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富而無驕已經很難,但更難的是做到貧而不怨!
人要是有了財富、有了地位,成功了而不驕傲,這個修養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看古今中外有些人地位高了,功勞大了,還風度很好,平易近人,謙虛平和,外表上看起來還過得去,看不出驕傲來,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內心裡還會有一點覺得自己了不起。
我們再看現在人,想不驕傲,就更難了,稍微有點錢了、有點地位了,就覺得不是他了,買名車,住豪宅,去大飯店,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出人頭地了,滿臉寫的都是「我驕傲、我自豪」。富貴了驕傲;有錢會驕傲;城中村拆遷了也驕傲;年齡大了也會驕傲,覺得比年輕人多吃幾年飯;有點學問也驕傲。所以現在要能「富而不驕」,確實不容易。但相對於「貧而無怨」,做到「富而無驕」還是比較容易的。《論語.憲問第十四》中孔子說道: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貧而無怨」和「富而無驕」比起來,還是「富而不驕」容易些。「貧而無怨」的貧不一定是經濟方面的窮;人生不得志也是貧;文化知識少也是貧,各方面的貧乏和短缺都算貧。人都有嫉妒心、虛榮心、攀比心,貧了,就容易有怨氣,所謂怨天尤人,滿腹牢騷,但也無濟於事,所以孔聖人就教人做到「安貧樂道」。這種安貧樂道的的個人修養,雖然是中國傳統的基本原則,但真正做起來,確實很難,能真正做到的人並不是很多。孔子弟子中做的最好的就有兩個:
一是顏回,大家都熟悉,連孔子都稱讚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這個境界真的是做到「安貧樂道」了,也一直是是備受讀書人尊敬的一個典範。
二是原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出身貧寒,個性狷狂。原憲做孔子家宰,孔子給他九百石小米的俸祿,他卻辭讓而不受,可見他貧而不貪。原憲辭官後,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一生安貧樂道,在魯國住的茅草小屋,屋頂漏雨,地下潮濕,他卻端坐而弦歌。
※清明節到了,孔子又是如何看待祭祖的呢?
※孔子為什麼收了那麼多連飯都吃不飽的窮學生?
TAG:論語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