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蛋白尿的診斷,腎病科醫生會有哪些考慮?
蛋白尿是腎臟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一旦發現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並呈持續性,經久不消,往往說明腎小球受到損傷。對於蛋白尿的診斷,腎病科醫生會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病因診斷
也就是區別原發性還是繼發性腎臟病。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小球腎炎、急進行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征,不過,蛋白尿也可由其他疾病造成腎損傷所導致,即所謂的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糖尿病性腎病、痛風性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顧名思義,這些腎臟病都有其原發性疾病。因此,臨床對於蛋白尿的患者,腎病科醫生首先會針對繼發因素,結合患者的病史和基礎性疾病,進行細緻的問診和體格檢查,完善相關理化檢查,儘可能明確蛋白尿的病因是原發,還是繼發。
二、功能診斷
對於蛋白尿患者,除了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評價尿蛋白的嚴重程度,還需要對腎功能經行評價,需要掌握血清肌酐的變化,即腎功的變化。如果腎功能在48小時內突然減退,患者表現為血肌酐升高,其絕對值≥26.5μmol/L;或血肌酐較基礎值升高>50%;或尿量減少,即可診斷急性腎損傷(即急性腎衰竭)。對於蛋白尿病程超過3個月,可以有或無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即為慢性腎臟病,並根據eGFR進行功能分級。
慢性腎臟病(CKD)分期
附:eGFR的計算公式:男性eGFR=(140-年齡)×體重(kg)×1.23/血肌酐(umol/L)。女性eGFR=(140-年齡)×體重(kg)×1.03/血肌酐(umol/L)
三、併發症診斷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最常見的併發症,慢性腎臟病從1期到5期,高血壓的發生率從60%到90%以上逐漸上升,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慢性臟病還會合併腎性貧血、腎性骨病、心衰、感染等。一般來講,合併高血壓的蛋白尿患者患者比沒有高血壓的蛋白尿患者,腎臟病理損傷較重,另外,由於GFR的下降,腎臟排泄尿毒素的功能下降,導致尿毒素的瀦留,會損傷紅細胞,另外由於腎臟損傷(主要是腎間質損傷),其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會導致腎性貧血。尿毒素對心肌的損傷,對導致尿毒症性心肌病,出現喘憋、胸悶等心衰表現。由於鈣磷代謝的失調,還可導致甲狀腺旁腺功能亢進,導致腎性骨病,出現骨痛、骨折等。
四、病理診斷
對於各種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性腎損傷的蛋白尿,或者原因不明的蛋白尿,可通過腎穿刺活檢,腎小球疾病病理分類主要有微小病變、系膜增生型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膜增殖性腎炎等。另外,腎穿刺對於明確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的診斷,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對於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當與糖尿病腎病的典型特徵不符合時,通過腎穿刺病理診斷,可以發現一些糖尿病合併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膜性腎病、IgA腎病等。對於一些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狼瘡性腎炎,腎臟病理也有一錘定音的診斷價值,因此,腎臟病理診斷對於蛋白尿患者明確病理類型、評估病情輕重、指導用藥治療、判斷預後轉歸十分重要。
當然,不是所有蛋白尿患者都需要做腎穿刺檢查,對於腎功能嚴重受損導致血肌酐水平較高、腎臟體積明顯萎縮的患者,說明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已非常嚴重,難以逆轉,失去了免疫抑制治療的時機,也就不必要再做腎穿刺了。
臨床對於蛋白尿的診斷,是一個複雜細緻的系統工程,醫患應該積極緊密配合,完善相關檢查,才能最終明確診斷,也才能依此制定合理規範的治療方案。
TAG:張昱大夫腎病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