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道「凝神入氣穴」真傳——錯失真師的悲哀!

丹道「凝神入氣穴」真傳——錯失真師的悲哀!

我是成都人,今年37歲了。

20年前我15歲,為了治療我的老毛病(流鼻血),大哥請他的一位工友用氣功給我治病。由此,我認識了一位具有真功夫的修道者——陳厚明,並跟著他學功。

從始至終,陳老師只教了我一句口訣——「凝神入氣穴」,其它的,什麼都沒教。

他對我說:當人把所有念頭都停下時,人並不是死物,還有「一靈獨覺」。煉功不能用平時的思維和意識,而要用「萬念俱泯,一靈獨覺」的那個 「靈覺」。所謂「凝神入氣穴」,就是用「靈覺」覺照著呼氣(吸氣不管),一息都不要放過。就象明月照山岡,只是照著它,卻不干擾它。這樣,就是最好的修道入手之法。

不光是煉功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這個「靈覺」(即用「覺照工夫」)。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無念,只不過修道之人要長保「靈覺」 不迷糊罷了(「真常須應物,應物須不迷」,「迷則眾生覺則佛」)。具體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時,不能迷糊,不能隨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後,也並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過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而已;當念頭過去後,依然要迴轉來,繼續用「靈覺」覺照呼氣。

在我學功期間,大哥曾多次叫我拜陳厚明為師。然而,也許是因為我太小還沒有懂事;也許是因為我一直跟著大哥叫陳厚明為「陳哥」而改不了口;也許是因為我那時根本還不知道什麼是修行,而覺得我只是在治病而已;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緣分,我最終也沒有叫陳哥一句「師父」。

我就這樣蒙蒙憧憧的煉了下去......不久,就自發的出現了「意念隨著呼氣往下腹沉」的功境;接著,又出現了很多功境。每次我向陳老師求證,陳老師都說,「煉對了,繼續。」直至我出現了以下功境,一切才發生了變化。那是1988年夏天的某一夜......

那夜,我睡覺時,自己知道自己在睡覺(奇怪!)......恍惚中,感覺自己小腹中如有「一物」,一開一合、一張一吸;「我」守伴著 「它」,依偎著「它」,也不知道有多久......突然,如磁鐵相戀,「忽」的一聲(其實無聲,只是感覺),「我」一下就被小腹中一開一合、一張一吸的 「那個」「吸」進了自己的肚皮,與「它」合二為一。瞬時,呼吸頓住,外境立絕,昏昏默默,萬事不知......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害怕就此過去不再醒來。因為擔心,我漸漸蘇醒......醒來後,我自覺神充氣足......

事後,當我再一次向陳老師求證時,陳老師面露驚訝之色,沒有說任何話。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陳老師的反常。自此以後,陳老師還是歡迎我到他家去玩,也喜歡與我下圍棋、「沖殼子」。但是,每當我一談到煉功,就被陳老師不知不覺的把話題引到一邊去了。從此以後,關於修道煉功,我再也沒有得到陳老師的一句話。可笑的是,我當時卻什麼也沒意識到......

今年初,因妻病,陪妻子到青羊宮找袁子丹道長學「武當太極拳」,偶然在青羊宮看見張三丰的中有「心息相依」、「神氣團結」、「昏昏默默」等語,與當初我遇到的功境暗合。我暗暗驚訝,向袁子丹和青羊宮的當家道長陳昌明請教。他們說我當年所遇的功境是道家的內丹功夫,而那位陳厚明老師,是獲得了丹道內密的真師,並替我錯失真師而悲哀。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現在,我想修道了,卻又到哪兒再去尋找一位知曉丹道內密、真修實證的師父呢?

後續。。。。。。。。。。。。。。。。。

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

以精化氣氣化神,煉作黃芽並白雪。

——宋?薛道光《還丹復命篇》

自南派內丹學大師薛道光(1078-1191)提出內丹功法「只要凝神入氣穴」以來,「凝神入氣穴」即成為了內丹修鍊千古不易的要領。修鍊者大多認為「凝神入氣穴」與「意守丹田」相類似或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實則兩者之間差別甚大。「意守丹田」主要是將意念集中於臍下丹田部位,一意不外馳,靜心守候丹田中的動機,久久生出一股暖氣,被稱為「真氣」。其氣具有沖瘀盪滯、卻病強身的作用。但是,由於意念是後天思慮識神的作用,屬於陰神,故而產生的「氣」中夾雜陰氣,不能「結丹」,難成「乾體」,亦無法達到遍身純陽的地步「凝神入氣穴」屬於丹法正宗功夫,正確運用則「純陰之下一陽來複」,「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采而結丹,返歸於乾體,為高層次修鍊創造良好的基礎。因此,簡單地將「凝神入氣穴」理解為「意守丹田」是不正確的。今筆者不揣淺陋,試對「凝神入氣穴」的理法要旨進行探討,望丹道大德予以斧正。

