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看完這些畫,感覺智商被掏空!

看完這些畫,感覺智商被掏空!

總第1614期 編輯|飛機

藝伙,沒有圍牆的藝術大學

(本文共2821個字,閱讀需要8分鐘)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位荷蘭的插畫師,他難以被歸類,甚至藝術史也曾刻意將其遺忘。但他的作品影響了眾多科學家、音樂人、導演...還有今天的遊戲,比如紀念碑谷。

這位插畫大師叫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

埃舍爾當時身處歐洲的動蕩年代,也是歐洲大師頻現的時代,比如畢加索、莫迪利亞尼、席勒.....都出現在這段時期。難道是因為這些大師的光芒將其掩蓋了嗎?還是他的作品真的就是無法評定?

《觀景樓》

這是是埃舍爾的代表作品之一。乍一看,畫面和諧而靜謐。

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觀景樓的二層和三層竟然一個是縱向、一個是橫向,並且支撐樓面的石柱也是交錯的,顯然,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更有意思的是,處於畫面邊緣左下角的男孩手中的「玩具」——立方體,這也是一個不可能的立方體。

這個立方體就是最早的「不可能圖形」( impossible figure ),這類圖形是人類視覺對一個二維圖形進行三維投射時形成的光學錯覺,它在三維空間中不可能存在。這類奇幻的不可能場景,在埃舍爾的作品中隨處可見。

/

《升與降》

作品《升與降》中,樓頂分別有兩隊教士,一路向上走,一路向下行,到底是誰升誰降呢?很難判斷,也不需要做出判斷,因為他們最終都是在相近的平面上打轉。

這種視錯覺帶來的感觀體驗令人著迷,只要站在他的作品前,每一幅都可以使人長久駐足。但埃舍爾又不只是在塑造「不可能圖形」,他總是試圖在不起眼的角落裡注入自己的觀點:中畫面左側的中間層有一位悠閑的觀察者,在平靜地看著樓上發生的一切;而畫面下方的一位,則是在等待更多的「打轉者」。

/

《高與低》

埃舍爾這種詭異的空間布局,使得同時代的人稱他為「巫師」。其好友布魯諾·恩斯特在認識埃舍爾之前心懷忐忑: 「我還真是有些猶豫,因為在我看來,埃舍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更是一個巫師。」

恩斯特說自己曾連續好幾年觀察石版畫《高與低》,自己越是投入,就越感覺怪異,而且有一種說不上的魔力來把他深深吸引住,他甚至要強迫自己不去看這幅畫。

/

《瀑布》

《瀑布》是埃舍爾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圖中的瀑布會源源不斷地落下,水落下的水又逆流而上,荒唐至,但又會讓你百看不膩。畫面下方還有一位饒有興緻的觀察者,似乎他沒發現什麼不對勁兒。此時,他既是畫外的觀看者,也是埃舍爾自己。

《紀念碑谷》的製作人 Ken Wong 曾說,正是埃舍爾的名作《瀑布》給了他們靈感才製作出這款遊戲。

/

《美洲鱷》

埃舍爾不僅是個藝術家,還是個哲學家。美洲鱷從封面上爬出來,轉了一個圈又爬回去了。這種二維到三維的反覆轉變,似乎在思考我們的宇宙空間;也似乎在問道:我們來自哪裡,我們又要往哪兒去?

/

《靜物和街景》

埃舍爾巧妙地將自己的書桌跟窗前的街景融合到了一起,我們的視線隨著彎曲的街道延伸至遠方。這到底是書桌還是遠方?在某種意義上,書=知識,書桌=學習知識的地方;學習知識才能尋找詩和遠方。

/

《騎士》

可以看得出,埃舍爾的作品注入了太多理性,尤其是一些數學元素,所以曾遭到當時藝術界的排擠。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在科學界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因為不僅可以從他的畫中看到對分形、對稱、雙曲幾何、多面體、拓撲學等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還可以從中體會到他那充滿哲學的思考精神。

這些違背現實規律、超現實的場景,在埃舍爾的作品中能十分自然和諧地展示,這就是埃舍爾的魔力。而這股魔力還蔓延到了物理界,其中物理學家楊振寧曾將埃舍爾的作品寫進了他的著作《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中。而他的著作《基本粒子發現簡史》的封面便是《騎士》。

《手與反射球體》

連自畫像都那麼有個性......

