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媽媽學蒸饃

跟著媽媽學蒸饃

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都是節日

個人認為,這世界上最好吃的饃饃,是我們晉南的硬面饃饃。(小編問下大家同意嗎?)

為什麼呢?首先是晉南的小麥好,高筋粉,蒸出來饃饃筋道;

其次是晉南人愛吃饃饃,所以就在這個事上比較下功夫,發麵呀揉面呀都很講究,很賣力,蒸出來的饃饃自然就好吃;

還有一個,晉南人蒸饃饃,用大鍋大灶,燒柴火,蒸出來的饃饃個頭也大,看著就香。

這麼好吃的饃饃,你想不想也蒸一鍋呀?

你想啊,現在會做飯的母親不稀罕,會蒸饃的母親可不多見啊。你如果也能蒸出這麼好吃的饃,你的孩子老公一邊香香地吃著,一邊用景仰的眼神看著你……

來,現在跟我媽來學習蒸饃吧。

母親節,跟著媽媽學蒸饃

文圖 裴黎光

1 發酵

蒸饃饃,首先要發酵。

發酵,就是讓酵母菌在麵粉里充分地繁殖、生長。

可以說,在入鍋蒸之前,蒸饃饃的過程就是利用酵母發酵的過程。

發酵,需要的是時間和溫度。溫度高,時間就可以短一點;反之就需要長一點時間。

溫度範圍一般是多少呢?

比室溫高一些最好,比如二十度左右的話,就需要發酵一整夜甚至更久;三四十度的話,有三四個小時就差不多了。

這一步的發酵,操作很簡單:先拌麵糊糊,稀一點,大約水和面對半就可以。

拌多少呢?這個要根據你蒸多少饃來確定,象我們一鍋蒸三大箅子,也就發一個洗菜盆那麼多的麵糊糊。大約三碗水+三碗面。

麵糊糊拌好之後,把貯存的酵子拿出來,揉碎,灑進麵糊糊里,攪拌均勻。

你沒有酵子怎麼辦?

要是擱以前,真沒辦法,你只好去問鄰居借了。現在好了,一般超市都有賣發酵粉,也可以替代。

我一直不明白,人類最早的那塊酵母是從哪裡來的?(小編同問)

酵母拌好了,蓋住盆,把盆放到家裡暖和的地方,比如炕上,然後再用棉被捂住。

靜等發酵。

2 和面

和面要掌握時機,什麼時機呢?就是發酵的時機。

如果酵發好了,就把酵盆移到稍微涼一點的地方,趕緊開始和面。以免酵發過了,酵母就開始死亡,那樣就不利於接下來的酵母生髮了。

如果酵還沒發好,就不要急著和面,因為和面要和下一步發酵同步進行。

酵母是微生物,是一種低級的生命形式。會繁殖、生長,也會死亡。

怎樣才算髮好酵了呢?你看麵糊糊表面布滿了一層均勻細緻的小泡沫,就算好了。

泡沫如果還不充分,就沒有發好;如果泡沫破滅塌陷下去了,那就是發酵過了。這是個經驗活,分寸要把握好。

你看下面這張圖片,看這樣的泡沫,這就算髮酵發好了。

3 和面

和面要和多少呢?這就由你來決定了。你準備蒸多少饃,就和多少面。

我們晉南人蒸饃饃,每次都是一大鍋,好幾大箅子,所以和的面也多。

咦,等等,老媽拿著一個圓圓的東西,這是做什麼呢?