首先,將「凝神入氣穴」一句逐字進行分析一下:凝者,凝聚、聚集的意思;神者,性也,先天本體之元神。張紫陽(984-1082)在《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中說:「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氣稟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因此,意念是後天思慮的識神,元神則是先天自然所賦之本體,丹法所用之「神」即是「元神」。功中自「大靜真空」中得來的正念靈光,靜為元神本體,動則化出真意。識神屬後天之殘渣,元神是先天清凈之寶,二者截然不同。丹法最貴先天而賤後天,用氣(無形)不用質(有形),所以丹法中的「精氣神」都是先天清靈之精微,非後天重濁的殘渣,切不可混為一談。「氣穴」,指腹部臍下丹田中的內竅,又叫做「竅中竅」(按:此為北派所解,南派及三豐一派另有所解,此不贅述。可參考拙作《心息相依,大定真空——西派清凈丹法口訣探要》所述。)。《性命圭旨》云:「劈開竅中竅中竅,踏破天中天外天」。又說:「氣穴者,內竅也」。清?柳華陽(1736-?)《金仙證論?圖說》云:「八脈湊成,共拱一穴,為造化之樞紐,名曰氣穴」。又謂:「蓋其穴在臍後腎前稍下,前七後三,中間空懸一穴,此正是調葯煉精之所,而學者不可不察矣」(《金仙證論?風火經》)。此氣穴,氣機發動時則成竅,機息時則渺茫,所以惟氣機發動時才能得知氣穴的具體部位。柳華陽告誡說:「黃庭、金鼎、氣穴、關元四穴,俱是無形,若執形求之,則謬矣」。又說:「其穴無形無影,氣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金仙證論?圖說》)。我人身內先天元始祖氣根於氣穴之中,神息在氣穴中相依,子母在此相會,俟神息相依則真氣發動而一陽來複,是為「陽生葯產」,真陽生矣(按:著名學者、丹道專家胡孚琛先生在《丹道法訣十二講》中謂「丹田氣穴」是「得鉛定律」的重要部位)。「入」字的含義,就是進入,從一個方位或部位進入到另一個方位或部位的意思,這正是破譯「凝神入氣穴」真實含義的關鍵所在。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凝神入氣穴」的修鍊包含兩個過程。首先是「凝神」,為第一層次,聚集先天元性之靈光,斬卻後天思慮之雜念,降伏躁動的心猿和意馬,靜中得到元神的本體,由靜生動化出真意來,為下一個層次的修鍊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其次是「入氣穴」,為第二層次,著重於「入」字,將培出的正念(真意)伏藏於氣穴之中,使得到的真意靈光在氣穴中與元始祖氣結合起來,是為「神氣合一」而成就「聖胎」,呼為「內丹」。現將「凝神入氣穴」的具體方法簡述於下。

一、凝神。

盤膝靜坐,頭正身直,全身放鬆,兩手互握成練功手勢,兩目輕閉垂簾,留一線微光注視鼻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將漸已安靜的意念逐漸集中於祖竅(兩目之間鼻樑骨上端的山根穴,是兩目神光會聚交並之所,古稱為「外日月交光」。)。兩目內視寂照祖竅(兩眼球須平視向內寂照,稍如「對眼」之狀,古稱「雙瞳抱睛之術」,又謂「對合同」,一定要自然,切勿僵執拘緊,否則易生弊端。內視眼球切勿向上,時間稍長就會引發眼痛頭昏的偏差。內視寂照,用意也要輕重適度,總的原則是用意越輕越妙,是為自然文火。據報道,意守印堂、山根等穴竅可使血壓升高,宜注意,此或以用意輕重有關。),兩耳內聽祖竅內動機,舌尖上抵對準祖竅,鼻息調勻歸併於祖竅。含眼光,凝耳韻,緘舌氣,聽心息,是為「和合四象」。這是鎖心猿拴意馬的樁子,是斬伏識神雜念的有效手段。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念無念之間,息息自然歸根,氣沉丹田,綿綿不絕,上下之間自然相顧牽持也。張三丰(1247—?)《注呂祖〈百字碑〉》中說:「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

