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跪膝養生」至今仍在養生

「跪膝養生」至今仍在養生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男子16年來被罰跪搓衣板數千次後竟「上癮」了——就連搬家也不捨得扔那已經磨得日益光滑的搓衣板,有時小腿酸痛還故意惹太太生氣,這樣跪完之後整個腳都舒服多了。

此話不無道理,因為「跪膝養生」源遠流長,至今仍在養生、中醫疾病預防和輔助治療等方面應用甚廣。

邱漢橋 牛趣

原理:跪膝養生

人雙膝跪地時,刺激的是膝蓋內側與外側之間凹進去的地方——也就是犢鼻穴。 跪膝法正是因為刺激膝蓋上的犢鼻穴,使體內的氣血下行,運輸到膝蓋處,膝蓋上的新鮮血液多了,自然就可以潤滑「生鏽」了的膝關節,減少膝關節的磨損或因為氣血不足而產生的酸脹乏力。

古人發現,通過跪膝引血下行,能有效緩解上實下虛(包括:腿軟、下肢寒、下肢沉重、酸軟乏力)、由肝陽上亢或下焦經絡不通導致的頭痛、腹脹、失眠癥狀。

淵源:古時之「坐」 ≈ 今日的「跪」

古時候,中華兒女比現在有更多席地而「坐」的機會。文言文中的「正坐」或「踞」,指的就是小腿及地、屁股坐在小腿肚、腰板挺直、微微頷首的姿勢——就像日本人今天居家、在外依然保持的最常用的跪姿。

「正坐」,是引血下行的一個跪法。另外一個跪法,那就是——膝蓋及地、大小腿呈90度。也就是傳說中的「平跪」。

古語境里的「平跪」

漢代正坐陶俑

精氣神合一,方可達到最佳的理療效果

中醫的任何理療都講究精、氣、神合一。中醫各種治療方法無論是針、灸、砭、太極還是導引,乃至葯,都只有在你身心歸於一處時,方能發揮出最佳的功效來。

章德林在《調息靜坐養生歷史發展及文獻研究》中提到了靜坐卻病的原理是:

「靜坐者,正心法也。心正則身修,主正客退,七情六慾,不為之偏,飲食男女,而為之調。如是,五臟六腑各有本能,正氣浩然。六氣外邪,亦何由而襲之哉」。

邱漢橋 曉月醉人不思歸

不是說邊看電腦、電視邊跪膝不好,只是這樣體內氣血分兩頭走,就像被「車裂」那樣,你又於心何忍呢?所以,建議日理萬機的朋友,每天洗澡後拿出3~5分鐘(當然,隨著定力的增長可以適當延長習練時間),專心用膝蓋在床上、墊了厚毛巾或坐墊的地上靜坐片刻,或者專心用膝蓋走走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中醫談疼、痛、癢、酸、脹、麻、疲、乏
2018胡潤藝術榜發布畫家邱漢橋入選中國十大國寶級藝術家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