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格:把根深深地扎進豐沃的傳統文化土壤里

林格:把根深深地扎進豐沃的傳統文化土壤里

林格

著名學者,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教育專家

內容來源:本欄目內容均為原創作品。由基本書院的教育專家、知名文化學者《開講》實錄整理而成,內容有刪節。

全文2392字|閱讀時長5分鐘

本文學習指數:??????????

做紮根的教育,其真正的內涵是,把生命之根深深地扎進豐沃的傳統文化土壤里。

而相反,只是一味地在水面上隨波逐流,不能深入到根部,所謂的傳承、創新,只是一句空話。

而對於教育者而言,應當讓教育進入到生命的核心裏面去,人的生命也會因此充滿激情和無窮的創造力。

倘若我們並沒有將教育安置在生命其中,教育是死的,是一個令人討厭的生計,是沒有意義的。

換言之,真正的教育是活出來的,尤其把聖賢之人的話一字一句的活出來,從而對人產生潛在的引領與影響。

一個精神高遠的人,心中總是相信一種神聖性的存在。我敢說,所有的學問,都是因為「敬畏」這種神聖性的存在而長出來的。

我們應當離神聖近一點、離世俗遠一點,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敬畏先聖之言,把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不算太多的那些精神骨血,一一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

關於「紮根」,我今天先講四點,以期拋磚引玉:

1.渙然復明――教育者的使命是為往聖繼絕學。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提出「軸心時代」的命題,是指大約2500年前,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中國的孔孟、老子,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猶太的先知們……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軸心時代」承前啟後,總結了前2500年,開啟了後2500年。中國人也依然生活在2500年前儒家和法家為主的先賢們締造的社會裡。我們每一個人腦子裡、血管里,都流淌著先賢注入的基因,可以說,我們的血肉與思想,都是古人定製好,傳下來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有人說,中華文脈已斷,此言差異,先賢的一字一句,都還在那裡,總有人去擦亮它,使之「渙然復明」,永續流傳。

宋代聖哲張載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是傳承兩字最精闢的概括。教育者的終極使命也在於此。

學習先賢,不僅要學孔孟、老子、孫子等諸子百家,還要學習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後世聖人、百世之師,比如二程、朱熹、王陽明等,同時需要中西兼學,才最終知道:我是誰,要到哪裡去,怎麼去?

而王陽明到今天,他是1472年生人,又是500年了,如今誰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誰來以使聖人之道「渙然復明」?

唯教育者之重要擔當也,只有教育者,才是真正的燃燈者,薪火相傳,而前提是我們自己要真學習,學以潤身,知行合一,從而把先賢的那點不多的骨血,繼續傳下去,千秋萬代。

2.打通心路——學習經典的根本目的。

心是有路的,沿著心路走,則可以無須思考、無須選擇、無須猶豫,往前走,一定是通暢無阻的,心路通了,則功到自然成。

心路,究竟是什麼路?首先是良知良能之路。

聖哲云:「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人不需要學習就會做的,這叫良能;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知道的,這叫良知。

良知良能,就是天性,就是直覺,就是人類獨有的高級本能。《中庸》里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只要正心誠意,憑良知良能,不用勉強自己,自然想得到,做得到,若「三思而後行」,則是想多了,越想越遠。

做任何事情,正心誠意足矣。一是回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抓住本質,回歸常識,遵循基本定律與公式;二是要始終服務於最終目的,這個最終目的,一定不是自己的最終目的,而是社會的最終目的。

在自己的良知良能與社會的最終目的之間的這段路程,就是心路,就是人間通暢無阻的大道。吾心光明,勇往直前,凡遇之左右則逢其源,如有神助也。

凡心路堵塞者,是私心雜念多了,「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必然總想著彎道超車、貪巧求速,總想著翻牆而過、破格獲取,即使一時得逞,很快又要成倍地還回去,周而復始,萬劫不復,因為這是一種必然性,是一種典型的弱者思維。

陸九淵講到心路通暢時的體會:我在那無事時,只是一個無知無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時,我便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人。真是說到我心裡去了。

為什麼要讀經典,其實根本目的只有一個:打通自己的心路。

3.信受奉行――學經典,有時一句話你悟透了,一輩子吃不完。

讀經典是一輩子的事,有時,悟透了一句話,一輩子都吃不完。

曾國藩的經驗是:「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這就是著名的耐字經,可謂深得攻讀經典三昧。

讀經典,須有一個基本方法,這就是:信受奉行。現在很多人學經典是帶著批評的眼光來學,認為這也不科學,那也不科學,專門挑刺來了,或者認為經典已經過時了。這時,你一定要小心,一旦流露出了這種情緒,你的底線在哪兒,別人一望便知。

攻讀經典,必須完全地信它、受它,不能有一絲的輕佻與猶豫,並選出其中你最讚賞的思想去老老實實地、100%地奉行,否則你學不進去,也不會有收穫。

攻讀多了,信受奉行多了,心路就通了。中國漢字中,「痛」,病字頭,再加「甬」,「甬」是通路之意。人為什麼會痛苦,是因為心的通路不通、堵住了,而經典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打通心路。

4.知行一體——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關於如何學習經典,孔子講的這一條是最厲害的: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還原其語境,這句話是孔子評價其學生子路的。意思是說,子路聽到什麼好的道理,就立即、馬上去實踐,如果還沒來得及實踐,唯恐又聽到一條新的道理。

這裡講的是學習的本質。愛學習,不在於貪多,而是惜少,學到了一條,就把它實踐出來,直至弄透之,學到手,真正成為自己的本事,在這一條沒有做到時,絕不學習下一條新的東西。

學,宜少,宜透,絕不可貪多。學了很多,成為「知道分子」,都知道,但一條也沒有化在自己的血液里、骨骼里,其實這是根本沒有用的,不如不學,你「知道」的再多,也不可能超過「度娘」。

學習,不要急於學習新東西,更不要去批判性學習。我有一個體會,學習之道,首先得信,信服誰就跟誰學,如果不信就不必學,就另去找你信服的人去學;其次是不要淺嘗輒止,一句話,沉潛反覆,切己體察,再放在具體事上研習,寧缺勿濫,寧偏勿全,寧平勿俗,下足笨功夫。

學習本質上是一個慢功夫、笨功夫。以前我還講過:「越是聰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抓住一個問題十年不放」。同理也。

有學生問王陽明:老師我讀書總是記不住怎麼辦?王陽明是這樣回答的:「你若曉得,不必記得,你若記得,必不曉得!」

言下之意是,你讀書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內心高度,學到一點,自己去做,做了有體會,「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你曉得了,非常愉快,記不記得住原文有什麼關係?記得它有什麼用,用作談資或炫耀?那確實沒必要,很辛苦。

學習,除了提升內心的高度,最終當然是為了加強做事意識,即:知而行之,行而必果,設了一個目標或目的之後,思路清晰,知道怎麼去實現之,主動掌握利用條件,對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並達到最佳效果。

所謂「曉得」,就是「清晰」,就是「心知肚明」,就是「知道往哪裡走,怎麼走」,這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脫離了這個意義,學習就會成為負擔,知識就會成為大腦里的「脂肪」,消化不了,那就太可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本書院 的精彩文章:

林格:教育的力量在於自我的深度覺醒

TAG:基本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