心、神、意三者集中於一處,則兩目神光漸漸合一。神光是兩目之光與真意合一的結合體。道家內丹學說認為,人一身屬陰,惟兩目之中一點真陽獨存。兩目之陽與真意相結合,則陽性之質已潛於真意之中,謂之「陽神」(按:此處所言「陽神」,非日後能飛升出殼的「陽神」,惟於此時的心神性質屬陽,不再沉淪被陰氣所侵擾耳,切不可二者混淆不清。下所言「陰神」也同此,不贅述)。兩目神光內照眼前的虛空幽深玄遠大境(宜內照眼前一寸至一尺範圍,另尚有推拉「神光」之法,亦是「權法」),初時眼前一片黑暗,持之以恆,待之以誠(丹經謂「虛寂恆誠」),日久神不外馳(馳於聲色,丹經謂「神不外馳氣自回」),後天自然返先天,兩目中的陽火自然化去目前的陰神,陰氣漸除,陽神漸顯,眼前會顯出無數星光(小亮點)。《陰符經》中謂:「機在目」。繼續凝神不動,虛寂恆誠,靜坐之際眼前可「見」一片光明,幽深玄遠,或有可能「看見」各種彩光,或有一點亮光超然躍出,稱為「粟(黍)米」(按:此光被內丹家稱為「性光」。性光與靜定成正比關係,性光定則心靜,性光動則心搖,性光隱則心躁,越靜定性光越明亮。得「光」機理,按現代生理學來講或許與開發腦內「松果體」有關,松果體內遺存有退化的感光細胞。)白玉蟾(1194-1289?)謂:「大道不離方寸地,工夫細密有行持」(《大道歌》)。漸而功深,大定之中現出一輪中秋圓月如象,叫作「元性」。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謂:「蓋自太極既分,稟得這一點靈光,乃元性也」(《氣為用說》)。又說:「性之初,如星大,圓陀陀,光爍爍,未足言見性,但氣質之性稍息,而元性略見。……三陽純者,是所謂元性盡現。三陽生者,則光不在內,不在外,但覺此身如在虛空,亦無身,亦無虛空,亦無日,亦無月,常能如此,則大定也」(《蟾光論》)。又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二氣交感,凝結不散,遂生玄珠如黍米」(《交會論》)。因此說,「粟(黍)米玄珠」是坎中真陽氣與離中真陰氣發動而結合現出的靈光。

識神不靜,元神不顯。玄珠亦難以產生。故降住心猿,伏住意馬,識神漸靜則元神漸凝,大靜真空之時真陰真陽在祖竅中結合得此玄珠,則「凝神」已得大驗。元性現出,不以有意求,不以無意守,有意無意之間,罔象中常得玄珠不離。斯時得全身上下氤氳和暖,如沐春風,酥軟快樂。臍下丹田中亦有一知覺,如蟻爬行,痒痒洽洽,又似有一股祥煙衝上心口絳宮,復迴旋於下,妙不可言,是為「氣生」景象。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謂:「元神見而元氣生,元氣生而元精產矣」(《精從氣說》)。李涵虛(1806-1856)在《道情》詩曰:「鑽杳冥,引生祥煙,沖得我絳宮痒痒,醉得我四體綿綿」。此氣機升降起始之處即是「氣穴」真實部位,古雲「氣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柳華陽在《金仙證論?風火經》云:「雖在臍下,猶未得其所以然,要必得其神氣相投者。蓋其穴在臍後腎前稍下,前七後三,中間空懸一穴,此正是調葯煉精之所,而學者不可不察矣」。

