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教育小新說


數字化時代,教育的定義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教室的邊界正在消失,博物館正在成為有效的學習場所之一。今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如何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如何促進博物館資源與中小學課程的深度融合?中國教育報記者就此走訪了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的專家學者,報道了南京、杭州等地將博物館優質學習資源引入課程的實踐探索。

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為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利用博物館資源,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副教授周婧景精選並推薦了一些數字博物館。

足不出戶就能領略世界文明的美妙,快來看看吧~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歷史類博物館

美國歷史博物館

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歷史博物館,是在1876年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紀念博覽會展品基礎上建立的。1955年由艾森豪威爾總統撥款三千六百萬美元開始組建,1964年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稱國立美國歷史與技術博物館,1980年改名為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有關美國的工業、農業、科學、技術、政治、軍事、金融、手工工藝、交通 、郵電、紡織、醫藥、服飾、音樂、民俗等多方面的歷史文物約1700多萬件。

網址:http://americanhistory.si.edu/

德國歷史博物館

德國歷史博物館(德文: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縮寫:DHM)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它的任務是向參觀者展示德國從孕育初期直至現代的歷史。展覽不僅體現出了德國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與世界歷史的關聯,也注意到了多方位地展示本地區的特色。

網址:http://americanhistory.si.edu/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台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主館中分類展出了日本美術品、出土文物、工藝品。東洋館中陳列著亞洲、埃及等地的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另外法隆寺寶物館中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其中還有很多來自中國的展品。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tnm.jp/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是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集中展示了北京地區的歷史風貌。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原館址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孔廟。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建設用地面積24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390平方米,分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常設展覽藏品數量為5622件。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zjsb/zjsb.htm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藝術類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海登天文館遙遙相對。

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的展覽大廳共有3層,內有5大展廳,為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展廳。館內的陳列室共有248個,常年展出的幾萬件展品,但是藏品包含埃及、巴比倫、亞述、遠東和近東、希臘和羅馬、歐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藝術珍品330餘萬件。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國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及其後院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該館的東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軒"陳列了中國明代傢具。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在此,教育小新要出於私心,要強烈安利一下陳丹青老師的文化節目:《局部》第二季(優酷平台播放)。這一季,錄製團隊在大都會博物館中進行了3天的錄製,觀眾可以跟隨陳丹青老師漫步於無人的博物館中,了解大都會博物館中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藝術品背後的故事。教育小新追了幾期,真的受益匪淺。

網址:https://www.metmuseum.org/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坐落在紐約市曼哈頓城中,位於曼哈頓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博物館之一,與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國家文化和藝術中心等齊名。

博物館最初以展示繪畫作品為主,後來展品範圍漸漸擴大,包括雕塑,版畫,攝影,印刷品,商業設計,電影,建築,傢具及裝置藝術等項目。館藏超過15萬件個人作品、2萬多部電影以及4百萬幅電影劇照,包括梵高、畢加索、莫奈、蒙德里安、達利等眾多大師的作品。除了藏品外,博物館的整個建築也是一座巨大的現代藝術作品。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s://www.moma.org/

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又譯為國家藝廊),是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的正北方向。國家美術館又稱倫敦國家美術館,成立於1824年。當時僅有38幅畫作,從這些由喬治四世說服政府購買林布蘭、拉爾等人的38個作品,陸續拓展為現在以繪畫收藏為主的國家級美術館。目前,國家美術館收集了從13世紀至19世紀、多達2,300件的館藏繪畫作品,包括達·芬奇、拉斐爾、威尼斯畫派、英國山水畫派、法國寫實派、前期印象派、塞尚、梵·高。

網址: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

盧浮宮

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應該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外國博物館。它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盧浮宮博物館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s://www.louvre.fr/

盧浮宮博物館網站有中文版呦~看起來更方便。

泰特現代美術館

泰特現代美術館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與聖保羅大教堂隔岸相望。美術館專門收藏20世紀現代藝術,畢加索、馬蒂斯、安迪瓦豪、蒙德里安、達利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觀眾前來觀賞,美術館並未按傳統的年代編排方式陳列它的藝術品,而是把藝術品分成四大類,分別擺放在3樓和5樓的展廳內。這四大類是:歷史-記憶-社會、裸體人像-行動-身體、風景-材料-環境、靜物-實物-真實的生活。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tate.org.uk/