1935年,埃舍爾開始迷戀球體,作品《手與反射球體》是他透過水晶球的自畫像,此後我們可以不時看見水晶球在他的畫面上出現。水晶球的神秘似乎給了埃舍爾魔幻的力量,手持水晶球的埃舍爾更像巫師了......

/

《陽台》

密集的建築被球形扭曲,而中間還有令人迷醉的大麻,這種視覺的變形會使你陷入迷幻狀態。這種「致幻」作用深得60年代的嬉皮士們喜愛。

其中著名的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 Mick Jagger )曾寫信給埃舍爾,希望在樂隊專輯《 Through the Past Darkly 》封面印上一幅他的作品,結果遭到了不喜歡通俗文化的埃舍爾的拒絕。

滾石樂隊成員

而面對科學家對自己作品的欣賞,埃舍爾的態度卻截然相反。英國的著名數學家Coxeter有一次想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埃舍爾的一幅畫,徵求其同意,埃舍爾便喜出望外地答應了!

如果你仔細觀看《陽台》,畫面中央被放大的植物大麻就會直接抓住你的視線,大腦可能變得一片空白,你只想出神地盯著這個凸起的幻象。據說黑白反反差的效果更佳。

/

《莫比烏斯環》Ⅰ、Ⅱ

有一回,一位數學家告訴埃舍爾,有一位德國數學家叫莫比烏斯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後稱為「莫比烏斯環」),具有魔術般的性質。埃舍爾後來對兒子說,他覺得自己心裡就有一個莫比烏斯帶,自己的眼睛正是和外面的世界進行著莫比烏斯般扭曲糾纏。後來他創作了一幅作品,上面的螞蟻在莫比烏斯帶上無休止地爬行。埃舍爾對數學有種本能的理解,很多深奧的數學問題他都能領會,他還可以通過畫筆將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賦予了靈魂、生命。很多數學教授都認為埃舍爾的一些畫作對教學上有很大的幫助。

/

埃舍爾逝世於 1972 年,他的個性和作品都很平和。不是梵·高式的悲情藝術家,也沒有畢加索在世時的風光。

值得高興的是,藝術史學家貢布里希在 1987 年出版的《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中,以埃舍爾的繪畫為例探討了觀看行為與繪畫的關係,為埃舍爾的繪畫找到了藝術史上的地位:

埃舍爾繪畫的特徵在於利用空間扭曲與正負形轉化來造成視錯覺。20 世紀以前的很多繪畫都是在二維平面上構造三維的空間效果,從而讓觀者產生「身臨其境」、達到「欺騙眼睛」的效果,繪畫如同照相式的描摹,這類繪畫可以被稱為再現性繪畫。當我們面對這些繪畫時,可以不假思索地識別出畫中畫的是盤子、杯子等等。而埃舍爾的畫破壞的正是我們對再現的簡單認識。

古代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認為世界就是由數來組成的,以前我對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經過埃舍爾的「解釋」後,我似乎又懂了一點。

更多埃舍爾的作品欣賞。

電影《盜夢空間》(2010年)中的某些情景,便是對埃舍爾大師的致敬。

生活不需要全部是可觀實在

有時需要一點迷幻

/

· 留言互動 ·

| 來跟我們聊聊 |

# 你喜歡埃舍爾的作品嗎?為什麼? #

底下留言,各抒己見

- END -

本文編輯|飛機|主編|老七

責編|老王|圖片來源|鳳凰藝術

520表白日

如何對愛畫畫的TA

表達出你的心意?

· 一份專為表白定製的方案 ·

當然,也可以表白給一直努力的自己

送畫材:秒殺價,太划算

送「不傘」:意為「不散」

黑金藝術訂製版,全球限量,珍貴的愛

送課程:領券立減¥110

抽大獎:一份意外的幸運

掃一掃,保你有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98手繪網 的精彩文章:

這不是一本臟書
這個品種的蜘蛛俠,你見過嗎?

TAG:798手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