二、入氣穴。

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謂:「金丹之士,才見此物(元性)分明,便是元氣產矣,遂因而用之。譬之見賊便捉,毋使再逸。然以之收於鼎器之中,而一點元氣之真,始不可得而出矣」(《蟾光論》)。上則祖竅中金木交並化出神光,下則丹田中氣機發動形成氣穴,則凝神之大功告成。於靜中將元神動而化為真意(靜為元神,動為真意,是二是一,以靜為體,以動為用。),攝兩目神光御此元性,靈光沿人體中線的任脈下十二重樓,降於臍下丹田氣穴之中(此句為「著相」之言,言如是,事非真有「御」,僅用兩目神光自然地向下內照丹田而已)。用兩目神光、性光及真意所化成的三昧真火烹鍊氣穴爐中藥物真精,如太陽懸於太空,陽光普照大地,地中陰氣因得陽光照射而化為陽氣上升。《天仙道程寶則》中說:「所謂凝者,非塊然不動之謂也,乃以神入於氣穴之中與之相守而不離也」(《古書隱樓藏書》)。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中云:「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收入氣穴,乃曰凝神」。丹詩曰:「與君說破我家風,太陽移在月明中」。宋?俞琰(1258-1314)《易外別傳》中云:「太陰受太陽之光以為明,人之心為太陽,氣海猶太陰,心定則神凝,神凝則氣聚,人能凝神入於氣中,則氣與神合,與太陰受太陽之光無異」。柳華陽在《金仙證論?風火經》解曰:「蓋太陽喻神,月明喻氣,移在者,神氣相會也」。神光下攝于丹田之中,剎那間丹田中金光一片,虛室生白,恍惚之間入於無我無物的混沌境中,大休息一場,此即是「移神入氣穴」也。靜定之中,朗照日久,其間精氣、真息、神光三家融合歸一,正所謂「純陰之下,一陽來複」,自有無限生機,元氣萌、真精產、小葯成。元氣萌動,駕自然之河車,牽上崑崙頂,復降下十二重樓歸於氣穴之中,氤氳迴轉,漸化胎息。鍊氣補精,精足而「陽生葯產」。待小葯生成,採摘逆返,風吹火化鍛成真金,封固於爐中,煉精化氣。火候足驗,采完三百六十周天度數,陽光三現,大葯摶成,過關服食,一點落黃庭,內丹結成,是為「金液大還丹」(以上「煉精化氣」階段僅是概括而言,具體功訣可參見《伍柳仙宗》、《性命圭旨》、《性命法訣明指》及《樂育堂語錄》諸書。)。

總之,只有將靜定中元神凝聚於祖竅之內,「泰宇定者,發乎天光」(《莊子》),翕聚眼前所顯出的元性,靈光下照伏藏於丹田氣穴之中,蜇藏使之生髮,才能叫做「凝神入氣穴」。正如尹真人《性命圭旨》中所釋:「此訣無他,只是將祖竅中凝聚那點陽神下藏於氣穴之內」。趙避塵在《性命法訣明指》也指出:「其口訣無他,將祖竅內煉出先天陽神之氣光,已經收入腹中,立覺咕嚕之響,即系已到海底之證,再以目光久視丹田,有股熱力,漱漱動蕩」

按:王重陽《全真集》有《四得頌》,詩云:「得汞陰消盡,得鉛陽自團,得命顛倒至,得性見金丹」。丹道專家胡孚琛先生在《丹道法訣十二講》中稱《四得頌》是「丹法的總綱,凡丹道之真傳無能背離者」。並且提煉出「得汞定律」和「得鉛定律」,作為內丹修鍊的基本法則。考之「凝神入氣穴」一語,實以函蓋「得汞」和「得鉛」兩個層次。「凝神」為「得汞」,「入氣穴」則為「得鉛」,因此薛道光在《還丹復命篇》高度概括所得丹訣為「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以精化氣氣化神,煉作黃芽並白雪」。又考「自身陰陽」之「清凈丹法」,又有「先性後命」和「先命後性」兩途。「先性後命」為先「得汞」而後「得鉛」,本篇所論即是此類。「先命後性」為先「得鉛」而後「得汞」,大抵由「胎息」功夫入手,是有為有作之自然的命功,並可配合「服氣辟穀」等法促生真氣,最後再用「性功」而「得汞」。劉一明在《悟真直指》中云:「性命必須雙修,工夫還要兩段。蓋金丹之道,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無為」。西派丹法以「心息相依,大定真空」為貫徹始終口訣,身外九還而金木交並是為「乾坤交」,為「得汞」;身內則七返而水火既濟是為「坎離交」,為「得鉛」,內外同時並進,則可稱為「性命兼修」。《伍柳仙宗》一脈丹法,是「先性後命」的丹法,「最初還虛」一著功夫是入門關鍵,今人以《伍柳仙宗》從事丹道實踐者,多忽略此著要害,故難得大效驗。以上僅是本人的一點粗淺認識,錯謬之處,敬請諸丹道前輩批評賜教為盼!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道教的洞天福地,都在風光雄奇秀麗的名山之中。著名的道教宮觀以坐落名山者居多,大多聳立在高山危岩之上,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在中國的許許多多名山中,都留下了道教文化的沉積。

