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征:平定哱拜之亂,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
原標題:萬曆三大征:平定哱拜之亂,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明代中葉萬曆皇帝在位時期發生過三次大規模戰爭,歷史上稱之為「萬曆三大征」。其中「哱拜之亂」,又稱「寧夏兵變」、「寧夏之役」,這是明萬曆二十年(1590年)寧夏地區投降明朝的副總兵哱拜發動底層士兵展開叛亂,也是「萬曆三大征」的第一場戰爭。下面我們就將「哱拜之亂」的大致進程做一個交待。
明代北部軍鎮
哱拜原是蒙古韃靼部的一個酋長,因與部落酋長英台吉有矛盾,於「嘉靖中得罪其部長,父兄皆見殺,遂率領部眾投奔寧夏官軍」,在明朝軍隊中屢建戰功,逐漸升任都指揮使。但哱拜實際上懷有貳心,暗中招降納叛,蓄養亡命之徒。萬曆十七年(1589年),哱拜以副總兵的職位退休,其子哱承恩襲為指揮使。新任寧夏巡撫黨馨打算徹查哱拜一家及其軍隊的不法行為,雙方矛盾逐漸升級,哱拜為防事發,煽動底層士兵,乘勢舉起叛旗。萬曆二十年三月,哱拜與劉東暘殺寧夏(今銀川)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焚毀公署。逼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連陷河西四十七堡,占寧夏為王。全陝震動。只有寧夏參將蕭如薰堅守平虜城不投降。
名將李如松
萬曆二十年三月四日,總督魏學曾恢復河西四十七堡,唯寧夏鎮遲不能復,調副將麻貴馳援,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等進行圍剿。在明代素有「北李南麻」的兩支強將勁旅合攻一處。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總督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採取了兵部尚書石星以黃河之水灌淹寧夏城的計劃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萬曆二十年九月,劉東暘殺土文秀。哱拜自盡,哱承恩等被部卒何世恩擒下,在西安處死。至此寧夏叛亂平定,朝廷祭告郊廟「逆賊蕩平布告天下」。
使用火器的明代士兵
據《明史》記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的確在給當時的國家財政造成了一定負擔。但是此戰明廷堅決鎮壓,用兵策略基本正確,有力地打擊了叛軍的分裂勢力,鞏固了明政府對於西北地區的有效管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大局的穩定。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魯宏立:《明代萬曆「哱拜之亂」原因新探》
王雄:《關於「哱拜之亂」》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討粵匪檄》曾經名震一時,它的作者竟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的曾國藩
※作為清代常備軍力量的綠營,在鎮守西南邊疆上發揮了什麼作用?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