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Vol.2 雷鬼不可怕,就怕雷鬼有文化

Vol.2 雷鬼不可怕,就怕雷鬼有文化

A Little Love

 Can"t Blame The Youth

Peter Tosh 

00:00/02:40

【1970s牙買加街頭聲音系統】

就和全世界豐富多彩的音樂類型一樣,每一種音樂類型總是由它特定的文化背景,時代背景,社會背景,政治背景,以及聲音技術的發展而產生,最終被音樂評論家,媒體或者音樂人本身定義。

而Reggae之所以在60-70年代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以至於直到現在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它獨特的音樂性,更是由於這種音樂橫向延展的時代文化特性,宗教表達,政治呼籲以及當時背景下全人類的呼聲。

牙買加根源 Jamaican Roots

雷鬼樂在牙買加本土以及全世界的影響力最快的發展時期通常被認為是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

本土音樂人比如Dennis Brown,Black Uhuru,Lee』Scratch』Perry, King Tubby等等,他們在有限的聲音設備技術範圍內,進行不同的聲音實驗,以及開創性的聲音製作,這些音樂人因此也被一些音樂史學家視為對現代舞廳音樂製作技術做出了最早以及不可磨滅的貢獻。

【Dennis Brown】

Africa

 Money In My Pocket: Anthology 1970

Dennis Brown 

00:00/03:41

【Black Uhuru】

What Is Life?

 Reggae Greats

Black Uhuru 

00:00/05:01

【Lee』Scratch』Perry】

Jungle Lion

 Funky Kingston: Reggae Dancefloor Grooves 1968

Lee "Scratch" Perry 

00:00/03:25

【King Tubby】

The Roots

 King Dub of the 70"s

King Tubby 

00:00/04:14

更重要的是,由於70年代牙買加政局的不穩定以及社會動蕩,大量的移民來到了英國;同時Bob Marley和他的樂隊The Wailers在歐洲巡迴演出,他們把雷鬼樂帶到了歐洲,受到了當時歐洲特別是左翼青年人的青睞,因此也在當時形成了許多開創性的——不同膚色人種混合的樂隊。同時雷鬼樂也為很多音樂藝術家打開了新的大門;比如Max Romeo,Jah Shaka的聲音系統等等藝術家,他們堅持著牙買加根源的聲音,同時不斷在豐富這種音樂的表現方式,也影響和發展了很多其他音樂類型,比如早期的Dancehall(舞廳音樂),Punk(朋克)等等。

【Max Romeo】

War Ina Babylon

 True Reggae

Max Romeo 

00:00/04:02

【Jah Shaka】

Dance Wicked

 Dub Symphony

Jah Shaka 

00:00/04:31

之後,根源雷鬼樂也隨著牙買加人大規模移民紐約而進入美國。這是由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移民法的改革而發生的。除了在飲食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的層面潛移默化地為美國帶來影響之外,牙買加人也通過雷鬼樂影響著紐約的音樂,比如Hip-pop。

【Hip-pop Culture 1970 NYC Street】

雷鬼樂的傳播與時代背景

Reggae & The radical world

從60年代初到70年代,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非同尋常甚至是激進的時代。在這個時期雷鬼樂的產生到傳播,並不僅僅是它音樂層面的獨特性,更重要的是它背後訴說的東西以及在全世界的青年人中產生的很大共鳴。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越南戰爭(THE WAR IN VIETNAM)。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東南亞衝突不斷升級,當時美國總統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1908-1973),繼承了美國反越共的堅定承諾,並在上任後不久在1964年把這一承諾升級為全面戰爭。由於戰爭的殘酷與非正義性,一部分年輕人到加拿大等國家以逃避參軍,更多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宣揚反戰與和平。

【反映越戰殘酷一面的攝影紀實 by:黃功吾】

同時,在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禁止公共場所種族歧視的民權法並在第二年投票權法案取消了南方白人傳統上用來阻止黑人投票的人頭稅。但是這些法律並沒有真正解決國內的種族主義及貧窮問題,許多黑人領導人開始重新思考他們關於人權及其他社會問題的目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通過非暴力的方式來抵抗有色人種不平等的問題。

