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這其實揭示了一個重要道理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了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叔父去世後,諸葛亮既沒有隨姐姐去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沒有到劉表手下謀一份差事,他決定從襄陽城搬出去,另尋一處住所,繼續潛心學習和積累。
諸葛亮心中的這個地方,應該是一處幽靜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擾,以便於讀書學習,最好還有田地可以耕種,以便在讀書之餘參加勞動,既自食其力,又鍛煉身體和心智。
這個地方還要離襄陽城不能太遠,雖然不必天天再到學業堂去學習,但那裡集中了最好的老師,諸葛亮一定想隨時去那裡向先生們請教。
按照這些條件,諸葛亮在荊州城西北20里找到了一處理想的地方,此地就是隆中。漢代1里只合今0.7里,20里相當於現在的7公里,要去城裡,說走就能走。
隆中雖然離襄陽城很近,卻是一處幽靜的山村,山的名字叫萬山,不高,崗巒起伏,其間風景優美,四季松柏常青,鳥語花香,水聲潺潺,周邊山形環繞,勢若盤龍,登臨高處,可以遠眺漢水,在這裡讀書耕種,是再好不過了。
當時,襄陽城裡的權貴或大戶人家,習慣把別墅蓋到城南順著漢水往宜城的方向,那裡被稱為冠蓋里,襄陽以西的偏僻山村裡,平時人煙比較稀少。
但這也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蓋里那種地方湊熱鬧,他喜歡這裡的安靜。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到了唐代,有一位劉漢宗室後裔,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當時制度規定,他這個級別的官員住宅標準是三間三廂,可知縣見他被貶失勢就有意刁難,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無怨言,反而很高興。
知縣很生氣,吩咐衙役把他的住處搬到城北,面積減少一半,此人仍不計較,整天過得怡然自得。知縣更生氣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裡,只給一間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間。此人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名叫《陋室銘》的文章,請人刻碑立於門前。
這個人就是劉禹錫,當他提筆寫這篇文章時,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陽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諸葛亮和他的草廬。他寫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有沒有來過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沒來過,這種種場景,也特別契合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的生活狀態。徜徉田園,躬耕自足,讀書彈琴,悠然自得。
這是一種典型的隱居生活,漢末時節,隱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種風尚,得時則行,不得時則退而息意,面對社會動蕩和人身無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動地退居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不是一名純粹的隱士,他也無意於成為隱士,他來隆中只是看中了這裡幽靜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這段時間,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這10年間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當時的荊州可以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劉表本人又特別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他興建學校,援引名師,博求儒術,培養人才,而洛陽殘敗,太學被廢,劉表在襄陽設立的學業堂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學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來求學。
當時的著名學者有宋忠、龐德公、潁容等人,他們多年致力於延續文化和學術,形成了一個有名的荊州學派。一心致力於求學的諸葛亮,哪能放棄向他們學習的機會。
但是,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毫無知名度,要接近這些學者也不那麼容易,諸葛亮首先得到了貴人的幫助,這就是他的親戚龐德公,通過龐德公,諸葛亮又拜司馬徽為師,並與龐統、向朗等人成為同學。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後人視諸葛亮為奇才,對他的成長過程十分好奇,對他讀了哪些書、研究了哪些學問抱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年代久遠,這方面的情況已經無法具體考證。
不過,《三國志》等書也有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別人讀書務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顯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讀書只是為了成為一名尋章摘句的儒生,他讀書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如果沒有在隆中的積累,沒有他如饑似渴地勤奮學習,沒有他廣泛的涉獵和科學的讀書方法,諸葛亮也無法取得後來的成就。
諸葛亮雖生於亂世,又連遭家庭變故,但命運總算還是青睞和眷顧著這個有志的年輕人,不僅給了諸葛亮隆如此安靜優美的讀書場所,也給了他名師的指點,還有一幫志趣相投、出類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礪。
人們佩服諸葛亮的《隆中對》,如此高超的「頂層設計」不僅建立在平時大量的讀書積累之上,更建立於對天下形勢動態的及時捕捉和分析,這些是山村裡閉門讀書所得不到的。
高人開悟、貴人相助,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每天只關在屋子裡自己去思考,顯然無法成就諸葛亮這樣的天才。
何謂天才?有人用智商來衡量,認為智商80到120之間叫做正常,達到130叫做超常,超過140才叫天才。
如果這樣,就太簡單了。成為天才靠的不僅是遺傳基因,現代一般認為,除了遺傳基因外,成就一個天才至少還包括個人努力、社會需求和偶然機遇促成這三大要素。
在遺傳方面,諸葛亮生於雖不顯赫卻也傳承有序的家族,有著祖先留下的良好生理基因和文化傳統,從小就潤澤在齊魯文化的豐厚土壤中,讓他具備了成為一個天才的良好基礎。
在個人努力方面,時局的動蕩,家庭的不幸,讓諸葛亮比同齡人更顯得成熟,戰亂和流離失所增添了他的閱歷,生活的不幸鍛煉了他的堅強,他知道抓緊時間積累和充實自己。
更為難得的是,在紛亂的世事中,諸葛亮竟然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心無這旁鶩、如饑似渴地學習。眾多因素集合在一起,加在了諸葛亮身上,是諸葛亮的幸運。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自17歲來到隆中算起,諸葛亮在此隱居學習長達10年。
可以想見,這10年里諸葛亮每一天都很忙碌和充實,他經常外出訪友遊學,劉備來了兩次都沒能見到他,並不是他刻意躲出去的,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曹操明令擴建陵園,以方便更多大臣陪陵,曹丕為何拒不執行
諸葛亮給8歲兒子的四個字,常見被掛在廳堂上,卻道出了職場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