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盆景之美在於融洽了人文地景的空間妙想妙思

盆景之美在於融洽了人文地景的空間妙想妙思

提示:儘管盆景很美,很有趣,但似乎距離自己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直到幸得觀賞到台北故宮當前舉辦的「盆中清玩」展覽,方讓自己有機會對盆景、文人和畫的三元關係有了更多更深的重新認知,更為重要的是,這令筆者對盆景與空間的微妙關係,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

盆景之美的妙想

盆景之美, 在於融洽了人文地景的空間妙想妙思。 鑒賞一幅盆景畫,或是觀賞一件盆景作品, 不僅要看其細節之美、構圖之美、意涵之美, 更要去探索與想像。

在一個更為壯闊的空間中, 它的美是如何被表達出來; 這種美, 與我們視其為獨立產物之時的美, 又有怎樣的差異?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會有這樣的錯覺體驗:盆景裡面,那枝丫,是樹嗎?那石,是山丘嗎?筆者以為,這並非是孩童獨佔的思考方式,許多成年人對於這種傳統文人所建構起的中國版微縮空間也有著無窮的思索,甚至幻想的魔力。更為令人驚嘆的是,這種魔力能夠貫穿古今,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夠有如此驚艷之觀感。

儘管盆景很美,很有趣,但似乎距離自己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直到幸得觀賞到台北故宮當前舉辦的「盆中清玩」展覽,方讓自己有機會對盆景、文人和畫的三元關係有了更多更深的重新認知,更為重要的是,這令筆者對盆景與空間的微妙關係,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

一般認為,盆景的產生與文人雅士或皇家貴族不無關係。考古人員在唐章懷太子李賢墓中便發現了一幅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由此可見,遲至唐代,盆景業已出現,但是否蔚為流行,我們姑且不敢斷下結論。

但可以確定無疑的是,這是一種帶有顯著文人色彩的空間藝術表達手法。這裡面寄寓的不僅僅是關於美的訴求,甚至還凝聚著某些特定的精神意涵和品質。這也成為了我們探討盆景與文人之關係的最佳突破口。

梅花,是文人尤為熱愛的一款植物。它的花瓣潔白工整,泛著聖潔之光,滴塵不染,而它的枝丫則蒼勁有力,飽含著不屈與執拗的風骨。這種可愛的「二元結構」讓梅花成為了傳統文化中「上鏡率」很高的一種擬人化植物。

相信不少人家逢年過節,都會買上幾枝梅花,插於客廳花瓶,以期表現節慶之景。在盆景意象之中,道理也是相通的。選擇盆中栽梅,不僅是出於自我情感的彰顯與訴求,也是一種巧妙的空間布置,將盆梅與其所處的大空間做融合處理,從而顯現出或是高雅、或是別緻、或是風骨不凡的文化生活空間。

文人、盆景的關係就是這麼巧妙。他們共同利用著盆,在這個方寸之間的田地,去耕種,去栽培,去把人文與地景做了整合——寓景於情與寓情於景。

如果說,盆景與文人的關係是在做情感分析,那麼盆景與畫恐怕便是在做技術分析了。過去有人曾論過,傳統文化的東西骨子裡都是一樣的。這個「一樣」之一,便是表達形式和表現手法。

「立體畫」和「無言詩詞」是一些人對盆景的「昵稱」。倘若看一下沈全的《墨牡丹》,便會立刻曉得其中的內涵了。盆景自身好像圈定了一個範圍,那是畫框,而盛開的牡丹似乎太過熱烈,以致於稍稍跳出了「畫框」的局限。淡墨描繪下的牡丹花,清晰可感,不乏真實,但也保留著寫意的色彩,讓人不會一眼望穿。花草之間看似雜亂,但如果細心矚目一下,又會發現,這亂中脈絡清晰,枝丫作為骨幹引導著畫面的起伏,盛開的牡丹成為了每一條脈絡的高潮結局。為了讓畫面不會過於單調,設計者便把枝葉修繕得錯落有致,注意到了嗎?頂端那一小簇花枝了嗎?假若沒有了它的存在,畫面便會被過分濃烈的花團錦簇所飽和,顯得過於熱情,恰恰是這麼一點佔據眼球之尖端者,讓畫面變得豐富而淡雅。

盆景並非是中華文化的專利產物,西洋各國其實也有。但為什麼說到盆景,特別是大美之盆景,總會是我們的佔優呢?其中的奧妙恐怕便是,我們的先人聰明地把畫法轉接到了盆景的工藝。把盆視為畫卷,去雕琢,去修剪,去用畫工曾經總結的種種理論,來支撐自己的盆景創作,這也可以認為是世界上一種最早的「跨界」藝術了吧?

盆景與其所處環境的關係是極其微妙的,盆景假若離開了這個外部空間,它就是一個自然空間,亦是一個文化空間,一片人工造就的小天地。我們大可以把它作為一件獨立的藝術作品加以觀照,同樣很美,就像前文所提到的每一件盆景作品一樣。可是,這種清供式樣的獨立呈現,卻會讓人覺得它有一點孤獨,甚至不知所云。我們因為這樣的構圖,而失去了想像的可能,不是因為太多提示,而是因為沒有提示,偌大的留白僅會讓人覺得那是一件藝術品、一幅教科書式樣的插圖。但更多的人文地景呢?我們不得而知。恐怕,這也是站在空間之外看盆景畫的一種遺憾。

惟獨當我們把盆景捧回它原屬的大空間,才會發現,這件盆景與那些亭台樓閣榭是多麼地融洽,盆景就像「點睛之筆」,瞬間讓畫面變得鮮活與美麗。假若再來幾個從旁走過的仕女和文人,則更是相得益彰。嬉戲的孩童,優雅的仕女,伴著蒼勁松柏,那才是人文與地景的諧和優雅。嶙峋怪石倘若單獨列為景觀,總有不知所云的奇怪觀感,但若是怪石周遭,是琴聲繚繞卻又四平八穩的殿宇呢?此刻,怪石好像一下子充滿了活力,讓規整的殿宇有了一絲「扭曲」後的溫和,也讓繚繞其中的琴聲更加悠揚,好像可以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時間 的精彩文章:

盆景入門者必看 如何自己動手做盆景
悟透這些 想玩不好盆景都難

TAG:盆景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