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創始人是個80後,一個電話號稱賺了百億,曾拒絕接受證監局檢查!
證券時報記者 魏隋明 陳鳴 余越
官網說公司員工數量為2000人,官微卻說在全球擁有上萬名員工,這就是金誠集團在兩個不同平台對公司員工規模的描述。
號稱擁有500億元資產規模的金誠集團,自稱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座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832227)、麗晶光電(831777)等5家公眾公司。
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被稱為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華人商業領袖,旗下擁有167家公司。公司對員工人數的不同表述,原本只是一個小錯誤,但是,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發現,頭頂光環的金誠集團,疑點遠不止於2000人或上萬名員工的不同表述。
近期,浙江證監局對金誠集團現場檢查時,竟吃了一回閉門羹,外界對此議論紛紛。這究竟是誤會,還是另有隱情?
5家私募機構拒檢
杭州運河財富小鎮,是杭州拱墅區金融機構聚集區,就在這裡,浙江證監局的正常檢查遭到拒絕。
近期,浙江證監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安排,開展2018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工作。但是在檢查過程中,浙江證監局發現5家公司存在不配合現場檢查工作的情形。
根據披露,不配合檢查的5家私募機構,分別是杭州觀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杭州金仲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金轉源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從股權關係來看,上述5家公司大股東不盡一致,但是穿透核查之後,最終均歸屬於金誠集團。
官網顯示,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集團總部位於中國,在世界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座城市設立分支機構,擁有500億元資產規模。其中,金誠財富是集私募基金管理和基金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余觀悅、新余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從上述官網介紹來看,金誠集團的金融板塊分布在浙江杭州和江西新余兩地。在此次浙江證監局的檢查過程中,金誠集團旗下位居杭州的5家金融機構,悉數拒檢。
為何拒檢?
金誠集團辦公位於拱墅區登雲路43號,緊鄰杭州運河財富小鎮,站在運河的公路橋上,老遠就能看到「金誠大廈」的標識。金誠大廈是金誠集團的大本營,但該大廈只是金誠集團辦公租用地,並非自有物業。金誠集團早先遷入錦昌大廈,2016年,該大廈更名為金誠大廈。
在大廈4樓的一間小會議室,金誠集團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憶起此次拒檢事件。
公司官方的說法是,4月24日,浙江證監局對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銷售公司進行例行現場檢查,儘管公司重視並予以了配合,但有個別員工思想認識不足,證監局工作人員在拷貝其筆記本電腦數據時,個別員工出現了未予及時配合的情形。
次日,尚在外地出差的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因該事件被批評、警示和教育,且主動撰寫了情況說明,與監管部門做了溝通。在浙江證監局提出約談要求後,韋傑取消原有行程,帶領相關高管團隊前往浙江證監局,配合完成約談。
不過,金誠集團上述說法僅為一家之言,並未獲得更多方面的佐證。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當時拒檢場面有些緊張,至於事後如何彌補,其實並不是問題的核心。外界更關心的是,金誠集團員工電腦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秘密?為何這些電腦數據不敢接受檢查?監管層又為何選中了金誠集團作為檢查對象?
