所打包的交易數量可多可少。擁有徽章的礦工可以在區塊上添加與徽章數目相關的交易數量,使得這個「礦車」裝的交易數量增多。那麼這樣礦工不是用力往車上塞交易不就好了嗎?塞得越多越大他們獲得的交易費也就越多。所以Block Collider引入了「交易距離」這個想法。可以這樣來理解,每個區塊都是一個方格框。我們要在這個框框裡面放入交易填滿這個框,且每個交易的「邊長」大小要相等。所以規則不允許你放入「邊長」不一樣的交易。這樣一來礦工就必須打包「邊長」相同的交易。而且徽章的數量與獎勵的關係是線性遞減的。所以不是你想打包的交易越多你獲得的交易費越多。而是打包距離相同的交易在一個塊中才能獲得獎勵。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交易「分級」問題,現在裝有越大越多的交易區塊會被排在優先順序處理。然而這個處理辦法讓交易大小顯得不那麼重要,這個跟單純的擴容解決問題而言,可以說是非常新穎的解決問題出發點。
同時Block Collider引入全新的共識演算法「距離證明」(Proof of Distance),該演算法基於字元串編輯我上面所說的距離這個概念。我們知道對比特幣區塊的驗證是對區塊中打包的交易,以及上個區塊的引用再加上一個隨機數值哈希計算。哈希值小於某個值就算驗證成功。而Block Collider將把低於某一特定閾值的哈希值過濾掉,在參考集合的某個距離內過濾哈希。不用從「零」計算,而是從「取值點」開始計算。這節約了相當長的時間和算力。Block Collider的白皮書裡面還引入了很多的全新概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細研究下。這裡為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解決問題
Block Collider旨在真正的解決跨鏈交易的問題,而不是通過現有的側鏈和中繼器等技術。跨鏈交易是未來公鏈林立不通過交易所交易的熱點問題,所以去中心化跨鏈交易是必然的趨勢。而Block Collider可以在未來添加不同的公鏈。在智能合約方面,在可以通過在不同公鏈建立智能合約在Block Collider形成對沖。
看法:在我的觀點中,Block Collider引入的所有全新技術和方案,讓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奪人眼球的項目。有價值、低調做事、單靠白皮書就吸引了這麼多人等特點就非常符合一個百倍幣項目的特質。有機會的話可以長期持有。
TAG:呦呦鹿yoyoluu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