【馬丁路德金】

當然還有這個特殊時期產生的「嬉皮士運動」(Hippies Movement),從1950年代中晚期形成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開始,一批年輕人因為戰爭,以及當時眾多的社會矛盾問題,而對現實不滿,蔑視傳統觀念,在服飾和行為等很多方面摒棄常規,崇拜東方主義宗教及哲學,追求獨立個性的處世哲學和生活態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於人權的思考以及宣揚」愛與和平「,抵抗戰爭。

【1960s嬉皮迷幻巴士】

【嬉皮士們】

包括1969年8月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Woodstock),參加人數超過40萬人,被認為是史無前例甚至後無來者的搖滾音樂節。

【1969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種種在這個時代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事件,包括牙買加在1970年代初的政黨更替,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世界話題主要圍繞「戰爭與和平「以及」人權獨立平等「而展開。

回到雷鬼樂,在這個動蕩的時代中,它帶來的,更多是上升到人類層面的思考,以及對於反戰,和平與愛的呼籲。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在1976年12月3日,在牙買加總理邁克爾曼利(Michael Manley)試圖緩解兩個正在交戰的政黨而舉辦的免費音樂會《微笑牙買加 Smile Jamaica》前兩天,鮑勃馬利(Bob Marley),他的妻子以及經紀人在家中被不明槍手襲擊而受傷。因為他的生活,言論被認為有政治動機,甚至很多人以為這場演唱會是曼利支持的帶有政治目的的集會。儘管如此,受傷的馬利在兩天後仍帶傷如期完成了這場史詩級的雷鬼音樂會。

當被問到為什麼時,馬利回答說:「那些試圖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糟糕的人都沒有休息,我又如何休息?「

以及在1978年,鮑勃馬利從兩年的修養及歐洲巡演和專輯錄製暫別而回到牙買加時,在另一場政治音樂會——愛與和平(Peace and Love)上演出,再次努力平息交戰雙方,在表演結束時,在馬利的請求下,他把當時執政的人民民族黨領袖邁克爾曼利的手和他的政治對手工黨領袖愛德華賽加(Edward Seaga)的手在舞台上握在了一起。

【Bob把牙買加民族黨和工黨領袖手握在一起】

因為鮑勃馬利的訴求,以及當時其他等等雷鬼音樂人在作品中對於和平與愛,自由平等的呼籲,雷鬼樂因此不僅僅只是音樂,而是上升到關注整個人類以及社會狀態的層面。

鮑勃馬利是誰 Who is Bob Marley?

【Bob Marley】

One Love

 Dreams Of Freedom: Ambient Translations Of Bob Marley In Dub

Bob Marley 

00:00/04:13

鮑勃·馬利於1945年2月6日生於牙買加聖安娜區的帕里什。

他的父親Norval Marley於1895年生於牙買加一個來自英國薩西克斯郡的家庭,曾為一名軍人。Norval遇到了一位自北方鄉間的黑人少女,馬利的媽媽Cedella Booker。兩人在1944年6月9日結婚。但在婚禮大約一周前,他的父親Norval告訴Cedella,疝氣開始折磨他的身體,他必須辭退原本的工作搬到京斯敦。由於Norval富裕的英國家庭鄙視跨種族的婚姻關係,因此他鮮少和自己的兒子見面,雖然他仍然向馬利母子提供經濟協助。馬利最後一次和他父親見面時,他父親將馬利帶到了京斯敦,並打算讓他進入學校。十八個月後, Cedella得知馬利根本沒有入學,她來到京斯敦尋找馬利,之後將他帶回聖安娜。

1950年代中期,馬利與由母親搬到京斯頓的貧民窟生活,馬利的童年時光都在貧民窟中度過,音樂和足球是唯一能給他快樂的東西。在這段生活中,馬利看到了世間的貧困與艱苦,從中他學會了關愛與包容。家庭以及童年生活也是影響他日後致力於反種族主義與社會運動的起源。

1960年代馬利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並在1964年與另五名團員組織了「Wailing Wailers」樂隊。一開始馬利嘗試斯卡曲風(Ska),後來漸漸將Rocksteady融入自己的音樂風格中,發展成現在的雷鬼樂形式。

1968年,「Wailing Wailers」正式改名為「The Wailers」樂隊。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馬利持續致力於演奏、教學和歌唱。馬利早期音樂生涯是跟哭泣者樂隊在一起。The Wailers包括另外兩位知名的雷鬼樂手,Bunny Livingston (Bunny Wailer)和Peter McIntosh(Peter Tosh)。他們兩人後來都離開這個樂隊,成為很成功的獨唱歌手。

