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讓孩子玩數碼產品?這個結果實在太可怕了
【共讀第5天】
主播 | 應猶
《愛在左,管教在右》共讀第5天
每一個網癮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嘆息的故事。
今天,我們繼續共讀金韻蓉的《愛在左,管教在右》,共讀前,不妨思考以下問題:
青少年染上網癮,誰之過?
圖省事的父母,該醒醒了
春節時,我去同學小沐家裡玩兒,她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已經三歲多了。
但是小沐又生了二胎,終於實現了兒女雙全的美好心愿,湊成了「好」字。
那次,我一進她家的門,就被三個小傢伙團團圍住連聲叫阿姨,我的心都被他們瞬間萌化了。
飯後,我帶著他們摺紙,玩過家家,開心的不得了。小沐忙完家務後,就招呼我和她一起聊聊天。
的確,我們好久未見了,再加上她結婚後生孩子操持家務,我們再也沒有一起熱聊過了。
正當我起身要和小沐坐一起聊天時,三個小傢伙不約而同地抱住了我的大腿,嚷嚷著要陪他們一起玩兒,讓我動彈不得。
我猶豫該怎麼辦才好呢?小沐就遞給了孩子一個Ipad,還找出了小豬佩奇的動畫片。
隨著佩奇咯咯格笑聲的響起,三個小孩很快放開我,紛紛湊近了Ipad,頭也不抬地看了起來。
我傻眼了!忍不住問小沐,給孩子看動畫片,還不如陪孩子玩呢!小沐嘆氣:
「我也知道啊!可我哪有時間,只想讓他們安靜下來,你不知道,他們三個鬧騰起來,真的能吵死人。」
和小沐一樣圖省事,把數碼產品當成了孩子保姆的父母,相信大有人在。最初讓孩子沉迷數碼產品的始作俑者,其實正是父母自己。
令父母震驚的五大事實
「沒有時間陪孩子玩兒」,「孩子需要接觸網路,要與時俱進」,「想讓孩子安靜一會兒」……
諸如此類的借口,不管多麼冠冕堂皇,孩子沉迷網路的後果一旦產生,在以下五大事實面前,任何借口都不堪一擊。
事實一:
美國矽谷作為數碼產品的原創中心,那些創造奇蹟,頭腦絕頂聰明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他們的孩子從小不用數碼產品。
一位在谷歌擔任重要職務的高層員工,他的孩子連如何使用谷歌搜尋軟體都不知道。
事實二:
從神經醫學和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長期使用數碼產品,4歲,會減損創造力和思考力的發展;
7歲,出現集中力和注意力的明顯退化;9歲,無法再安靜地閱讀;進入青少年後,使用並開發大腦中的記憶策略功能,就變得異常困難。
事實三:
孩子對所接觸的一切事物都是全新的體驗,因此,積木、拼圖、圖畫書和數碼產品一樣好玩兒。
唯一不同的是,玩積木、拼圖、過家家是需要有父母陪同的,而數碼產品發出的聲光效果,完全替父母代勞。
所以小小的孩子一看到數碼產品就愛不釋手,父母也才會投其所好,依賴數碼產品讓孩子安靜下來。
事實四: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進入了「同輩團體」的社會環境之中,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互動時發展智能,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基石。
數碼產品卻讓孩子面對著屏幕,必然會影響孩子和同伴相處的時間和質量,從而讓孩子陷入孤獨,發展為低成就和低自信的孩子。
事實五:
數碼產品的出現,不僅改變了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完全屏蔽網路是不可能的。
既想把數碼產品對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又要讓網路在孩子學習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那麼,就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幾點。
宜疏不宜堵
網路猶如洪水,宜疏不宜堵。首先,和孩子商議,共同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使用規則,並嚴加執行。
規則一旦開始執行,父母絕不可以因為一些理由就朝令夕改,但可以同孩子商議,隔段時間重新優化規則,以期更加切合實際情況。
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為自己好,因此不再偷偷摸摸地去上網;另一方面孩子上網的需求也被滿足了。
其次,在給孩子講網路危害的道理時,要做到讓孩子沒有抵觸心理。可以順著孩子的想法,帶孩子看一些有關網路危害的報道。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的更小,更薄。
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孩子來說,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域。
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呼籲,為健康著想,成年人尤其是孩子應該盡量減少使用手機。
因為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孩子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不但損害聽力還有可能導致耳聾。
再次,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減少上網的時間,如果一個孩子已經養成每天晚上上網的習慣。
如果父母突然禁止孩子上網,那麼不但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還讓孩子會因不適應而焦慮煩躁。
就好比我們成年人早已習慣了帶手機出門,要是有次忘帶了,或者把手機放家裡充電,就會感到悵然若失。
我們成年人都如此依賴手機,更何況是孩子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怎能苛責孩子。
要想改變網癮壞習慣的有效方法,並不是消除壞習慣,而是用新的好習慣取代它。
在成癮習慣治療上,治療師發現,絕大多數的成癮行為都符合「暗示——習慣行為——獎賞」這三個步驟的習慣行為建立模式。
比如,對有網癮的孩子而言,觸手可及的數碼產品是個暗示,無聊是個暗示,逃避現實是個暗示……
而在上網時,身心放鬆就是個獎賞,暫時忘記學習就是個獎賞,避免無聊空虛感也是個獎賞……
讓數碼產品的暗示消失,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降低讓孩子看見數碼產品的頻率,才能減少暗示。
可以帶孩子去旅遊,參加有趣的戶外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逐漸改變網癮的習慣行為。
最後,戒除網癮不是孩子一個人的戰鬥,而是孩子和父母,乃至全家人共同的戰役。
這就需要全家人協同合作,一起減少使用數碼產品的頻次,將注意力從數碼產品的身上轉移到其他樂趣上。
比如,當女孩在上網時,媽媽可以專心把玩女兒喜歡的洋娃娃,不知不覺中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網路上移開。
當男孩上網時,父親可以認真地研究兒子喜歡的恐龍或機器人的模型,從而把吸引兒子參與到和父親一起研究的樂趣中。
讓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或許有千千萬萬種,但是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參與進來,走進孩子的心裡,才能找到癥結所在,以便對症下藥。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書共讀回看 ↓↓↓
#糖媽送福利#
父母口音影響孩子發音
學好普通話,讓孩子不被笑話
聲音魅力學專家-塗夢珊 24天教你說好普通話
說出您的修養和氣質,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TAG:有書親子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