綜合類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有99% 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britishmuseum.org/

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目前,故宮收藏文物總數超過18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68萬餘件,包括東晉顧愷之(傳)《洛神賦圖》卷、隋朝展子虔《游春圖》卷、唐朝閻立本《步輦圖》卷、唐朝李白《上陽台帖》卷、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眾多精品,收藏涵蓋幾乎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和幾乎所有文物門類。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dpm.org.cn/Home.html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台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座落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台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包括毛公鼎、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懷素的《自敘帖》等等。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s://www.npm.gov.tw/

浙江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餘件,分為孤山館區、文瀾閣、西湖美術館、武林館區、黃賓虹紀念室、沙孟海舊居、文保科研基地這七個景區。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佔地20400 平方米,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傢具館等十個展館。浙江博物館官網上有數字浙博、浙博典藏等板塊。觀眾可以在線觀看浙江博物館的精品文物。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近超時空的數字博物館

網址:http://www.zhejiangmuseum.com/zjbwg/index.html


死文物如何變成活教材

——訪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專家

訪談嘉賓


陸建松: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

鄭奕: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

記者:我國《博物館條例》2015年已將博物館的三大功能進行了序次調整,將過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賞」,調整成為現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賞」。在您看來,我國博物館教育功能發揮得如何?

陸建松:博物館就是一個教育機構。保護文物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讓現代人能夠知道它、了解它。收藏、研究、保管是基礎和前提條件,最終目的應是教育、知識傳播與交流。

現在我國博物館每年展覽數量看上去不少,但是整體水平不高。很多展覽學術味太濃,大眾不感興趣。中國百姓為何不願走進博物館?第一,老百姓看不懂。第二,展覽不好看,看不下去。第三是留不下印象,達不到效果。一些博物館統計了觀眾參觀率提高多少,可是沒有算觀眾看了多長時間,有的看了十來分鐘或者一個鐘頭就出來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為展覽沒有活起來。

一個博物館的展覽好不好,要看三點:讓人看得懂,覺得有意思、好看,能留下記憶和印象。做到這三點,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

在我看來,現在很多博物館的「故事」沒有講好。文物能否「活」起來,關鍵就在於故事能否講好。這裡面涉及到三個技術層面的內容:挖掘內涵、做好「編劇」、運用恰當的形式。

這幾年我們有一些進步,但是還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改變。現在不少博物館仍偏重保管和研究,仍然不會講故事,在創新方式上,有形式但沒有內容,花架子做了不少。「讓文物活起來」肯定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否則博物館會越來越不受歡迎,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記者:您說過,博物館不是「文物倉庫」,只有做好文物故事的「編劇」,才能進行有效知識傳播。具體而言,需要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

陸建松:首先,我們要跳出原有考古學、文物學、器物學的研究範疇,把這件藏品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講出來。很多博物館的文物導覽就是一個標籤,寫出什麼朝代、哪裡出土的就到此為止了,沒有說明當時有什麼經濟現象和文化現象、文物的製作採用了什麼工藝。

其次,光是講故事還不夠,要上升到中國價值、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高度。因為這些器物後面是中國人的共同價值觀,蘊含著中國人的智慧與精神。

比如,台北故宮的藏品「翡翠白菜」,不能只介紹它的年代和工藝,還要講它背後的故事:這個「白菜」是父母送給女兒的嫁妝,翠和白兩種顏色,是告訴女兒到婆家之後要清清白白做人。「白菜」上面還有兩個蟲子,是代表多子多福的意思。

把文物背後的知識挖掘出來是第一步,但這個知識是學術性的,我們還要將其轉化為大眾願意接受的東西。這就需要做到「四化」,也就是把學術的東西通俗化,把理性的東西感性化,把知識性的東西趣味化,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第三應創新平台、拓展傳播形式。博物館展覽,新媒體平台很多,比如:電視講壇、圖書、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網路遊戲、動漫、文創產品,都是它的平台。展覽時可以通過導覽,把故事講出來。導覽除了可用語音、動畫等多種形式,也可分成不同版本,比如專業版、大眾版,從而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特別要重視利用互聯網等媒介進行知識傳播。國外博物館會策劃很多的拓展性教育活動,這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多。

記者:歐美著名博物館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教育活動時有哪些方式值得借鑒?

