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第三枚魚雷發射出去後,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

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第三枚魚雷發射出去後,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

1894年7月25日,在豐島海面日本海軍對中國海軍的護航艦隊和運輸船發動了突然襲擊。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戰,自此世上著名的「甲午戰爭」正式開戰。同年九月,中日海軍主力在黃海大東溝海面遭遇,進行了一場海上大戰,史稱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

9月16日凌晨,北洋水師18艘艦艇組成護航艦隊,護送5艘運兵船從大連灣出發,前往大東溝登陸,增援在平壤的中國守軍。「福龍」、「左隊一號」、「右隊二號」和「右隊三號」4艘魚雷艇參加了護航任務。當天下午,艦隊和運兵船平安駛抵大東溝口外,「福龍」等4艘艇與「鎮南」、「鎮中」2艘炮艦護衛運兵船人口,連夜登陸。「平遠」、「廣丙」2艘巡洋艦停泊在大東溝口外擔任警戒,其餘10艘戰艦在口外12海里處錨泊,以防日艦偷襲。

北洋水師

17日上午10時,在大東溝口外錨泊的各艦發現了前來搜尋北洋水師的日本聯合艦隊。12時50分,雙方正式開戰。北洋水師以10艘戰艦迎擊日本聯合艦隊的12艘軍艦,無論是軍艦的數量、噸位還是軍艦的航速和火力,都處於劣勢,加之倉促應戰,導致北洋水師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的境地。當時,日本聯合艦隊的6艘魚雷艇沒有能夠隨艦隊前來。北洋水師有4艘魚雷艇,佔有絕對優勢,本應對敵艦隊構成很大的威脅。但遺憾的是,北洋水師的魚雷艇沒能在海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時40分,「西京丸」發現「左隊一號」艇與「平遠」、「廣丙』向其衝來,便立即集中火力向「左隊一號』射擊。在「西京丸」4門速射炮的攔擊下,「左隊一號」被迫規避。3時05分,「福龍」在距「西京丸」約400米處,發射了第一枚魚雷,從其右舷擦過,未能擊中。「西京丸」被迫做躲避航行。「福龍」稍作調整後,又發射了第二枚魚雷,但仍未能擊中目標,魚雷在距敵艦不足5米處再次從「西京丸」右舷擦過。隨後,「福龍」繼續向「西京丸」迫近,艇上的速射炮不停向敵艦猛烈射擊。當從「西京丸」左舷約40米處通過時,由舷側魚雷管發射了第三枚也是最後一枚魚雷,準備給敵艦以致命一擊。「福龍」號艇長蔡廷干在戰後的報告中寫到:當時大家都以為「此次定中無疑」,艇上官兵有的甚至開始歡呼。

正在「西京丸」上與6名軍官一起觀戰的樺山資紀中將見魚雷飛馳而來,已近在咫尺,無法躲避,不禁失聲大叫:「啊!我命休矣!」隨後便默然無語,聽天由命。然而,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過去了,魚雷卻沒有爆炸。雙方都大惑不解。直到7,8分鐘後,魚雷才出現在「西京丸」右方的海面上,接著又沉入水中。原來,這枚魚雷竟鬼使神差般地從軍艦底部穿了過去!

經過近5個小時的激戰,中日海軍已廝殺得筋疲力盡。17時40分,日軍見天色已晚,由於十分懼怕遭到中國魚雷艇的襲擊,便首先脫離戰場,退往朝鮮西海岸的臨時錨地。而北洋艦隊也在此次的戰役之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先後損失了5艘戰艦

西京丸

「福龍」號發射的魚雷為什麼會從軍艦底部穿過呢?據分析,魚雷在發射後會一度較深地下沉,前進一段距離以後才浮出,觸及戰艦爆炸。由於「福龍」號距離「西京丸」太近,魚雷下沉時恰好從軍艦的底部通過,才使「西京丸」逃脫。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福龍」號轉舵之際,船體向一面傾斜,舷側魚雷深入水中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歡歡講影視 的精彩文章:

八路抗戰時期槍支彈藥從這三種渠道里來,可是最後一種真的是出人意料!

TAG:歡歡講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