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底層人的漂泊感——看電影《路過未來》

底層人的漂泊感——看電影《路過未來》

底層人的漂泊感——看電影《路過未來》

晁若愚

今天,在我的家鄉寶雞和一群朋友看完電影《路過未來》的首映點映。如果把電影硬要分成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我想,這一定是屬於藝術電影。我想,一個簡單的區別就是,藝術電影是為了藝術價值,而商業電影是為了票房——當然這太簡單化,有些電影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商業價值。顯然,這部電影從主題上就是一部充滿藝術理想的電影。它在嚴肅認真地給我們講述農民工一代二代的生存困境。

因為我曾在深圳呆過十年之久,去年才終於回到了老家,所以很想去看看這部發生在深圳的故事。雖然我不是農民工,但我其實和他們的命運差不多,都是飽受一種漂泊之苦。我2006年去深圳上大學,一個西部的農家子弟,來到所謂的大城市,最後希望在這裡安居樂業,希望讀書改變命運。

對於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一些事情,我們是熟悉的,但我們也可能不熟悉。好的藝術作品就應該讓人們在看似熟悉的事情上發現不熟悉。從總體來說,導演李睿珺還是稍顯年輕。

電影中的農民工一代來深已經二十多年了,但依然處在底層,只為自己積攢了十幾萬元。他們的兩個女兒都在深圳出生長大,大女兒已經成為農民工二代。他們依然住在狹小髒亂的農民房裡。像這樣的人實在太多,真正能夠從底層爬到中層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說社會的高層了。

他們工作的地方我也曾工作過。影片中,他們在電子廠上班。這些面向農民工的電子廠一般在深圳關外,也就是郊區。當然,深圳政府已經廢除了關內關外的稱呼,並且宣布深圳已經沒有農村了。但是,民間老百姓還是習慣性地說關外。

影片中提到了山體滑坡,掩埋了很多房子和人。這是真實的新聞事件。事件是2015年冬天,地點是深圳光明新區,大家不妨去查查。具體地點記不清了,只記得2013年下半年我在那裡的一個民辦中學教過書,教初二學生語文。學校的學生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我和很多學生後來保持著聯繫。我也經常去街邊打撞球,認識了幾個很要好的打工兄弟。其中一位兄弟,他的父親就在九十年代來到了這裡,他來的時候也就十幾歲,現在也二十多年過去了。他的父親開車販菜,他開車拉貨,河南人。還有一位兄弟,陝西人,胳膊上有一道很長的疤痕,那是他在工廠工作時那些大機器留給他的。

發生山體滑坡的那一天,我還記得,我當時又一次回到深圳,不甘心,希望能夠一邊實現自己的理想一邊賺大錢。但卻找了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在關外光明新區的一個課外輔導機構,住在暗無天日的農民房裡。那天,我心情不太好,去市中心找一位大學同學。這位同學已經考上公務員,比我好一點。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我的同學看著手機,告訴我出事了。

山體滑坡並非天災,實為人禍。人們在這裡傾倒了太多的泥土和垃圾,堆積了一個人為的山丘,於是,忽然滑坡,掩埋了那些農民房和住在裡面的人。一位當地官員在自己位於市區的家裡跳樓自殺。

影片中還出現了深圳著名的東門商業街,著名城中村之一白石洲,還有旁邊那個山寨貨什麼什麼世界,我在深圳十年,一次也沒有進去過。這些都是在深圳漂過的人所熟悉的。

影片中,因為公司裁員而失業的農民工一代回到了老家,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再去深圳打拚生活。他們說,深圳的每個月房租幾千元,夠他們在老家生活幾個月。我想和編導李睿珺商榷一下,關外的農民房房租並非幾千元。像電影中這樣的四口之家,房租至多也就一千多。除非他們比較奢侈,住的更好一點。但從電影看,他們住的並不是很好。幾千元的房租那是位於市區的農民房。至於小區房,房租就會更高。

還需要商榷或者指出的是,一個底層的打工者,存款只有十幾萬,居然有想在深圳賣房子念頭,不知道是人物天真還是編導天真。2017年,我在深圳,聽說深圳的房子均價是五萬元每平米。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想都別想。就像我這樣的大學畢業生,曾經心高氣傲,但也想都別想。除非你很「牛」。要不然大家為什麼會發明「拼爹」這樣的詞呢?