鄭奕:美國博物館被視為「兒童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賴的器物信息資源之一」。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古根海姆博物館專門為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提供定製的美術教育課程,甚至學校當中的部分課程也直接在博物館中進行。博物館與教師之間形成了非常緊密的關係,共同為青少年的成長搭建良好平台。據統計,每年以班組為單位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的兒童和中小學生達20萬次。

日本博物館對於學生的開放度極高,同時各館也積極探索與學校教育的聯動機制,向青少年提供大量的校外學習機會和體驗式教育。比如,東京國立博物館與21所學校結成了合作關係。

記者:很多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博物館在服務基礎教育、提升青少年素質教育方面存在欠缺。請您就此進行一些具體分析。

鄭奕:一方面,表現在理念層面的缺位,並直接導致行動缺位。包括受評價體系、安全以及經費等因素限制,很多學校、家長仍然不願意或不便於讓學生走進博物館。同時,博物館也缺乏服務青少年教育的自發動力。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館校合作主要方式是「博物館單方面規劃設計——學校選用館方提供的活動和項目」,學校更多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因而形成了部分資源不足而部分資源浪費的局面。

這幾年,我主持了兩個省部級課題,這兩個課題讓我得以從「文」和「教」以及「文教結合」的角度來審視館校合作工作。在我看來,目前館校合作的瓶頸問題未必是供給不足,而是有效供給不足。針對學校,我們的博物館需要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資源配送服務。所有這些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將博物館納入青少年教育體系」的制度設計,這需要依靠政府、博物館、學校、學生、家長與社會來共同完成。中國教育報記者 杜悅


穿越歷史 浸潤文明

——走近南京岱山實驗小學的博物館課程

「我們是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師生,我們志願守護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守護歷史,守護先賢懿德。」郭衛星校長和8位孩子鏗鏘有力的國寶守護誓詞,回蕩在CCTV-3《國家寶藏》節目上,他們手捧國寶守護印信,成為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的守護人。

據悉,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是中央電視台《國家寶藏》節目迄今唯一邀請過的學校,而這期於2月4日播出的節目介紹了南京博物院館藏的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郭衛星校長告訴記者,2014年10月,學校與南京博物院合作,開設博物館人文歷史課程。央視《國家寶藏》欄目組兩次赴學校深入調研,認為該校的博物館課程完全符合《國家寶藏》「通過當代校園傳播傳統歷史文化、傳承中國文化精髓,弘揚中國文化自信」的宗旨,因此才有了上述的那期節目。

利用社會資源,補齊學校課程建設短板

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位於南京市郊區的岱山保障房社區,是一所非常普通的新學校,目前只有四個年級,學生都來自普通家庭。學生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收入不高,文化視野相對狹窄,對教育的理解比較功利化,同時對於學校的依賴程度比較高。針對這樣的現實狀況,岱山實小提出「生活教育」主張,構建起閱讀與品德、運動與健康、探索與發現三大課程體系,而博物館課程就是探索與發現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特別希望孩子們能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他們生活的地方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有怎樣悠久的歷史,有怎樣燦爛的文化,並且把他們知道的東西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談到開設博物館課程的初衷,郭衛星這樣說。

與有些學校帶孩子到博物館走馬觀花看一看不同,郭衛星認為,既然是博物館課程,一定要與博物館深度合作,才能保證課程的專業水平。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南京博物院社會服務部講述了他的想法,沒想到雙方一拍即合。

於是,2014年,學校與南京博物院正式簽訂協議,合作開發博物館課程。學校負責課程的整體規劃、課程管理、教學組織、教學評價和研發相應的研究報告與學習單;南京博物院負責建構課程的知識體系、遴選教學內容、選擇文物與展覽、培訓學校教師、為學校設計微展和博物館體驗活動。四年的實踐證明,雙方合作得非常好。

與南京博物院合作過程中,南京博物院不收取學校任何費用,開課過程中產生的諸如教師交通、製作文物複製品等費用,也都由南京博物院承擔。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南京市教科所等單位也給予大力支持。「開展類似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定要有『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思想,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補齊學校教育在軟硬體資源上的短板,事實上,很多社會機構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有積極性,願意與學校開展類似合作。」郭衛星告訴記者,本著這種思路,岱山實小還與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科技館等單位合作開發了科技方面的校本課程,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多維度的需求。

