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趙長平之戰後 白起靠這樣的方法坑殺四十萬降卒!

秦趙長平之戰後 白起靠這樣的方法坑殺四十萬降卒!

長平之戰,趙國真的被坑殺四十萬嗎?

首先,不管是哪本史書,哪種口徑,幾乎一致認為趙國在長平之戰被坑殺四十五萬,而根據近些年的考古挖掘也正面,長平之戰趙國死的可能不一定是四十五萬,但是應該相差不多。

在《白起王翦列傳》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分別對長平之戰的人數做了記錄:「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因此,就是司馬遷在自己的《史記》中對人數也是存在偏差,並不一致,有人拿第一句話,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可能出現錯誤,就否定整個人數,這個是不正確的,史記中有很多偏差,但是並不能否定整本書。司馬遷並不是創造歷史,他是根據前人的資料總結而成,在白起的史料中,說四十萬人投降,那是秦國方面的記錄;說數十萬降秦,前後所亡四十五萬,那是趙國方面的記錄,如果不能自己去考證,司馬遷將兩種說法都寫出來,其實是負責任的表現,而不是通過自己的主觀臆斷來下結論。

其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比較靠譜,就是趙國前後所亡四十五萬。

長平之戰前期激烈的時候,趙國就死五萬,然後對峙三年,哪天不死人,小的軍事摩擦應該是不會中斷。到趙括主力被包圍,趙軍突圍過程中,統帥趙括都戰死了,雙方廝殺得有多激烈,從白起的說法,秦亡二三十萬,絕大部分就是在激烈交鋒中,所以,不可能趙國剩四十萬等著秦軍坑殺,然後秦軍就還死了二三十萬,那樣的話,趙國其實已經勝利了。

所以,前前後後各種戰役下,趙國最後投降的應該就十幾萬,秦軍五六十萬,戰後剩二三十萬,而趙軍突圍不得,才投降,這才解釋得通。

疑點解釋,坑殺並不是活埋

很多人把問題相當然的理解為,坑殺就是活埋,而且是四十萬降卒,全部活埋,先挖坑,再埋土,其實是想多了,坑殺應該是先殺再放坑裡。

至於會不會埋,應該存在疑點,戰國時期鐵製品本來就稀少,根本不可能做鐵鍬,而且上黨那個地方應該也不太好挖。史論縱橫認為,上黨地區溝壑比較多,找一個天然的坑,把屍體往裡一扔,乾淨利落。

疑點解釋,趙國能不能發動四十五萬人作戰

這個應該沒有意義,雖然當時趙國只有三百到四百萬人口,但是戰國時期經濟是土地剛剛私有制,土地的權利和打仗的義務應該是統一的,想要獲得土地,必須上戰場,只有打勝仗才能獲得更多的土地,這就是兼并戰爭。

發動更多的人口加入到戰爭中是戰國的終極命題!不論是魏文侯變法,商鞅變法,胡服騎射,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去打仗!這就是戰國為什麼叫戰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趙國為何被滅?這個原因很重要,可惜很少人提
有人說:長平之戰中趙括戰鬥力是白起的6倍,我說:有道理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