哦哦,對了,這中間還有個小環節——籮面。

籮面,就是把麵粉在網籮里篩一遍,萬一麵粉里有雜質、粗顆粒,或者時間久生了蟲,籮一下,就肯定乾淨了。

籮面這個環節,不是必須的。如果麵粉很乾凈,就沒必要。我媽是比較講究,每次蒸饃饃都要籮面。

籮面用的工具,我們就叫籮子,普通點應該叫籮篩,或者網籮。

這工具極簡單,就是用一片寬寬的薄木片捲成一個圈,固定好,然後在一面綳一張細紗網就成了。

籮子所用的木頭,是容易劈層又具有韌性的木頭。柳木,丹槐木、苦膽木、欒木都可以。

面籮乾淨了,就開始和面。

首先把籮好的面倒進一個大容器里。我們晉南人一般都用一個大盔。

寫到這裡我有點懵,翻出大字典查了半天,基本確定這種容器是這麼寫。

字典里「盔」字下面,專門有一條:象瓦盆而略深的容器,多用陶瓷製成。

我們說的盔,就是粗瓷的,很樸拙,有一種厚重古樸之美。

盔有大有小,大的口徑有二尺多,小的不到一尺。小的我們一般叫「盔子」或「盔盔」。

在漢語里,疊詞一般都有嬌小和親昵的意思。比如我以前在寫柿餅的那篇文章里寫到,小措叫做「圇圇」。

說了半天,還沒開始和面呢。趕緊。

把面倒進盔里,加入適量的水,邊加水邊用手攪拌,把面拌成絮狀。這一步,就跟你燒拌湯(疙瘩湯)時拌面差不多。

面拌好了,投入發好的酵子。酵子比較稀,跟絮狀的面和起來,軟硬應該正合適。

這個時候的軟硬由你把握,你想吃硬一點的饃饃,面就相應和得硬一點。

(我們晉南人都愛吃硬面饃,勁道,有嚼頭)當然,面要和得硬,就少加點水,和起來自然費時費力。

這個階段只有兩個要領:

第一,把酵子跟面盡量攪拌均勻;

第二,使勁和,有多大勁使多大勁,面越活越筋道,蒸出來的饃饃就越好吃。

和得累了,覺得面還不夠勁道,怎麼辦?把麵糰蓋住,餳一會兒,再和。

「餳」這個字比較生僻,讀作「xíng」,現在一般用「醒面」。就是把和好的面靜置一會兒,使之變得軟一點兒。

和面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來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光」。就是面光、手光、盆光。

(下面這個圖片不是最高境界,因為還沒有和完。)

4 揉面

話說蒸饃饃,就是跟面「鬥爭」的過程。你鬥爭得越徹底,蒸出來的饃饃就越好吃。

面光是和好了還不行,接下來轉移陣地,再揉。

為什麼要揉面呢?

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麵糰里的空氣最大限度地排擠出去。

空氣越少,麵糰越瓷實,那樣蒸出來的饃饃才稱得上硬面饃饃。

(你是不是已經想放棄學習蒸饃了?)

如果說和面還只是介紹男女雙方認識,並開始邁進洞房的話,那麼揉面才是真正開始過日子了:

兩口子必須經歷生活中的磕磕絆絆、分分合合,才能真正徹底磨合,親密無間。

揉面要在大案上進行。把麵糰從盔里拿出來,扔到案上去。

盔是新人的洞房,案才是夫妻耕作的農場。

麵糰餳了一會兒,這對新人的蜜月就算結束了。接下來,在田間辛苦勞作摸爬滾打才是生活的常態化。

工業上有一句話,說「重工業不重,輕工業不輕」。

這句話也可以嫁接到農村來——「地里活不重,家裡活不輕。」(當然,地里活不可能不重。)

每次看我媽揉面的時候,我腦子裡就閃出這句話。揉面真的是個重體力活啊。

揉面要說也沒什麼技巧,就是翻來覆去地揉。但是也有兩個技巧——

第一, 為了揉起來方便,可以把大麵糰切成幾個劑子,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第二, 為了使酵母在麵糰里分布更加均勻,可以把切好的幾個面劑子再縱向疊加揉和,然後再分割,又橫向疊加揉和,經過這樣數次之後,酵母在麵糰中的分布就十分均勻了。

你們看,這個過程像不像被天地虐過無數次的貧賤夫妻,分分合合,苦不堪言的人生啊!

