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在貴州駐軍30萬,這一駐就是600年,如今後代還穿明朝服裝

朱元璋在貴州駐軍30萬,這一駐就是600年,如今後代還穿明朝服裝

明洪武十三年(1380),雲南梁王巴扎刺瓦爾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和沐英率30萬大軍征南,經過3個月的戰爭,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經過這次事件,朱元璋認識到了西南穩定的重要性,於是命30萬大軍駐軍貴州。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這一駐,就是600年。

(本寨)

此外,朱元璋又實施「調北填南」,從中原、湖廣、江南等省強行徵調大批農民、工匠、役夫、商賈、犯官等遷來貴州,名曰「移民就寬鄉」,發給農具、耕牛、種子、田地,並實行三年不納稅的優惠,他們就與屯軍一起,形成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成為屯堡的一部分。他們帶來的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加速了貴州的開發。

《安順府志·風俗志》載:" 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 "。在今天的安順,許多大家族的族譜,記載均與史料相同。目前安順地區的屯堡就有上百個,比較有名的就是天龍屯堡和雲峰屯堡。屯堡人的建築是古代軍事城堡和貴州布依族的石頭房子相融合而成的。一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整個屯堡和每家每戶相互形成作戰單位。

(天龍屯)

(雲山屯)

初進屯堡,你就會發現,來來往往的屯堡婦女們皆穿著一身寬衣大袖的右開襟長袍,寶藍色的,開襟上綉著雜色的滾邊。。據當地的老人講,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這些服飾從安徽傳來,如今在安徽當地早已失傳,但是在屯堡卻完好地保存下來了。很多年後,很多人把屯堡人當做苗族人,稱作「鳳頭苗」。

(屯堡人)

屯堡地區流行一種粗狂和尚武的軍戲,為地戲。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全省約有370多堂,其中絕大部分位於安順市。地關於地戲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徽州府志》「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如今在安順地區還在流行。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由於它表現的內容是征南而來的屯兵熟悉的軍旅生活,所表現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封神將軍等,故而幾百年來在屯堡村寨中傳承至今。

天龍屯堡還居住過一位歷史名人——沈萬三。沈萬三因為富可敵國,被朱元璋找借口抄家,並貶到貴州天龍屯(當時還屬於雲南行省,貴州設省後屬於貴州)。沈萬三在天龍屯居住了三年。沈萬三還安排次子沈茂隱姓埋名避難於此,後來成為天龍屯堡的沈氏一族。1392,沈萬三離開了天龍屯,前往貴州平越(福泉)拜張三丰為師,次年病逝,葬於福泉山下。1498,由其五世孫沈延禮遷葬回周庄。後經考查,發現沈萬三的後裔仍在天龍屯堡。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貴州的屯堡制度,屯堡人失去了屯軍身份,不像明代那樣祖輩必需「屯田戍邊」,不能任意流動。於是屯堡人開始轉變為實實在在的居民,並且積极參加科舉考試,耕讀為本成了屯堡人最正統的生存方式。清代,天龍就出了眾多的科舉功名,有文舉、武舉、直至進士。道光年間,天龍屯堡鄭姓人才輩出,九世祖鄭尚美「皇清誥封武信騎尉」。這一門共出了三個武舉、一個進士、一個名儒。

(天龍學堂)

屯堡曾經留下許多懸疑讓人猜測。台灣的學者曾經猜測明朝建文帝失敗後就逃亡了貴州,因為貴州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建文帝的傳說。而在安順的摩崖天書被人解讀為建文帝寫的討伐朱棣的宣言。而恰恰在貴州有朱元璋留下的30萬大軍,這難道就是巧合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黔之驢 的精彩文章:

TAG:黔之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