【Bob Marley & I Threes】

1974年,The Wailers解散之後,馬利和I Threes一起繼續以Bob Marley & The Wailers之名表演。現在,Bob Marley、The Wailers和Bob Marley & the Wailers,經常用來指不同實體所錄製的音樂。

1981年,馬利在美國邁阿密病逝,終年36歲,他的第十張專輯《Legend》於過世三年後發行,是雷鬼樂界最暢銷的專輯,在美國得到了十次白金唱片(鑽石唱片),世界銷量達兩千萬張。

第十張專輯

《Legend》

1977年7月,馬利被發現肢端有小痣般的黑色素瘤,傷口是在一場足球比賽後出現的。1980年5月樂隊完成了主要歐洲之旅,在米蘭表演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將近十萬人次的演唱會。其後馬利前往美國,不久後他健康惡化,癌細胞全身擴散。馬利到德國尋求治療,在那裡他得到部分基礎癌症治療並被要求需要避免某些食物、飲料和其他物質。可惜經過八個月的療程病情仍未好轉,因此馬利搭上了回去牙買加的班機。

回牙買加時他的病情急速惡化。在邁阿密降落後立即將他送往醫院。1981年5月11日上午,由於黑色素瘤(癌細胞)已蔓延到他的肺部和腦部,他於佛羅里達邁阿密去世,終年36歲。他最後留給兒子齊吉(Ziggy Marley)的一句話:「生命是金錢所買不到的」。1981年5月21日,馬利在牙買加以衣索比亞東正教及拉斯塔法里傳統進行國葬。他被安葬在他出生地附近的一個教堂。在他去世的前一個月,他也被授予牙買加榮譽勳章。

· 1976年:年度最佳樂隊(滾石)。

· 1978年6月:榮獲聯合國頒發「第三世界和平勳章」。

· 1994年3月:入選美國搖滾名人堂。

· 1999年,專輯《Exodus》被《時代》評選為「世紀專輯」。

· 2001年2月:入選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

· 2001年2月:追頒美國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一尊紀念他的雕像在金斯頓國家體育場旁的道路上揭幕。

· 2006年,美國紐約州一部分的教會大街,從雷姆森大街至東98街,布魯克林的弗拉特布路段被重新命名為「鮑勃馬利大道」。

· 2010年,獲選美國CNN近50年「世界五大指標音樂人」。

· 2011年,歐洲最大的雷鬼音樂節「Rototom Sunsplash」在西班牙舉行。為期十天的音樂節不僅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約20萬歌迷,還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紀念雷鬼樂的代表人物鮑勃·馬利逝世30周年。

Three Little Birds

 Exodus

Bob Marley 

00:00/03:00

Could You Be Loved

 Uprising

Bob Marley 

00:00/03:56

Bob Marley 歌詞及語錄精選

GIF

"Don"t worry about a thing, every little thing is gonna be alright."

不要擔心發生的,一切都會變好。

"Live the life you love. Love the life you live."

去過你所愛的生活,同時也愛你過著的生活。

"Don"t gain the world and lose your soul, wisdom is better than silver or gold..."

不要為了物質利益而忘記你的靈魂,智慧遠遠超越金銀財富。

GIF

"One good thing about music, when it hits you, you feel no pain."

音樂的好處在於,就算它抨擊了你,你卻不會感到疼痛。

"I don"t stand for the black man"s side, I don"t stand for the white man"s side. I stand for God"s side"

我沒有站在黑人這邊,我也沒有站在白人這裡,我只站在上帝的身邊。

下期主題預告:

聊聊自然,聊聊雷鬼樂與東方的些許連接

作者:草田,致力於傳播雷鬼樂及雷鬼文化的普通人,希望為這個並不美好的世界帶來一絲陽光。

注 :本文涉及到翻譯部分譯者為草田。

參考文獻:《嬉皮士:美國主流社會的叛逆一代》夏學花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6

《Reggae Routes》Kevin O』Brien Chang; Wayne Chen , IRP 1998

https://www.history.com/topics/1960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b Marle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aic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Luther_King_Jr.

圖片,音樂均來自於網路。

留言區虛位以待

歡迎留下你的印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台回聲 的精彩文章:

TAG:草台回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