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了解多動症:不僅僅是孩子活潑好動
博沃思認知力訓練
注意力 記憶力 理解力 執行力 心理輔導
多動症,我們都聽過,但很多人都會對它產生誤解,先來看看兩個我們常問的問題。
孩子活潑好動就是有多動症?
孩子得了多動症就是活潑好動?
我們很多人一看就知道第一個說法是錯的,並非活潑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那麼第二個問題,不少人會說:對啊,多動症的孩子不就是活潑好動嘛!其實,這話不完全對。今天我們走進多動症孩子的世界,聊聊這樣一個兒童青少年期非常常見的心理問題。
多動症從70年代開始,是一個我們約定俗成的叫法,強調它的多動癥狀。實際上美國在80年代以後開始考慮了認知問題,認為它是注意缺陷的問題,是認知功能的障礙,所以它開始被認為是一個注意力的問題,所以把它稱為一個注意力缺陷。從90年代以後,美國的診斷標準發生了一個變化,所以把它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而它能引起孩子的學習問題,親子關係問題,生活習慣問題等,在最近二十年開始得到廣泛關注。
多動症的3大特徵
多動症有三大基本特徵,一是注意缺陷,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活動過多。第三個是行為和情緒的衝動性。
是不是跟我們之前所了解到的多動症不同?不少父母單純地把多動症歸為孩子的天性,認為孩子小時候活潑好動一點是正常,沒什麼不對,卻沒曾想,多動症還有認知缺陷問題。
多動症三大特徵,在孩子身上有什麼表現?
1
注意力缺陷是指當孩子在他關注到一個主動注意所進行的認知活動的時候,他這個主動注意所保持的時間達不到正常孩子所達到的水平,即我們所說的注意力不集中,當然,這跟他的智力水平相一致。通俗來講,就是孩子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況下,對某些需要主動注意的事情,他的持續專註時間比其他人短。
這個表現多數的情況下是從幼兒園被認識到的。
比如,老師會發現別的孩子在和他交往時,他會經常性的左顧右盼,做一些跟活動沒有關係的動作。而一直到小學,這些癥狀還會一直保留。注意力不集中,在多動症裡面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
有些家長會意識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孩子的學習成績還算好,符合他們的預期,會把這些視為正常的現象,不去過多干預。另外他們還會說,孩子在做功課的時候不專心,應該是孩子不喜歡無聊的功課。但是在看電視、玩手機、玩ipad上能玩很久,說明孩子注意力沒問題。
針對這個誤解,我們之前也談過,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主動注意)和無意注意(消極注意)。無意注意不需要主觀意志地控制和調節,比如玩手機、看電視等活動都屬於無意注意。
2
多動症第二個特徵就是活動過多,這也是多動症的來歷。是人在需要一個自我約束和井然有序的場合,他的活動量和活動內容比預期的都明顯增多。符合這樣的特徵才稱為多動。
例如在課堂上,多動的孩子經常會做很多無意義的小動作,摳摳鼻子、眼睛,摸摸紅領巾,拿尺子把橡皮切成一小塊,然後把這些小碎的東西扔到別人的頭上。還有一些孩子會出現一些相對刻板的一些行為,比如招惹別人,反覆招惹幾次,離開座位走來走去,或者有時候學小狗叫,喜歡一些危險的行為,危險的遊戲,做一些惡作劇等等。
這些無意義的動作在學齡前,在家可能會多一點,畢竟在家,活動範圍就相對自由,家長也不會多加約束,問題也不會發現。而到了學齡期,孩子上幼兒園後,他所處的環境就發生了一定變化,這個需要自我約束的環境就暴露了孩子多動的問題,癥狀會更突出。所以一些家長能從老師那裡得到反映,說孩子經常不聽指令,遊離在課堂之外。
3
多動症的第三個特徵就是一個衝動性,所謂衝動性就是說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所出現的一個快速的,不精確的行為反應。這個衝動性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為幼稚,任性,剋制力比較差。在情緒上表現出來為易受挫,愛發脾氣,容易激怒,做事情不考慮後果等等。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做作業或者考試過程中,他們做得很快,但是,很多都錯了,這其實不是粗心,而是衝動性導致的。或者他們在跟人交流說話時,你話沒說完就被他打斷,想接你的話,試圖表達出你的意思。
這三個特徵是多動症的三大核心癥狀,也是我們在認識和診斷的時候必須具備的癥狀。
多動症如何影響孩子