共攬5700億政府訂單
官網顯示,成立於2008年的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作為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金誠集團以金誠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運用全球資源優勢,打造融合「PPP+產業化+金融化」的小鎮投資、建設、運營的全生命鏈小鎮。
10年間,金誠集團便成長為「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通過其不同時段披露的官方信息,記者可以查詢該公司在新型城鎮化項目的「飛躍」。
「從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在董事長韋傑的帶領下,金誠新城鎮衝鋒陷陣,拿下了35個新型城鎮化項目,簽約總投資額1800億元。」「截至2017年9月,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簽約量超過5700億元。」
如果不是上述拒檢事件,外界恐怕尚無從探究金誠集團更多底細。但是,根據官方披露的信息,這家不甚知名的企業,卻能在短短一年左右,從政府手中攬下3900億元訂單。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組表述還可以得出兩點結論:
第一,2015年7月—2016年8月,金誠集團單個新增項目平均投資額為51億元;
第二,2016年8月-2017年9月,金誠集團單個新增項目平均簽約投資額為162.5億元。
也就是說,短短一年時間,金誠集團的拿單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單個項目的平均簽約投資額,從幾十億元,猛增到了逾百億元。
拿單能力之所以突飛猛進,與近年來興起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不無關聯,A股眾多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各地PPP項目。不過,A股公司單個項目中標金額,普遍在幾億到幾十億元之間,逾百億元的PPP項目雖然也有,但不多見。
第三方獨立機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PPP項目成交中,上市公司成交30611.7億元,佔比為28.22%;成交個數為1211個,佔比為16.44%。簡單估算,上市公司單個PPP項目平均金額為25.28億元。
反觀金誠集團(假設項目主要為PPP項目),單個PPP項目平均簽約投資額高達162.5億元,遠高於上市公司同一指標,且金誠集團並非A股公司。
撇開上述數據,即便按金誠集團自身的說法,其宣稱的5700億元政府項目簽約量,也不好理解。
金誠集團官微顯示,「2017年7月,金誠集團以193.17億元拿下張家界天門仙境小鎮項目,首次躋身PPP月度十大資本行列。在此之前,超百億級別的PPP,從來都是國企的主戰場。」
不難看出,在2017年7月前,百億級別的PPP項目,其實對於金誠集團來說也不多見。那麼,2016年8月-2017年9月,金誠集團新增3900億元的項目(單個新增項目平均簽約投資額為162.5億元)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此同時,金誠集團披露的拿單進度,也頗值得玩味。「截至2017年7月,金誠在全國簽約、在建特色小鎮項目達52個,政府項目簽約量超5000億」;「截至2017年9月,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簽約量超過5700億元。」
52個訂單是5000億元,59個訂單是5700億元。換而言之,後續增加的7個訂單平均額為100億元,較上述所言的162.5億元平均投資額下降不少。
碾壓A股同類公司
一年新增3900億元訂單,政府總訂單達5700億,到底是什麼概念?對比A股同行,也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我國的市政公用事業、農林水利與環境保護、社會事業及綜合開發等領域,當地政府和企業常見的合作模式包括BOT(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EPC(工程總承包)、TOT(移交—經營—移交)等類型。為了實施和推進項目建設,PPP融資模式被廣泛應用,這種嶄新的融資模式,也是近年我國公共投資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
A股市場上,華夏幸福、東方園林、碧水源等上市公司由於所從事的業務涉及投資金額巨大的市政事業,所以年均新增訂單金額,在上市公司中排名居前。
上述公司2017年年報均曾披露PPP模式對公司新增訂單的貢獻。數據顯示,2017年,華夏幸福新增拓展產業新城與產業小鎮PPP項目協議共計21個,新增簽約投資額1650.6億,同比增長47%;東方園林2017年項目合計中標金額為763.21億元,同比增長83.29%。
由於PPP模式受到政府和企業力挺,所以上述公司2017年度新增訂單中,PPP訂單佔比較大。以東方園林為例,該公司2017年中標金額為763.21億元,其中PPP訂單數量為715.71億元,傳統項目中標金額僅47.50億元,PPP訂單金額比重達到94%。
根據社會資本累計中標的PPP項目排行榜,入圍前10位的企業,普遍是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國鐵建集團等大型央企或國企,民企僅華夏幸福、東方園林兩家。其中,排名第10位的東方園林,累計中標金額為1264.4億元。
截至2017年9月,金誠集團公開的政府項目簽約量超過5700億元。但是,在這份PPP榜單中,卻並無金誠集團的名字。5700億元是什麼概念?如果全部為PPP形式的中標項目,該數據僅次於中國建築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國內排行第三位。
實際上,金誠集團所謂的打造融合「PPP+產業化+金融化」的小鎮投資、建設、運營的全生命鏈小鎮,可以對標華夏幸福的經營模式。
華夏幸福通過創新升級的PPP市場化運作模式,在國內率先採用PPP模式與地方政府就產業新城開發項目形成合作,打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產業鮮明、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產業小鎮。2017年,華夏幸福新增簽署21個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項目,全部採用PPP模式,佔比100%。
金誠集團號稱是資產規模達500億元的「特色小鎮」開發的龍頭,但是較華夏幸福而言,只能稱為「小兵」。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夏幸福總資產3758.65億元。同時,華夏幸福實控人王文學,還掌控著黑牛食品、玉龍股份及ST宏盛等3家A股上市公司。
2017年,華夏幸福一年新增的簽約投資額為1650.6億,而實力遠不及華夏幸福的金誠集團,卻能一年新增3900億訂單,真實性待解。
資金靠借新還舊?