分劑子揉面的時候,還要注意一點,暫時不揉的面劑子,一定先扔進盔里去,蓋住。

一來這些面劑子可以繼續餳,便於下次揉;二來也不怕干皮。

麵糰一旦幹了,麵皮發硬,就沒法再揉軟了,那樣蒸出來的饃饃,裡面就會出現死疙瘩,咯牙,很難吃。

面揉到什麼程度才算好了呢?這個沒有標準。因為面揉得越瓷實,蒸出來的饃饃就越好吃,揉無止境。

如果講究點的話,就是把面揉得硬而光滑,裡面的空氣最大限度地排乾淨,麵糰就像即將入窯燒造的瓷坯一樣,那就極好了。

揉到這種程度,我們方言一般叫做「揉中了」,或者「揉到了」。

5 切饃劑子

面揉到了,最艱苦的活就做完了。

把揉到的面搓成拳頭粗細的一個長條狀,注意厚度要稍微扁一點,高度稍微高一點,就像一道粗矮的城牆。

捏成這個形狀,是為了切出來的饃劑子更好看一點。

然後,用刀切成一個一個均勻的方塊。這一步就算完成了。

你說了,我切到最後,多出一疙瘩面,怎麼辦?

別急,多出這一疙瘩面,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

為什麼說是必然的呢?

因為我們追求饃饃的整齊劃一,每一個饃劑子應該都一樣,兩頭都是用刀切過的整整齊齊的面。

要不然你蒸出來的饃饃,有的方有的圓,或者一頭方一頭圓,那會讓人笑話。

在過去,如果一個女孩子蒸出來的饃饃這麼不講究,估計都嫁不出去。

那為什麼說是必須呢?

因為你不是蒸這一次饃就完事了。人生漫長,饃饃天天都要吃,過些天還要蒸饃。

你總不能老問人家鄰居借酵子,那不是過日子的把式,會讓人家背地裡嘮叨你。

你剩下的這個幾個面頭,揉在一起,就是以後的酵母。

以前,一個大家庭,孩子們長大成人後要分家,有一項重要儀式,就是分酵子。

老人很謹慎地掰下一塊酵母,鄭重其事地交到你手上——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珍惜。

6 饃劑子發酵

蒸饃饃最累的是揉面,最難的是發酵。

把酵母發成酵糊糊,摻進面里,那只是第一步。

現在,這些酵母已經均勻地散布在饃劑子里,正在等待新一輪的繁殖、萌發。

還是那兩個要領:溫度和時間。

溫度不能太低,要不然長時間發不起來。到了吃飯時間,你男人飢腸轆轆下地回來了,卻沒有飯吃,那多不好。

溫度也不能太高,為什麼呢?我一會兒再說。

來,我們先把這一個個白白凈凈的饃劑子搬到炕上去。

為什麼要上炕呢?因為炕上暖和呀。

那我家裡就沒有炕怎麼辦呢?那隻好另想辦法了,比如,你可以鋪個電褥子來發酵。

這個季節,炕上已經不燒火了,但是室溫並不高,怎麼辦?

我媽也是用一個電褥子,來幫助饃劑子發酵。

電褥子是用電阻絲做的,一條細細的電線在裡面拐來拐去,散熱並不均勻。

怎麼辦?那就在電褥子上再鋪一層棉褥子。

就這樣,饃劑子鋪兩層褥子,又蓋兩層棉被,暖暖和和地在炕上睡覺,安安靜靜地在夢裡發酵。

一定記得,要連同剛才剩下的那一塊麵糰,一起拿去發酵

這塊面發好酵之後,千萬別入鍋蒸了,要及時密封並冷藏,阻止它持續發酵,使酵母菌保持活力。

這是你下一次蒸饃饃的本錢

現在,我給你講為什麼發酵時的溫度也不能太高。

因為饃劑子的個頭比較大,如果外溫太高,表層的酵母很容易就發好了,而劑子深處的酵母卻遲遲沒有行動,內外步伐不一致了。

內外步伐不一致,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如果你按照表層的標準,直接入鍋去蒸,那麼,深層的酵母在鍋里受熱,會繼續發酵、膨脹,就會把饃饃表層脹裂。

有很多時候,蒸出來的饃饃裂口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那麼,如果你按照深層的標準,先不入鍋蒸,讓饃劑子繼續發酵會怎麼樣呢?