也許編導想藉此呈現什麼,但我覺得還是在尊重現實情況的基礎下呈現,否則就有點瞎編亂造了。藝術需要發揮想像力,我是中文系出身,也懂一點藝術規律,但我覺得不是這麼個創造法。更何況,正如很多大作家所說,這個時代每天發生著千奇百怪的事情,藝術家們坐在家裡想都想不出來,你只要盡量如實寫出就足夠震撼了,哪裡需要你發揮什麼想像力!

對於很多打工者,不管是農民工還是像我這樣的農村出身的大學生,靠譜的想法做法就是在大城市賺點錢長點見識積累點經驗然後,回老家去!在大城市賣房子,接爸媽來生活,那是痴人說夢。

用一個特殊的原因來推進戲劇衝突,這隻能削弱所要表達的矛盾主題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當然,我也要指出這部電影的優點。它為我們形象地展示或者為後人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農民工的生存困境,以及懸殊的城鄉差距。這種種背後的社會原因不是一部電影可以承擔的,也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我只記得,我在深圳大學讀書時,見識了很多很好的專家學者,比如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他說,中國之所以面對國際經濟危機能夠挺過去,就是因為中國有龐大的農民群體在默默地做著犧牲。是的,農民,是最能吃苦也最不會抱怨的一群人,他們甚至逆來順受。其實不光是農民,很多國人都是這樣。這是國之幸還是國之哀?

隨著經濟轉型,被損害者的利益如何不繼續被損害?這是改革需要面對的問題。

前幾年新聞里便有南方工廠招工難。而這部電影里確實工廠缺少訂單辭退工人,然後又要搬到印度去。大約2015年左右,我就聽我的打工兄弟說,那裡的外來打工者明顯少了,很多農民房沒有租出去。

從社會的角度來分析,實在太宏大。我不是總理,就省省吧。

我想從個人角度來分析一下劇中人物的命運選擇。電影中,導致她們陷入困境的,除了那個不切實際的「要在大城市賣房子」的念頭,還有就是如何重新融入老家農村,還有疾病困擾。其實,如果不是為了賣房子,那麼其他的煩惱都是不難解決的。至少積攢了十幾萬,還是可以在老家好好地過日子的。至於疾病,我想起了社會學家丁學良先生在《辯論中國模式》一書里所提出的,政府要讓教育和醫療免費,這樣才能使中國擁有更多的有質量的人力資源。顯然,這考驗的是政府的遠見和魄力。

每個人都有難的時候,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古人說:天無絕人之路,還是不要灰心絕望。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安安穩穩。這雖然不是最好的時代,但也不是最壞的時代。

還想說說電影里的愛情。在這樣一個嚴肅宏大的關於漂泊感的哲學命題以及農民工群體的社會問題面前,這個愛情顯得那麼輕。也許是編導沒有編好導好。生活在網路時代的人們真的似乎把真情寄托在網路上,一個個穿著馬甲用著網名,卻在生活中很忙很假很孤獨。這樣的思想見識也無多新意。一些細節顯得煽情,我不好意思、不忍直視。當男的說自己老家也是甘肅的,我笑了,看來深圳都是甘肅人。

嗯,看來編導確實是甘肅人。這種狹隘的地域主義或者廉價的故鄉情結還是少點吧,用來泡妞拉關係還是可以來點的。大詩人白居易就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怎樣的見識和境界!

雖然這部電影很多地方顯得稚嫩,但編導還年輕,畢竟這是一部有著現實關懷的電影。如果能夠在還原生活、記錄歷史的深度廣度上多下功夫,能夠把當代人的漂泊感孤獨感表現的更加深沉,這才是一部傑作。說起傑作,我覺得賈樟柯的《天註定》就是這樣的。說起賈樟柯,這應該是我在深圳上大學的時候在老師的課堂上知道的。不管上大學是否改變了我的命運,但起碼改變了我的見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晁老師的樂之書房 的精彩文章:

洋槐花做的麵糰

TAG:晁老師的樂之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