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臨床醫案練習第564期
醫承有道
每個中醫人都值得關注
今日練習
孔某,男,42歲,1976年11月3日初診。
任體育老師,平素無病,但地震後不久出現肝硬化腹水,聽醫生說要補充蛋白質,其妻煮1隻雞1次吃下,誰知以後1周大便不行,腹脹難忍,用開塞露不下,用生理鹽水、肥皂水灌腸皆無效。患者昏昏欲睡,時說胡話,腹大如鍋按之痛。舌苔黃膩中褐,脈沉弦滑。
處方:____。
患者服1煎,大便先干後溏,瀉一大盆黑便惡臭熏天,人即感清醒,腹如卸負重。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理中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李某,男性,58歲,1965年4月6曰初診。
受涼後腹瀉3個月,每日3-4行,大便完谷不化,胃腹脹滿,食後益甚,時有噯氣頭昏,舌苔白潤,脈細緩。
處方:党參10g,炙甘草6g,炮姜6g,蒼朮10g,炒扁豆10g,陳皮15g。
上藥服6劑,腹瀉基本已止,腹脹亦明顯減輕,繼服6劑症已。
按語
脈細緩,舌苔白潤,胃腹脹滿,太陰里虛。腹瀉,完谷不化,食後益甚,時有噯氣頭昏,里虛家胃氣虛。證屬太陰里虛胃家,治以溫中益氣,與理中湯加味。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86條: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傷寒論》第396條: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心肺在膈上為陽,腎肝在膈下為陰,此上下臟也。脾胃應土,處在中州,在五臟曰孤臟,屬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獨治在中,一有不調,此丸專治,故名曰理中丸。人蔘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緩中益脾,必以甘為主,是以人蔘為君;白朮味甘溫,《內經》曰:脾惡濕,甘勝濕。溫中勝濕,必以甘為動,是以白朮為臣;甘草味甘平,《內經》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先甘劑,是以甘草為佐;乾薑味辛熱,喜溫而惡寒者,胃也,胃寒則中焦不治,《內經》曰: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必先辛劑,是以乾薑為使。
《醫方考》:寒者溫之,故用乾薑之辛熱;邪之湊也,其氣必虛,故用人蔘、白朮、甘草之溫補。
《古方選注》:理中者,理中焦之氣,以交陰陽也。上焦屬陽,下焦屬陰,而中焦則為陰陽相偶之處。仲景立論,中焦熱則主五苓以治太陽;中焦寒,則主理中以治太陰,治陽用散,治陰用丸,皆不及於湯,恐湯性易輸易化,無留戀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蔘、甘草甘以和明也,白朮、乾薑辛以和陽也,辛甘相輔以處中,則陰陽自然和順矣。
——END——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