那表層的酵母就會發過了。

我說過,酵母是一種微生物,只要溫度合適,它就會生長繁殖,但是它的生命周期又很短,一旦長大了,就迅速衰亡。

酵發過了,就是酵母死了。這樣的饃饃蒸出來,你會發現表層塌陷下去一塊,那就是因為酵母死亡收縮了。

塌下去不要緊,關鍵是這樣的饃饃吃起來是酸的,很難吃。

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你在吃酵母的屍體啊,它的屍體就是那個味道。

酵母被高溫快速蒸死,不會變質。如果是自然死亡,那就會迅速腐敗變質——酸了。

所以,蒸饃饃的兩次發酵,我媽告訴我一個訣竅

第一次發酵子糊糊的時候,不怕溫度高,可以用電褥子的高溫擋;

第二次發饃劑子的時候,溫度不敢太高,用電褥子的中溫擋。

當然,對於發酵來說,以上兩種情況還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什麼呢?

是你不會識別怎樣才算髮好酵了,然後稀里糊塗把沒有發酵的饃劑子就入鍋蒸去了……

我的天啊!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

你忙活了一整天,結果蒸出來一鍋死疙瘩,就像實心皮球一樣,咬都咬不動……

怎樣就算髮好酵了呢?

我自己總結了一個口訣,今天無私拿出來,跟廣大的媽媽們共享:一看二聞三摸。

一看,發好酵的饃劑子,體積會變得很大,大概有發酵前的1.5倍那麼大。

二聞,發好酵的時候,饃劑子會發出一股略帶酸味的麥香味。

三摸,輕輕按壓一下饃劑子,壓下去的坑會慢慢彈起來,復原。

達到這三點,發酵就沒問題了。不敢耽誤,趕緊入鍋。

7 蒸

等發酵八九成的時候,就應該生火了。

這個程度的拿捏,只能憑經驗。當然,你也可以時不時掀開一條小縫眊一下。

為什麼必須在發酵八九成的時候生火呢?

因為蒸饃饃比較費時,就要消耗很多水,一般需要添少半鍋水。

把這少半鍋水燒開,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要提前一會兒生火。

再說一遍:酵發好的時間點跟入鍋的時間點必須保持一致,而且,入鍋時鍋里的水必須是開的。

饃饃入鍋以後,蓋好鍋,必須再次、迅速把鍋燒到沸騰。

否則酵母菌不能瞬間蒸死,就會自然死亡,我前面說過,那樣饃饃就酸了。

所以,一定要在鍋燒開以後,再入鍋蒸,千萬不能把發好酵的饃劑子放進鍋里了,才開始慢慢地生火。

接下來,認識一個工具。

這個是箅子。

以前的箅子是生鐵鑄的,黑色,很重,容易摔裂。

現在的箅子多是用鋁鑄的,很輕,也不容易摔裂。

箅子有大小兩個型號,小的叫腰箅,放進鍋里的時候,大概在鍋腰的位置;

大的叫口箅,正好放在鍋口。

這三個箅子,兩個腰箅,一個口箅。右邊那個腰箅是鋁的。

為了蒸出來饃饃不粘在箅子上,擺放饃劑子之前,要給箅子上抹一層油。

用一個自製的小布刷子沾上油,輕輕抹一層就可以。這個用生油就可以。

擺放饃劑子,要留出間距,因為饃饃在蒸的過程中還會膨脹。

來,再認識一個工具。

這個叫做箅勾斗。兩個一對,成對使用。

擺上饃饃的箅子,比較重,又抹了油,用手端的話,不好下手,又怕滑掉。

一旦滑掉,箅毀饃亡。那樣的話,恭喜你,蒸饃的工作就提前結束了。

還有,如果不用箅勾斗,徒手端的話,腰箅就沒法下鍋。

勉強伸下去,怕是你的手出不來了啊,弄不好你就把一箅子饃劑子倒進開水裡去了……

更何況近距離接觸一鍋沸騰的水和燙手的鍋,離了這個箅勾斗,還真不行。

來,再認識第三個工具。

這個叫三腳子。

跟箅子一樣,三腳子也是用生鐵或者鋁鑄的。

三腳子的作用是支撐口箅和上面這個腰箅(加箅)的。

當然,如果你只蒸兩箅子饃,就用不著這個工具了。

沒有三腳子,又想蒸三箅子饃怎麼辦?