目前,金誠集團擁有金誠財富、酒店、房地產等業務板塊。不過,其麾下的實業板塊,並沒有強大的造血功能。想要在PPP模式下殺出一條路,也只能指望金誠財富。
官網顯示,金誠財富是集私募基金管理和基金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為金誠特色小鎮注入持續、強勁的金融動力。該公司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余觀悅、新余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金誠集團訂單陡增的同時,資金從何而來?公開資料顯示,金誠集團旗下4家私募機構先後合計發行了超過250隻各種類型的私募產品。其中,觀復投資109隻,金轉源有71隻,金誠資產47隻,金仲興為47隻。上述發行的基金,其中大量產品都是投向PPP項目。
根據公開信息,金誠特色小鎮項目投資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到10.5%,項目融資期限最長達到102個月,而短期的僅24個月,年化收益為7%~8.5%,通過年付或者半年付的方式來進行結算。
以江蘇無錫人魚小鎮項目為例,該項目期限為90個月,預期年化收益達到了10.5%。頗有意思的是,項目基金並不標明具體投向標的,而是註明用於投向金誠集團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以及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代銷的中、低風險私募基金產品。
眾所周知,PPP項目收益並不高,回報期又比較長,金誠集團的操作手法,難免有借新還舊之嫌。
今年年初,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文稱,私募基金應當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任何形式的「資金池」業務,不得存在短募長投、期限錯配、分離定價、滾動發行、集合運作等違規操作;涉及關聯交易的,應當在風險提示書中向投資者披露關聯關係情況。
不論是親歷者的訴說,還是記者從資本圈的了解,金誠集團的口碑似乎並不佳,懷疑其經營模式的大有人在。
攬金神話籌碼何在
執掌金誠集團的韋傑,是名「80後」,浙江東陽人,這裡素來商賈雲集。
韋傑也有著傳奇的財富故事。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3月,某雜誌專訪韋傑時了解到,前幾天,他召集同事開會布置年後工作,途中一個電話打進來,電話那頭的證券公司說:韋總,你賺了很多錢,11位數。會議室里所有人都聽到了,大家掰著指頭數一下,百億。「他們都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們。知道了?知道了!之後繼續開會。」
與韋傑百億身價同樣傳奇的,就是他能屢屢斬獲天量訂單,這中間到底有何訣竅呢?
金誠集團官網試圖將公司包裝成大型集團,不過從查詢的各種信息來看,很難將這家公司與500億元資產規模、5700億元訂單聯繫在一起。
金誠集團旗下的5家公眾公司,除太悅健康、麗晶光電、金誠控股外,還包括一家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公司D-BOX(沉侵式動感技術企業) 和韓國創業板上市公司Fantagio(娛樂公司)。
數據顯示,太悅健康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59.59萬元,虧損1710萬元;麗晶光電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537.91萬元,虧損383萬元;金誠控股尚未披露年報,去年前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9億港元,凈利潤4119萬港元;韓國的Fantagio公司,2016年銷售額2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當期凈虧損37.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21萬元),加拿大上市企業Fantagio則無據可查。
按照常理,能夠上市的公眾企業,一般是集團旗下業績較好的公司。但是,從上述有據可查的公眾企業來看,金誠集團旗下的公眾企業卻資質平平。
2017年6月,金誠控股宣布,與主席韋傑訂立股份購買協議,目標公司全資擁有寶明(香港)房地產集團,後者現正申請在中國內地成立外商獨資企業,其業務範圍涵蓋物業投資及發展。內地附屬公司成立後,註冊資本預期約為100億元人民幣。金誠控股計劃向韋傑取得股東貸款,並將向內地附屬公司的註冊資本提供部分資金。
收購時的100億元註冊資本預期是兌現了,但看上去像是一張空頭支票。
被納入金誠控股後,目前寶明(香港)房地產集團投資了寶明地產(蘇州)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這些標的公司最低註冊資金為500萬美元,最高註冊資金為100億元人民幣。不過,工商資料顯示,5家標的公司,其中3家公司的實際控制額為0元,也包括註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的寶明地產(蘇州)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浙江證監局將對金誠集團旗下的私募機構進行持續關注,且監督管理不以約談態度為依據,而是基於實際的調查取證情況。
此外,暫且不議天量訂單的真假,募資過程的合規性,旨在去槓桿的92號文,已經令PPP市場引起巨震,金誠集團能否頂得住這次整頓,不妨拭目以待。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啟動 構建中國首例表型圖譜
※爆火!這家公司連續7個交易日獲調研,前海人壽、朱雀投資現身
TAG:e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