一、道教的崇向山林

道教這一土生土長的宗教,是在中國的哲學、科學、風俗、民情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它主要由長江文化孕育而成,創始人張道陵由吳入蜀,以楚文化的老莊道學為基礎,吸取了燕齊文化的神仙思想,又揉合巴蜀文化的鬼道巫風,在鶴鳴山創立了道教。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老子所著的道家經典《道德經》,宣揚以「道」為中心的學說。他從「道法自然」出發,標榜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在這個基礎上重視修道養壽,是他的一個重要的理論貢獻,可以說是生命科學的老祖宗。

我國遠古時代就產生了神靈崇拜,這是各民族都有過的原始思維的表現。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又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了獨特的神仙信仰。神仙信仰和遠古神話傳說聯繫著,我國古代神話傳說有崑崙和蓬萊兩大系統。神仙住在西方昆崙山上和東海蓬萊三島之中,個個風姿綽約,活得逍遙自在,吸甘露,食玉屑,服靈芝,住黃金宮闕,觀奇花瑤草,畜珍禽異獸,特別是掌握著長生不老之葯,真是令人可望而不可得。與神仙信仰相適應,方土也就應運而生。他們揚言能和神仙相通,能以符咒和靈丹妙藥為人治病,還能幫助具備條件的人跨入仙界。一些皇帝為了能長生不老,就命方士到神山仙島去求不死之葯。當然,這樣的願望是無從實現的,方士因此而倒霉者不乏其人。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創五斗米道,道教正式產生。從此以後,方士變成了道士,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道教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思潮,而且也作為一種社會力量,積极參与社會生活,逐漸起著多方面的影響。一些著名的道士,以道家之「道」為核心,將縹緲難求的神仙信仰加以發展,又吸取和改造了符水丹藥等治病之術,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和法術體系。道教比起過去的神仙信仰有顯著的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本人的自我修鍊。也就是說,成仙之道是有的,但要自己去尋求。只要修鍊到家了,就能有成仙之望。如果不能修成,責任自然在於自己。

道教在教義上與佛教最大的區別,也是與其它一切宗教的主要不同之處,就突出地表現在「貴生」上。佛教認為,人生在世罪孽深重,應當深深地懺悔和苦苦地修鍊,以求得來世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道教卻追求現世之樂,以今世修道成仙為理想境界。養生的要旨,在於清靜、無為。這就應該排除塵世俗務,正心誠意。而養生的許多方法,諸如煉丹、守一、行氣、服食等,也必須排除俗務。因而修鍊者大都隱居於深山老林之中,結草為廬,采果為食,透出一種仙氣。我國的許多美好的自然環境,正是道士們修鍊的最理想的地方,也就逐漸變為道教活動的場所,從而形成了一座座道教名山。

道教以修道成仙,羽化升天為理想。信徒們認為求仙有術,只要清心靜修自有神仙指點。由於術數有別,一旦修鍊成功,有的可成為天仙,有的可以成為地仙。天仙飛升天界,地仙的居處在十洲三島、洞天福地。十洲三島,都在四海之中。洞天福地,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則在陸地之內。它們大多是名山勝景,都可以實指某地。道書中有唐道士司馬承禎編集的《天地宮觀圖》,唐末杜光庭編撰的《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二書所載雖不盡相同,但都詳敘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所在之處。按照道教的說法,洞天福地都有某仙人或真人領治,其間大多是仙真得道之所。這些名山勝景,大概都是唐代以前道教活動就比較集中、比較活躍的地方,道士將這些地方編排在案,於是就有了那麼些洞天福地。這些洞天福地遍布神州大地,使道教虛無而幽深的玄理具體化了,對道教的廣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二、從洞天福地看道教發展

道教的洞天福地,囊括了我國眾多的名山,雖然其中有的衰落了,但是,大多數在道教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沉積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容。

終南山離古都西安很近,在歷史上是逸人羽士隱居之處。樓觀台就在終南山的北麓,為「天下道林張本之地」,道教宮觀的「觀」就是從這裡沿用下來的,素有「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現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樓觀台是周代函谷關令尹喜的故居,他在這裡結草為樓,以為觀星望氣之所,所以名之為草樓觀。老子由楚地西來秦國,尹喜就懇請他到草樓觀,挽留他在這裡著書以傳後世。老子為說《道德經》,寫下了這一傳世的經典之作。如今,樓觀台還有說經台和老子系牛處等,這些都成了道教教主的聖跡。