有辦法,用三根等高的小木墩立在口箅上的饃饃縫隙之間,也可以替代。

這種小木墩,一定要選擇沒有味道的木頭。像椿木、構木這些木頭,發苦,會影響饃饃的味道。

一般用棗木、梨木等都可以。

你說,我想一次再多蒸一點,四箅子、五箅子,有沒有辦法?

有。那就要用到下面(左邊)這個工具。

這個叫蒸籠。

在鍋上面加一個蒸籠,就可以多放一個口箅。從理論上說,蒸籠可以一直加上去。

農村一般舉行紅白喜事的時候,就會用這種方法,加許多層蒸籠和口箅。

熱氣是往上走的,用這樣方法,蒸許多箅子饃跟蒸一箅子饃消耗的柴火是一樣的,很節能。

當然,自己家裡蒸饃,一般不用這個,三五口人,每天吃不了太多。

一次蒸太多饃,吃不了餿了,那更可惜。

蒸饃饃跟平常做飯不一樣,即便口箅上面不再加腰箅,也不能用鍋蓋蓋鍋。

因為鍋蓋比較平,怕粘壞了口箅上的饃饃。

那用什麼呢?

用上圖裡右邊那個工具。

那個叫角蓋,立體的,比較高,上面有一圈拐角。就這樣,不用解說了。

三個箅子進鍋,蓋上角蓋。迅速加柴,大火燒。

鍋燒開了以後,還有一個小程序:為了增加鍋內的溫度和氣壓,可以用一些濕的布條封閉住角蓋一圈。

這個布條,我們方言叫做「圄鍋布」。

圄鍋布的圄,讀作yú,就是封閉、圈住的意思。

這個字我不知道該怎麼寫,查了半天字典,查到了這個字,覺得很形象,暫且拿來用。

如果有哪位老師知道,請指教我。

晉南人在過年的時候,有一種風俗,就是用白灰在大門口撒一個半圓形,把門「封閉」起來,防止不幹凈的東西進來,就叫做「圄門」。

保持鍋一直開著,大約四十到五十分鐘,饃就熟了。

你可記著,鍋剛開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錶,記下時間。

饃饃蒸不熟,那粘的沒法吃,也不好消化;蒸過了,麥香味就沒了,也不好吃。

饃快熟的時候,滿屋子都飄散出濃濃的麥香味,你的食慾一下子就被勾起來了。

8 起鍋

起鍋,就是揭開角蓋,拿出饃饃。

裴師傅你是不是閑得慌?還是給哪家媒體投稿按字數掙稿費呢?(小編暗笑,老家山西唄)

揭開蓋子誰不會呀,還值得你大張旗鼓地寫一個專題?

嗯,值得。我老裴做事,一向是認真的。

我前面說,世界上可能沒有比沒發酵就入鍋去蒸的饃饃更糟糕的事情了。

如果有,就是這一件:你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最後這一步——起鍋的時候,你沒有認真執行這個奇怪而神秘的小動作——那樣,也同樣完蛋——你照樣會蒸出一鍋完美的死疙瘩!

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神秘動作呢?

別急,在做這個神秘動作之前,先做兩件事——

滅火。撤圄鍋布。

等到鍋不再沸騰了,好了,可以開始這個神秘動作了。

嗡瑪尼唄咪吽!

嗡瑪尼唄咪吽!

(念這個咒語可以嗎?我也不知道,應該可以吧,你試試別的也行,比如——祝全天下母親都健康美麗

來,跟上我,不是,跟上我媽,雙手抓緊角蓋的兩個耳朵。預備——起——

哦,好重,放下。

什麼?你不嫌重?

不行,不嫌重也得放下。

而且記住,你剛才第一次起得時候,起得太高了,角蓋一離開鍋沿,就一個小縫隙的時候,必須馬上放下。

聽見沒?必須要覺得重,然後趕快放下。

好了,不多停留,三五秒就緩過來了,不累了吧?