多動症目前的患病率是多少呢?目前中國學齡期的孩子為5%,而各個國家因為診斷標準不同,患病率也不一樣,一些比較嚴格的國家,如美國,達到7%~8%。而中國5%的病患率也是很高了,所以說多動症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而多動症這些癥狀會對學齡期的孩子造成不小的麻煩。
首先,一個最突出的麻煩就是學習成績。
結合多動症的第一個表現來看,孩子主動注意不持久,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聽講不專註、老師指令聽不清,易分心。首先學習的過程就產生一定的問題,學不好自然成績也不好。
雖然多動症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但是由於他的操作智商和言語智商的不平衡,也會導致一些孩子學習困難。在一些動手能力的,或者是右半球功能上,相對來說不會太差。但他對語言的理解,語言的表達,比如寫作文,可能有一些問題。所以多動症的孩子在智力的平衡上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也會影響到這個孩子,這是影響學習的第二方面的因素。
第三個因素是大腦功能的異常。比如他會出現一些對認字的障礙,認字的障礙就表現在,比如對這個字的偏旁部首的認知錯誤。也可能會出現對相似結構特徵的辨識錯誤,比如6和9分不清,B寫成D等等。所以有時候孩子在學習數學、英語中,經常會出現這些錯誤。這也會導致孩子在成績上出現問題。
第二大麻煩是他們的人際關係。
在學校,和同學、老師的關係上不好。他們往往喜歡惡作劇,捉弄他人,會搗亂破壞別人的活動,反覆做出別人不喜歡的動作,成為班裡的搗蛋份子。
在家裡,在和父母相處中,不聽父母指令,尤其在父母輔導功課或者聯繫某項技能時,注意力無法集中。比如做作業時,一會兒喝水,一會兒說冷要調高空調,一會兒又要調低,這些行為表現往往能激怒父母,造成親子關係問題。
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通過觀察自己孩子、諮詢老師看看孩子是否具備以上3種特徵,且這些行為表現持續了最少要半年時間。如果符合,則孩子有多動症,需要進行治療或者干預。
我們通常會看到,隨著孩子長大,注意力分散的現象會隨之消失,但事實上,多動症依舊還是有表現,它的影響不只是人的童年期,多動症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仍有40%-80%的人存在各種不同癥狀,比如經常丟東西。
而孩子有多動症,可以通過綜合干預來處理。
1.藥物治療。
2.心理治療或者行為干預。
3.父母行為的改變。
一個病症的發生,一定會有相應的生物學基礎,生物學基礎的改變才能夠使個體產生相應癥狀,這是病例機制。對於多動症孩子來說,可能是腦內的多巴胺過多,所以導致了他們運動量多,容易興奮激動。也可能是體內的一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過少,這種物質作用於人的注意力上,當濃度較低時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所以藥物治療有時候是能有效地改善孩子多動症行為的。
父母的行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有些孩子體內的神經遞質水平在出生時正常,但在和父母生活過程中,父母過多的打擾、或者給孩子提供了很多的選擇,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還有些父母,在孩子從事一項活動時,過多的陪伴和干預,也會影響到孩子,從而產生這些問題。比如在輔導孩子功課時,經常打罵式輔導,甚至會冷不丁的打孩子一下,或者在孩子專心做功課時,時不時地端茶遞水,孩子的注意力會過多的放在父母的行為上。這些父母的行為就需要改變。
在孩子行為干預上,思思老師給出以下幾種建議:
1、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調動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2、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讓他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3、避免含鉛事物。鉛中毒是引起多動症的原因之一,皮蛋、爆米花等都含有較多鉛。
4、給孩子多一點正向反饋,多鼓勵,少壓力。
5、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關係不好也是引發多動症的原因之一。
多動症其實不只是孩子的活潑好動,其實是屬於認知缺陷問題,它不會隨著孩子長大而突然消失,它只是換了一種癥狀繼續在孩子身上表現,作為父母,要重視孩子多動症問題。
※孩子好動,打人,都是注意力不集中惹的禍?聽聽Dr.趙怎麼說!
※這3點對孩子的傷害很大,但大多數的父母卻經常做
TAG:博沃思認知力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