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這三位安順人登上國家級「文化殿堂」!
黔早順風耳
一個有想法的公眾號!
好消息來襲!
安順
喜
大
普
奔
榮譽時刻:在全國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名單中,我們安順就有3人入列。分別代表了最具安順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此
小耳衷心感謝他們
正因為是他們不懈努力
才將安順的民族文化
不斷傳承下去
GIF
點擊看大圖
王小二
陳先松——安順地戲
王月圓——蠟染技藝
楊文琴——苗族服飾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由文化部確定並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範化,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安
順
地
戲
「
地戲,是流行於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戲,其產生於明初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順屯軍有關。明朝軍隊在安順設有3個衛、2個守衙千戶所,史料上稱衛所軍士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出現了。
表演特點
1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是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安順地戲在春節期間演出二十天左右,稱為"跳新春",是歲終新正的聚戲活動,與逐疫、納吉禮儀一起舉行。地戲演出時,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紅旗,旗上綉著很大的"帥"字,表示這個村子裡今天要演出地戲,也有納吉之意。演出由"開財門"、"掃開場"、"跳神"(演故事)、"掃收場"四部分組成。演出前,要將存放臉子的木箱(櫃)從神廟或存放人家裡抬出來,舉行莊嚴的開箱儀式。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2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的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主要表現征戰格鬥的打殺,雄渾粗獷,古樸剛健。安順地戲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以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為主角,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內容全部是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
3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由於屯堡人的神靈觀,更給地戲賦予"儺願"的性質,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安順地戲被譽為
「中國戲劇活化石」
「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
安
順
蠟
染
「
安順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類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後,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從審美角度來看
蠟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產、戰爭、遷徙等場景按照自然的規律和心理活動邏輯進行簡體、變形、誇張和抽象而成的_人化自然"的心靈符號,組成一種理想化的完形關係。這種"人化"作用溝通了人們心靈的聯繫,架起一座人類共同審美經驗的橋樑。它像一條紐帶,把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文化氛圍中的人從深層意識中聯結起來。這種溝通作用使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標與角度,從積澱下來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層次的內容。
從文化特性來看
安順蠟染在現今的歷史條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內容的意念標記轉化為用做欣賞的審美形式,人們在對這藍白相間的幽遠、神秘象徵符號的聯想與品評中,重新領悟並充實了它的內容。當人們站在現代文明的角度去審視與評價這種傳統的文化藝術品時,它實際上已超脫了自身,作為一種藝術元素進入了現代藝術生活,實現了向新的文化氛圍與審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義。
安順蠟染被譽為
「東方第一染」
安順也被譽為「蠟染之鄉」
苗
族
服
飾
「
苗族自古「好五色衣裳」。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挑中帶綉,或染中帶綉,或織綉結合,從而使服飾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安順苗族婦女多以染麻或假髮與頭髮互參揉在一起,盤髻於頭頂。服飾多以麻、棉織成,或以絲綢裁定、因安順苗族支系複雜,語言差異較大,故苗族服飾亦呈現出多樣化。
@王凱俊
裙有長裙、短裙、花裙、青裙、藍裙、黑裙、筒裙、褶裙,衣有和服飾、旗幟式、黔東南式、幾何式等,裙大都有紅藍黃三色條紋,據說象徵金河江、長江、黃河,綉繪以花鳥魚蟲或抽象幾何圖案,尤以盛裝最為華麗,久負盛名,其圖譜相傳為苗族祖先居住地之山脈、平原、花鳥魚蟲,或說是苗族古老的歷史記載符號。
@大劉
腰圍以麻或棉線織成的腰帶,寬大而厚實,或白色、或青色、或黑色、或藍色。多綴有銀珠、銀鏈,行走時晃晃作響,如鈴樂貫耳。
@大劉
苗族服飾上的圖案
被專家學者稱為
「穿在身上的史詩」
最後
小耳很傲嬌的說:
安順,就是了不起!
-END-
圖片與資料均來自於網路
安順日報
全媒體矩陣
TAG:黔早順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