來,第二次。這回可以起得稍微高一點,一寸左右吧。

起——哎呦媽,好重,再放下。

聽話,不重也要假裝覺得重。

好了,再停一兩秒,再起,再放。

幾次了?

三次了。

好了,這回用最大的勁,起——

好了,徹底揭起來了,熱氣滾滾而出,滿屋子飄著饃饃的香味。

把角蓋拿走吧。

你說了,老裴你剛才,不對,你媽剛才搞什麼鬼

這是個秘密,反正你要想不功虧一簣,就一定要這麼干。

否則,我告訴你,那一鍋蒸好的饃饃,會在你眼皮子底下,著了魔一樣地開始收縮。

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個完美的死疙瘩。

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鬼抓了」。

算了,不賣關子了。稍微懂點科學就知道,這是因為熱漲冷縮。

不能讓熱騰騰的饃饃突然被冷氣沖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把起鍋這個小動作單獨列出來,成為這篇文章的一個獨立部分的原因。

剛蒸的好的饃饃,什麼菜也不用就,腦一個(小編蒙圈地問:腦一個,是怎麼一個?),吃就是了。

那叫個香啊!

9 題外話

饃饃蒸好了。你一邊吃,我再給你說點別的。

我們蒸饃饃一般用的是通粉

什麼是通粉呢?就是磨面的時候,把頭道面和二道面混在一起的麵粉。

頭道面就是小麥第一次過機器磨出來的麵粉。

那一次只是磨出了麥粒中心部分的麵粉,幾乎沒有麥皮混進來,是最上等的麵粉,很白。

我們有時候也會把頭道面留一部分出來,逢年過節或者走親戚湊紅白喜事的時候,就要用頭道面蒸饃饃,比如大壽桃。

頭道面蒸出來的饃饃,潔白如雪,既好看又好吃。

頭道面磨過之後,把麥糝回爐再磨一次,這次出來的麵粉就是二道面,當然不如頭道面白和細了。

有時候,還會磨第三道。

不管磨幾道,最後磨剩下的麥皮,就是麥麩,一般用來喂牲口。

其實麥麩挺有營養的,據說小麥絕大部分的營養都在麩上。

現在人們也慢慢開始吃麥麩了,不過為了不那麼難以下咽,會變著花樣吃。

吃燒烤的時候,你點過烤麩嗎?

我要說的是,我們在市場上買的饅頭,都那麼白,跟我們用頭道面蒸出來的饃一樣白。

你覺得他們可能捨得用頭道面蒸饃嗎?

即便是他們捨得,市場上也買不到頭道面啊。

再說了,市場上的饅頭,那味道根本就不是頭道面的香味,甚至,連我們的通粉的香味都沒有。

那麼,他們蒸的饅頭為什麼那麼白呢?

我告訴你,加增白劑了。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鍋底放一塊硫磺,用硫磺熏。

你下次買饅頭的時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饅頭剛出籠的時候,能不能聞到一股硫磺味?(噢,下面這個可沒有)

你看,只是蒸了一鍋饃,我就介紹了這麼多器具。

而且我相信,許多人對這些器具都很陌生了。

這些器具的名字——籮子、盔、箅子、箅勾斗、蒸籠、角蓋……

還有這些工作環節的名稱——餳面、切劑子、圄鍋……

許多都成了生僻字詞,想來不免唏噓。

我們曾經的生活啊,突然之間變得多麼遙遠和陌生,眼看著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昨天……

看完這篇文章,不管你是不是準備學習蒸饃,(我估計你不會去學)我只是想讓你知道,蒸一鍋饃饃很不容易。

這也是我們幾千年農業文明的結晶之一,希望這門關乎我們吃飯的手藝,不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上失傳、消亡。

我們應該記著蒸饃饃的過程,也應該記住饃饃本來的味道。

2018年母親節

本文編輯:蟲子

圖片全部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食紅酒舌變黑,個未是中毒?
我遇見的這些老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