南北朝時期,樓觀台建起了初具規模的道觀。當時社會動蕩,許多道士潛來終南山隱居修道,其中有一些是當時的高道,形成了以終南山為中心的道派。到了唐代,這裡的道教進入了鼎盛階段。唐初皇帝以老子為遠祖,李淵父子興兵時又得到過樓觀台道士的資助,所以朝廷大力扶植樓觀台的道教。高祖武德三年,皇帝李淵親臨樓觀台拜謁老子,並賜地十多頃,敕令擴建宮觀,特修建宗聖宮,意為「祖宗賢聖」之宮,從此以後賞賜不斷。金元之際,王重陽在終南山下隱居修道,後對傳統道教進行了改革,創立了全真道。這個道派,迅速發展,特別在北方影響很大,成為與正一道並立的兩大道派之一。樓觀奉全真道龍門宗,並為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老子開道教玄義,被尊為道教始祖,樓觀為老子說經傳道之地,道門公認道教始於樓觀,所以不管是全真道派,還是正一道派,都稱樓觀為「終南祖庭」。

說經台,就是老子為尹喜講授《道德經》的地方,為現今樓觀台的中心,建於海拔560米的峰頂。這裡南依秦嶺,北瞰渭水,層巒疊嶂,茂林修竹,得仙山之靈氣。從這裡南望,峻峰之上有一座八卦形的老子煉丹爐,東南有老子打鐵淬火的仰天池,附近還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這裡現存碑石七十多通,如唐歐陽詢所書的《大唐宗聖觀記》,宋米芾、蘇軾等人的詩碑和詩詞刻石,元趙子昂的隸書《上善池》刻石等,都是彌足珍貴的文物。此外,還有李白、王維、岑參、溫庭筠、蘇軾、蘇轍、薩都刺等的題詩,留下了歷代著名詩人遊覽樓觀台的體驗。

江西龍虎山在道教中也有特殊的地位。據道書中記載,第一代天師曾在這裡修道煉丹。到了晉代,第四代天師張盛遵其父張魯之囑,攜祖傳印劍自漢中遷回「龍虎山祖師玄壇」。從此以後,歷代子孫就都居住在此,繼承祖訓,世襲道統,傳道布教,至今已傳六十三代。這裡是道教正一天師的祖庭,又稱為第三十二福地,在道教史上有著極大的影響,天師府現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

談到道教名山,自然會想起茅山,它在十大洞天中列為第八洞天,茅山道士素來有名,活躍在民間傳說和文藝作品之中。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江蘇省西南部。西漢時,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來此隱居修鍊。他們擅長醫道,精於藥理,行醫民間,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愛戴。為了紀念他們,改句曲山之名為茅山。後來,道教在此興起,就尊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

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都於南京,南京成為政治文化中心。茅山離南京很近,不少名士和高道來此隱修,使茅山逐漸成為道教的中心。到了南梁時,著名道士陶弘景來茅山隱居,對茅山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陶弘景是聲望很高的大學者,有各種著述二百餘卷,廣及各門學科,又精通醫藥、鑄造、煉丹等方技,還擅長於辭章。他深得梁武帝的敬重,送太子到茅山拜他為師,朝廷遇有疑難之事都要向他請教。當時人們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茅山也得到「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譽。

隋唐之時,茅山已發展成為道教第一大宗,不少著名道士都出自茅山上清派,逐漸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茅山道。他們除根據《黃庭經》等,習練愛精寶氣諸道術外,又鑽研《易》學和老莊之言,注重著書立說以傳後世,使道教的教理教義漸臻完善。當時許多道教名山,大多直接或間接受茅山派的影響,如陶弘景的再傳弟子潘師正居嵩山,潘師正的弟子司馬承禎先後居衡山、桐柏山,杜光庭也是茅山派的傳人,後又傳道於青城山等道教名山。

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是道教的理論家、煉丹家、醫學家,足跡遍及江南各地,他的名字和許多道教名山聯繫著,現存遺迹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廣東羅浮山沖虛古觀,一處為杭州葛嶺抱朴道院,這兩處現都已列入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廣東羅浮山又名東樵山,與西樵山為姐妹山,素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說。東晉咸和年間,葛洪偕夫人鮑姑及子侄南下,來羅浮山結廬修鍊。他先在朱明洞前建南庵,初名為都虛觀,除修道煉丹外,還採葯為人治病,並又著書講學。跟他學習的信徒越來越多,就又增建了東、西、北三庵,後來還在白鶴峰建了白鶴觀。後來,他在羅浮山羽化成道,享年八十一歲。葛洪一生著述多達七十多種,共六百五十多卷。他的主要著作《抱撲子》,確定了戰國以來的神仙理論體系,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對道教的丹鼎派產生過重要影響。他撰寫的《金匱藥方》、《時後備急方》,則是我國古代醫學的珍貴遺產。

