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法國大文豪和今天網路寫手有什麼區別?雨果寫小說是如何「兌水」的?
作者:高樂蘭
19世紀法國那些偉大的作家和今天靠「水」字數混稿費的起點寫手有什麼區別?
除了19世紀法國那些作家文筆比起點寫手好得多以外,沒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痛恨寫網路小說的作者靠「水」字數混稿費,可是你們知道不知道,19世紀法國那些大文豪依靠「水」字數混稿費。
19世紀中葉,隨著歐洲各國教育的普吉,報紙成了歐洲新生中產階級最廉價的消遣,而買報紙的人多了,作家靠稿費養活自己成為了可能。
而當時報紙不是按照字數付費,而是按照「行數」付費,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19世紀各種名著里看到奇葩的段落——
「您說的是真的么?」
「是真的。」
「您確定是真的?」
「我確定!」
「您確定這麼兌水合適嗎?」
「合適」
當然,精明的報社很快識破了法國作家們的把戲,又把稿費標準變成按照字數收費,這樣一來,我們今天后人有福了。
為了「兌水」,19世紀法國大文豪們開始整章整章的景物描寫、背景介紹,比如偉大的雨果,他在《九三年》里關於拉杜格城堡的歷史就說了一大堆,不要以為雨果有什麼深刻的用意,他只是為了兌水騙稿費。當然,也不僅僅是法國作家這麼干,《戰爭與和平》一場晚宴寫了80多頁,其實也是作者在兌水。
這也是為什麼大仲馬寫《基督山伯爵》,愛德蒙鄧迪斯先生在前三分之一部分都待在監獄的真正原因,說真的,我第一次看《基督山伯爵》的時候,真以為這是一本監獄小說。
當然,也不能怪這些文豪們不講道義的灌水,實在是在報紙興旺以前,他們這些大才子過得實在太辛苦。
在19世紀中葉以前,真正靠寫作發財的作家,整個法國可能只有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
但是巴爾扎克那種寫法,一般人絕對是學不來的。那真是用繩命在寫作啊,而且我說的繩命是字面意義上繩命。
巴爾扎克是如何寫作的呢?
他真的是做到了吃在印刷機邊上,睡在印刷機邊上,但是他總是很少睡覺。
他總是不停的寫,寫一段,排字工排一段,巴爾扎克拿到清樣之後就在清樣上改寫,然後排字工再排,他再改,最後印刷成書。
但是他這麼做確實發財了,但是也如同雨果評價的那樣「結婚了、發財了、差不多死了!」
為什麼巴爾扎克那麼苦逼?是因為寫小說在19世紀上半葉,至少在法國真不是一個掙錢的買賣。
《巴黎聖母院》海報,這海報果然有「中世紀、有大教堂、大學生、美女、怪人、腐敗的貴族」的風采
以法蘭西文壇小霸王雨果為例,在復辟王朝時期雨果早就名滿法蘭西,可以說是法國文壇一哥,有一天他缺錢了,就跑到和自己關係很好的書商那忽悠,說「我寫了一本小說,在中世紀、有大教堂、大學生、美女、怪人、腐敗的貴族,你覺得值多少錢?」
書商一聽,各大流行要素都聚齊了,又是雨果這個文壇一哥,想了想說,全書我支付你3萬法郎,先給你5000法郎現金,再給你1萬的期票,等交稿了再給你另一半。這本書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巴黎聖母院》,雨果這路數和王家衛騙人投錢拍《東邪西毒》一模一樣,我嚴重懷疑王家衛是抄襲雨果的套路。
說回正題,也就是說以雨果這麼大的名氣,在當時法蘭西文壇的地位,而且還聚齊了當時暢銷書所有流行要素,一本書也只賣3萬法郎。
法國
3萬法郎多嗎?當時法國社交界一個合格的單身漢一年開銷大概在2萬法郎,而當時巴黎看門人,一年年薪是3000法郎。
這麼一對比就知道,雨果這本書賣3萬法郎真的挺廉價。
但是雨果都還算好的了,再往前,法國文豪們的日子更難過。
比如路易十四時代,那時候作家們想靠寫小說發家都沒辦法,只能靠寫劇本。順便說一句,雨果也是靠寫劇本出名的。
莫里哀:其實我想寫悲劇
為什麼?因為那時候歐洲還沒有一個普遍識字,而且普遍缺乏廉價娛樂的中產階級。
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時代,歐洲主流還是貴族,那個時候的貴族雖然普遍識字,但是他們的娛樂項目太多了,根本沒時間,也不願意靜下心來看書。
想取悅他們,只能靠寫劇本。
比如莫里哀,雖然莫里哀現在是法國文豪群體里的一員,但是在當時,他就是路易十四豢養的一個藝術家,他一輩子都想靠寫一本崇高的悲劇留名青史,順便進法蘭西學院,但是路易十四卻總不給他機會。
路易十四總是說,好、好、好,你的要求我收到了,但是,你還是趕快把你手頭那部喜劇寫完吧,我還等著看呢。
結果莫里哀一輩子沒能寫一部悲劇,也沒能進法蘭西學院,最悲催的是莫里哀死後朋友們一盤點,他居然還破產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19世紀的法國文豪寫東西東拉西扯都是為了騙稿費,有些確實就是想這麼寫,說白了,正是因為有了報紙的發達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才使得文豪們可以不依靠貴族也能生活的很好,而脫離了生存壓力,文豪們擁有了創作自由,這才是19世紀中後期名著不斷湧現的原因。
TAG:美好年代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