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飲食心理:媽媽對身材的焦慮,會影響孩子的胖瘦?
所有媽媽都該懂的飲食心理。
一萌噠噠、胖嘟嘟的小妞來到我家,看到兒子吃冰淇淋,請求的眼神:哥哥,我能吃一口嗎?
「好吧,給你!」
結果小妞把整個冰淇淋吃光光,最後還要舔手。
舔完有些受傷:「我下次絕對不吃了,你相信我嗎?」
兒子認真地說:「我的冰淇淋被你幾口就吃光了,我能相信你嗎?」
小妞的媽媽是個大胖子,據說小妞媽在懷孕前是個大美女,但是產後發胖厲害,卻不愛運動。小妞的媽媽每次見到熟人就說:「唉,我這個月又胖了一斤,我每天只吃蔬菜水果,沒沾過一點肉和澱粉……」似乎在跟人做減肥報告,最後還常常來一句:「大概我這體質就這樣,喝水也會胖!」看得出小妞媽媽對自己的身材很不滿意,但就是動不起來,所以除了找容易的辦法,也常常給自己找些借口——「喝水也會胖」。孩子是媽媽的鏡子,小妞媽媽正因為總在孩子面前為身材、吃東西而懊惱,她的女兒小妞也對吃東西和身材敏感起來……
當一個媽媽總對自己身材不滿意,會如何影響孩子?研究在此
倫敦大學兒童健康學院專家娜迪雅·米卡里曾經調查過當地6000位孩子,發現那些家庭里對身材不滿意的媽媽,或曾有厭食症或暴食症病史,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形象和飲食習慣,繼而會影響孩子的胖瘦。
一個媽媽總對自己身材不滿意,她的內心一定會充滿焦慮,而這種焦慮常常影響到媽媽的情緒和行為,比如更容易發火,或更容易悲傷,或對孩子的耐心不夠。媽媽的焦慮和因焦慮而來的不良影響,會傳遞到孩子們的內心,給孩子帶來壓力。這種壓力,會引起孩子對身材體重和食物等方面的敏感,繼而影響孩子身材的胖瘦。
所以,作為媽媽,別以為對自己身材焦慮是自己的事情,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充斥的「口號」也會給孩子不良影響
媒體電視上,那些「胖子不好看」、「瘦一點才美」……這些「口號」經常像墨皿中的墨水,也會浸染墨皿中的小昆蟲。幾年前小侄女從幼兒園回家,哭著跟她媽媽說再也不想上學,原因是她在幼兒園被幾位小女孩嘲笑為「大胖子」,其實小侄女也不算胖,只不過小臉肉嘟嘟的。
有一位媽媽曾經向我求助,說她6歲的女兒因為胖,在歌唱表演時被老師特意安排站到後面。小女孩說:「老師一開始安排矮的小朋友站前面,我最矮所以站最前面,但是當全部人排好後,我被老師揪到隊伍的後排,完全看不到前方,當我要求站前面時,有老師笑著說我是『小胖墩』……」
家庭育兒:重視「健康」,而不是「瘦」
1)豐富的營養是孩子身體發育的保證
孩子正值身體發育的重要和高速的階段,保證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尤其重要。每天的蔬菜、水果、肉類、蛋類、奶類、澱粉都是必不可少的營養來源,只有滿足了身體發育的能量,孩子才能有精力玩耍、運動和學習。就像一棵小樹苗,保證了營養、水分和陽光,才能開花結果,迎接風雨。
一般來說,孩子是不需要節食的,只要孩子不暴飲暴食,體重在健康的範圍內,是無需通過「少吃」來減重的,更科學的做法是讓孩子多運動,動得多了,自然就不會有小胖墩。
2)從小要給孩子養成「健康」的觀念
從孩子小時候,家裡的父母最好給孩子建立正確的身材觀念——要健康,不要瘦。
一般來說,小小孩在2,3歲左右的年齡開始,會遭遇蒙台梭利理論中的「審美敏感期」,一直延續到5,6歲。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重視對衣服、鞋子方面的選擇,也愛照鏡子;常常會執拗地穿某件衣服而拒絕穿另一件衣服,比如偏愛有花紋的裙子,或在夏天穿上冬天的某一條漂亮的棉褲。
到孩子長到8歲後,會開始真正重視自己身材的胖瘦,也會非常大地受到周圍人和環境氛圍的影響。當孩子周圍的人總追求瘦,那麼這個孩子就會重視瘦;當孩子周圍的人只追求健康,那麼這個孩子就會重視健康。除此之外,父母也不要總把「美醜」、「胖瘦」掛嘴邊,而是把「健康」掛嘴邊。當孩子習慣了健康的觀念,也能幫助他們減少外界不良聲音的影響,比如當他們某天因為比較「壯」而被嘲笑時,也能有更多的勇氣回應。
我有位朋友長得粗壯,但心態很好,她的口頭禪是「身體健康不生病,其實很幸福」。她家的小男孩長得比同齡孩子高壯,是小朋友眼裡的小胖子。
有一天,母子倆在公園看馬戲表演,當小男孩從廁所回到座位,不小心間,他的黑白T恤把旁邊一位陌生弟弟的飲料帶倒了。
小弟弟「哇哇」哭著跟他的媽媽說:「媽媽,有一隻可惡的大熊貓,把我的飲料『擠』倒了!」
朋友家的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說:「弟弟,大熊貓不是故意的,我向你道歉哦!」
對方的媽媽笑了:「你看熊貓哥哥都道歉了,我們原諒他吧!」
後來兩孩子還玩了起來。
所以,對身材總不滿意的焦慮媽媽,還是通過運動和健康飲食,讓自己變得愉快有活力吧,這是給孩子們最「美」的榜樣了!
關鍵字:飲食心理、親子關係、養育孩子、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為人父母后,為什麼有人痛苦,有人快樂?跟這一切有關
※想讓孩子更有食慾吃得多?要在碗里施「心理法」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