葛洪是羅浮山道教聖地的開創者,這裡在道教十大洞天中列為第七洞天。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高道,在都虛觀原址建置葛洪祠,唐玄宗天寶年間擴建為葛仙祠,宋哲宗又賜「沖虛觀」匾額。沖虛古觀歷史最悠久,環境也最清幽,山門有石刻楹聯道是:「妙景空不空四百峰巒朝紫府;尊躬上之上五千道德啟玄門。」走到大門前又可見刻著一副對聯,上面寫道:「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它們確切地概括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意蘊。古觀中有很多葛洪的遺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葛洪建造的煉丹灶。這一稀奇的煉丹爐,已成彌足珍貴的文物,站在它的面前可想見當年葛洪煉丹的情形,也是研究科學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離這裡不遠處有東坡亭,傳說蘇東坡很尊敬葛洪,在這裡建有東坡山房,開闢了一個葯圃,並以所種中草藥為題,寫下了《小圃五詠》。他在給兒子的一首詩中寫道:「東坡之師抱朴老,真契早己交前生。」

此外,諸如青城山、武當山、嶗山等,也都是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遊覽道教的洞天福地,可以了解到道教發展的一斑,知道在發展中形成有道教派別,感受到道教文化的一些內容和特色。

三、道教名山的宮觀

宮觀,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鍊養性以及進行各種有關活動的場所。相對而言,稱作「宮」或稱作「觀」的,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大一些。

宮觀是在道教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的。最初的修道者,大多隱居深山老林結草為廬,張道陵曾在好多山中修鍊,當時的道場都是非常簡陋的草屋。晉代的道館或稱廬,或稱治,或稱靖,或稱館,一般還大多是茅屋,有的在山洞旁築一簡易的房屋。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朝始有道觀之稱。後魏太武帝為寇謙之建壇、宇,並供養道士一百多人,可見這種道館已很可觀。北魏時終南山已有樓觀,北周時又有雲台觀、通道觀、玄都觀等,這時宮觀建築已具相當規模。南朝齊有興世館,梁有華陽上下館、朱陽館,也在逐漸向宮觀推進。唐代,在道教史上進入了繁盛時期,明確地以「觀」字代替了「館」字,宮觀建設有了迅速的增長,修建了大規模的宮殿式宮觀,並從山林向城鎮發展。據《唐六典·祠都》記載:「凡天下觀總一千六百八十七所。」杜光庭在《歷代崇道記》中說,唐代有宮觀一千九百餘所。宋代,宮觀建設更加盛行,規模雖有大有小,但都趨向宮殿式,此後就大致定型。明清之際道教開始衰落,清修《圖書集成·道觀部》記載,全國各地古今道觀有三百三十六座。歷經多年戰亂,不少已經毀壞。

為了了解和欣賞道教宮觀,需要具有一定的道教知識;而如果細心地遊覽道教宮觀,那麼就又能增進對道教文化的認識。從名與實著眼,道教宮觀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主要供奉道教至尊之神,並以之命名;一是主要供奉某一教派先師,並根據其特色命名;一是主要供奉道教史上著名人物和道教神話人物,並用這些人物命名。從這些不同的宮觀中,可以看到道教文化的許多內容。

道教天神中最尊貴的首推「三清」,也就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的出現,是對盤古開天闢地神話改造而來。其他兩位,靈寶天尊本於道教早期尊奉的太上大道君,道德天尊則本於道教教主老子的神話。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三清境,玉清聖境是元始天尊的居處,上清真境是靈寶天尊的居處,太清仙境是道德天尊的居處,也就是道教中最高境界的神仙洞府。在道教宮觀中,以玉清、上清、太清命名的為數最多,這些宮觀都以供奉三清神像為主,也是最典型的道教宮觀。

道教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道派,各自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元代,全真派崛起以後,形成全真與正一兩大道派。全真道重清修,強調養性,持戒較嚴;正一道重符咒,講究醮儀,法事豐富。在這兩大道派以下,又各有不少較小的道派。它們都有自己活動的中心,這些教派各自傳道受戒,屬於它們的宮觀也都有自己的色彩。例如:茅山九霄萬福宮,主要供奉開山祖師三茅真君,顯示出茅山派的特色。

