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患上了一種「過去病」,深陷歷史無法自拔

我患上了一種「過去病」,深陷歷史無法自拔

外刊

近年來,一種有害的懷舊情緒頻繁出現,人們稱之為「過去病」。2018年4月11日,《哈佛商業評論》刊登了美國常青州立學院當代家庭理事會研究和公共教育系主任斯蒂芬妮·庫茨(Stephanie Coontz)的文章,分析了有害懷舊情緒出現的現實原因。

原文:《哈佛商業評論》:警惕懷舊主義陷阱

陳政予/編譯

近幾十年來,一種有害的懷舊情緒出現了,我們稱之為「過去病」(past-sickness)。這是一種對重現歷史的渴望,也是一種集體思維。

有別於個人對於自身親密關係的懷念,新的懷舊觀念關注過去仍屬於某個群體或者某個時代的日子。他們對自己所屬的群體具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感,卻不惜對來自其他群體的成員報以更加負面的評價。當這種懷舊情緒變得政治化時,一種錯誤的優越感和對種族、民族與家庭多樣性的排外情緒就會產生,其結果便是對自己的群體抱有不切實際的設想。

過去四十年間,人們提出要通過現代化和創新來治療這種「過去病」。但這種方法本身也只是一種「現代化疾病」(modernization-sickness),也是不切實際的。

20世紀技術、工業和市場的不完全擴張造成社會不公,人們選擇利用現代化解決這一問題。但現代化在為一部分人帶來收益的同時,也為其他人帶來了很大損失。政策制定和輿論導向的失敗最終逼迫「輸家」捲入在歐美國家出現的有害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陰謀論中。

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21世紀初經濟危機前,美國25-34歲的高中畢業男性平均實際收入下降了28%。極少部分有錢人佔據了世界極大部分財富,全球範圍內的不平等矛盾加劇。但是「創造者」階級對這一問題的反應卻過度自信。他們沒有看見,即便全球工作崗位增加,工資卻沒有上漲,富有階層比普通階層有更多選擇,各地區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各城市收入區別巨大。

探究這種「過去病」的原因,很大因素在於失落感和迷失感。在普通群體中,過去人們因為離開長期生長的群體或環境而懷舊;而今天,科技打破了距離的限制,人們可以輕易探索未知領域。然而,同樣是這些創新,卻使得依賴特定地點或技能作業的人受到威脅。比如,小規模企業通過與客戶個人之間建立聯繫來發展,卻因為科技的發展遭遇了打擊。

現實使得人們不離開,甚至離不開自己的家園,卻眼見曾經熟悉的港灣被拆除,自己的習慣、技能和社會關係被迫貶值。他們沒有離開家園,卻感到被家園拋棄。這種情緒就可能帶來某種分裂。不時追憶過去,構想不合理的未來,而不是仔細研究當下成敗得失以及處理矛盾的辦法。

所以,怎樣才能治癒這種「過去病」?已經在社會競爭中勝出的人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機會和選擇更多存在於上層階級中。要使現代化便利所有人,我們就必須更加批判性地看待經濟和技術進步。為了防止這種病態情緒的蔓延,我們需要健康的懷舊情緒激勵我們將過去的最佳價值觀和思想融入現實的改進中。應當堅信一種觀念,即普通勞作者和懂得新技能的人一樣,是這個健康社會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也有資格擁有好的居住條件,送孩子去好學校,賺錢回家與親人共進晚餐。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06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今日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有這樣一群青年追夢者,他們在邊關、大漠、碧海、藍天
文學經典轉化的「取經路」,大IP不止一個《西遊記》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