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舞踏:「美」和「丑」之前是什麼?

日本舞踏:「美」和「丑」之前是什麼?

其實光明和黑暗是共生的,不可能只存在光明或者黑暗。

光明和黑暗有明確的理性區分,但是美和丑沒有理性區分,我們只能說美和丑是一種千人千面的感性區分,即美醜無法通過演算區分,但是拿到人面前的那一瞬間是確定的。

那麼既然決定美醜的是人本身,那麼美醜誕生之前是怎樣的?

美醜的邊際在哪裡?

——Seamo Tsai

什麼是日本舞踏?

「日本舞踏」又稱「暗黑舞踏」,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在1959 年開創,與德國皮娜鮑什的舞蹈劇場,以及美國的後現代舞並列為「當代三大舞蹈新流派」。

大野一雄土方巽這兩位日本藝術家結合了日本傳統的舞踴和西方的現代舞創作出了「日本舞踏」,對舞蹈的可能性進行了極大的延展,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暗含的對於日本皇權的極力隱晦的批判。

日本舞踏是怎樣的?

舞踏家表演時一般是光頭半裸體,只用很少部分的布料遮羞,舞蹈的裝扮多是男女性別顛倒的,會在渾身塗滿白粉,這種白粉和我國雙簧在面部塗抹的白粉比較相近。

然後舞踏家會在舞台上歇斯底里的吶喊,同時會加上扭曲到無以復加的可以說近乎是醜陋的肢體語言,將人類可以展現的最原始畫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土方巽作為創始人,他所對「舞踏」這種藝術所持有的最根本的精神在於「反叛」,舞踏家寄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成為一種反叛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日本舞踏的產生背景

世界上有眾多藝術,但是不是所有藝術都是追求「美」的。

「日本舞踏」的追求從來就不是「美」,它誕生在二戰後的日本,以一種反美學的形式出現。

一戰後的「達達主義」讓我們知道了這種與一切美學標準作對的藝術形式,試圖將所有的美學標準打破重造。

而後的波普主義繼承了達達主義的內在核心,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都市和商業符號文化去質疑藝術只有「高雅和低俗」的直白二分法。

而「日本舞踏」就和這種藝術思潮比較類似,本質都是反美學的。

我們知道,二戰後的日本受到戰爭極其深刻的打擊,日本國民生活在巨大的戰爭傷痛中。

戰敗後,裕仁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布自己並非是神,讓日本國民直接失去精神支柱和文化感召。

二戰後,西方文化逐漸填補了日本國民的精神缺失,成為主流文化。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受到盟軍的佔領,西方文化以一種不同與明治維新時期的性質出現。

日本國民不得不從「拿來主義」轉變為「被動接受」。

當時的日本國民其實內心深處是十分矛盾的,既要承擔戰爭的後果,又需要對盟軍壓抑自己刻骨銘心的仇恨,還不得不將西方的文化奉為圭臬,過度接受並且阿諛奉承。

在這種極度迷亂而又矛盾的心境中,日本國民想用一種隱晦的「反叛」去拾取自己七零八落的大和民族的民族認同感。

日本舞踏持有何種美學觀點?

那麼日本舞踏的核心是從「反叛」出發,也就擁有著極其特殊的美學觀點。

舞踏家需要認識到「什麼樣的身體是日本的身體?

舞踏家的身體從來就不是西方所崇拜的那種黃金比例的身體。

舞踏家從最開始就是抱著戰後屈辱的心態去完成扭曲的舞蹈,他們覺得自己在根本上是有別於西方人的。

他們會極力避免西方的「舒展」「線條」「對稱」,舞踏家會將自己身體儘可能的縮小,和西方舞蹈理念不相同,舞踏更講究身體的線條和對空間的佔有,是一種存在的感覺。

因此會要求舞踏者盡量在一塊榻榻米的空間中誇張扭曲而又不逾矩,舞踏家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罩住靈魂。

舞踏的反叛,蔑視西方文化,挑戰日本所謂主流文化的底線,質疑一切日本皇室神話,為我們撕碎了一切的虛偽。

下載我

跟我一起雲遊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物語二代目 的精彩文章:

這些「小毛病」只有學日語的盆友才能夠理解,你中了幾個?
日本人到底有多孤獨,親朋好友都靠租!

TAG:日本物語二代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