道教名山中的有些宮觀,突出道教中的某一人物的神像,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武當山的太岳太和宮,正殿為朝聖殿,內奉銅鑄鎏金真武大帝坐像。紫霄宮的正殿,主像也是真武的神像,武當山的獨特之處於此可見一斑。特別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以他命名的如純陽宮、純陽觀,更是許多道教聖地都可見到。

從道教宮觀的建築來看,一般可分為三個部分:前庭、中庭、寮房。前庭以山門為主要建築,道教視之為仙、俗之分的象徵,跨入山門就標誌著進了仙界。因為道教宮觀始建於山林之中,所以一直都沿稱之為山門,顯示出道教起自山林隱修的本性。許多道教名山中宮觀的山門,往往依山就勢經過精心設計而建,是整體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出仙境獨特的氣勢和氛圍。山門殿內供奉著門神,一般都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此外,還有土地、孤魂爺的神像或牌位。前庭除山門外,還包括華表、幡桿、欞星門、鐘鼓樓等附屬建築,有的是表示道教聖地的威嚴,有的用來懸掛和安置鍾、鼓,作為道眾作息的號令和道場的法器。寮房為道眾的生活區,有的也建設得很別緻,除各種生活設施外,還建有亭台樓閣,點綴著樹木花卉,使整個環境顯得很幽雅。宮觀的主體是中庭,以靈官殿為先導,包括主殿、陪殿、廂房、經堂等。大部分宮觀,進入山門後迎面而來的就是靈官殿,這裡供奉的王靈官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在王靈官神像的左右,往往還配祀四元帥、青龍白虎、四值功曹等。靈官殿的後面就是主殿,主殿是宮觀的核心所在,和宮觀的名與實密切地聯繫著。

道教的天神很多,而且又很雜。這種狀況的形成,一是受古代天神信仰的傳統影響,一是由於民間流傳的各種派別的信仰不同。到了南北朝時期,在與佛教競爭的過程中,因受佛教影響和迫於佛教壓力,南朝道士陶弘景和北朝道士寇謙之,都注意到了致力歸納與組織眾神,才開始逐漸形成統一的神仙譜系。就主要供奉道教共同的至高天尊的宮觀來說,主殿就是供奉三位天尊的三清殿。在中間就坐的,就是元始天尊,他的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胸前似有一團渾然一體之氣,象徵著「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右邊的一位是靈寶天尊,他雙手捧著「陰陽鏡」,這鏡半黑半白,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就是道教的圖案,象徵著剛從無極狀態分化出來的「太極」狀態。左邊的一位是道德天尊,這一位白髮長須的老者,手裡拿著一把長柄扇,扇面上畫有「太極」圖案,象徵由太極分化出來的陰陽兩儀。「三清」,正象徵著天地化育的根本大道,他們在道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道德天尊,通常也稱太上老君,實際上就是老子,被尊為道教的始祖。他的地位相當於佛教中的釋迦牟尼,道教抬出這位學說高深德高望重的哲人為教主,正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足以與佛教抗衡。

在道教的眾神中,還有「四御」的地位也很高。所謂「四御」,也就是四位天帝。在「四御」之中,最受尊崇的是玉皇大帝。他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人們的福禍和生死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在古代民間有廣泛的影響。玉皇殿,也稱凌霄寶殿,正中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神像,頭戴冕旒,身著朝袍,儼然是位皇帝。然而,以玉皇殿為主殿的宮觀並不多。

在道教宮觀中,除主殿之外,還有一些偏殿,這些殿堂各有神主。諸如:三官殿供奉三官,這就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顧名思義,因為三官能賜福、赦罪、解厄,和人們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人們都要對他們頂禮膜拜。聖母殿,總的來說都供奉聖母,但具體的是哪位聖母,每個宮觀又會有不同,有的是斗姥,有的是王母,有的是九天玄女,有的是碧霞元君,有的是天妃媽祖,也有的就統稱之為娘娘殿。這些神靈,給人的印象是慈祥的母性,關心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疾苦的需求,所以影響非常深遠,特別使古代的婦女感到親切。

道教名山中的宮觀在建築上也很有特色,或選址於頂峰之上,或修建在懸崖之旁,利用各種有利的自然條件,表現出仙山瓊閣的意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丹道必讀:先天功夫與後天功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如果你修滿這七個階段,那麼「大道」離你就不遠了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