多種形式讓博物館課程變得立體鮮活

在人們的印象中,博物館就是一種靜態的展示。但岱山實小博物館課程的實施形式卻是豐富多樣的。

每月最後一周的周二下午是學生們最期待的時間,南京博物院的教育專員會如期來校給學生授課。據介紹,迄今為止南京博物院已經有50多位員工給岱山實小的學生講過課。他們善於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文物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獨特的美。有時候,博物院的人員還會帶來一些文物的複製品或圖片,讓學生和「文物」零距離接觸。

每個學期,學校會組織所有學生到南京博物院進行體驗式學習,博物院會為學生專門設計專項活動。如「問海」的主題體驗活動,讓學生了解800年前有關南海、海上絲綢之路、華光礁一號沉船的故事,重現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與夢想。

南京博物院還幫助學校舉辦微型展覽,雙方共同探討,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內容,量身定製,讓學生在校園裡就可以看到高質量的展覽。目前已舉辦了「拿破崙展」「南腔北調戲曲藝術展」「走進養心殿」等特展,學生們特別喜歡。

學校還根據微展研發專題研究報告,讓孩子帶著研究報告看展覽,看後有所思,有所悟。學校還開展文化守護人評選,與南京博物院一起,對學生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並頒發證書,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南京博物院還對學校教師進行專門培訓和「傳幫帶」。隨著年級和班級的增多,現在一、二、三年級的博物館課程由學校老師自己上,四年級課程由博物院的教育專員來上。

在動手中感受文化,在整合中提升素養

郭衛星一直認為,課程應該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歷史和傳統文化不是抽象的符號,應該和孩子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因此,岱山實小的博物館課程在課程內容的選取上,注重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式上更多採用畫一畫、做一做、演一演等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比如讓學生編演「圖窮匕見」等成語故事、學習漢代盤鼓舞,動手製作線裝書、陶器和戲曲中的人物臉譜,體驗古代兵器弩機、弓箭,等等。學校配合微展而研發的研究報告,則將國家課程的學習方式融入博物館課程,研究報告以展覽大綱為主線,融合了美術、語文、數學、音樂等學科知識,學生們可以自己組織小隊,邊參觀邊研究,最後完成研究報告。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習目標和知識點,都整合、滲透到研究報告中了,學生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也逐漸由碎片走向結構化。

如今,南京岱山實驗小學的博物館課程已經得到社會和家長高度認同,甚至不少家長就是因為博物館課程而特意選擇這所學校。2016年,學校被評為南京市第二屆校本德育課程優秀成果一等獎。「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自己喜歡去博物館,還能帶著家人去博物館,長大後會帶著自己的孩子經常去博物館,這才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真切的熱愛,也是博物館課程的最大價值。」郭衛星說。中國教育報記者 汪瑞林


杭州市將博物館資源引入歷史與社會課程——

博物館:打開課堂「時空穿梭」通道

原始聚落近在咫尺

「很多同學五一假期去了浙江博物館看『越地長歌』展覽。這是同學們剛才上傳的照片,我們一起看看這是哪個小組的同學呀?」

「看過展覽,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家鄉浙江是河姆渡文化的發源地,博物館的展覽與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有著怎麼樣的聯繫呢?」

5月9日,杭州寶俶塔實驗學校,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朱秋蓉的課是從一系列提問和追問開始的。她請學生對照教室前面電子白板上的「古代西亞農業聚落想像圖」,觀察農業聚落由哪幾個部分構成?圖上人物在幹什麼?接下來請學生運用已學方法,對河姆渡、半坡遺址進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農業聚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不清楚或者需要拓展的一些知識點學生可以隨時利用手中的平板電腦(IPAD),進入數字博物館查詢。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走訪原始的農業聚落》一課的內容,對於剛剛接觸歷史學習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顯得非常陌生和遙遠。但由於之前看了「越地長歌」展覽並按照教師要求進行了記錄,課堂上再對照圖片,學生的歷史考證與探究活動就有了初步基礎。

「老師,我在圖中看到當時的人們在牧羊。」「你為什麼肯定他們在牧羊呢?」「課本100頁上有世界主要馴化動物的起源地示意圖。」

「老師,數字浙博上河姆渡人原始的農耕工具,就是書本上的骨耜……」

這種類型的課朱秋蓉此前從未上過,課前她也從未見過這個學校的學生,上課前她一直忐忑不安,擔心課堂探究在哪個地方卡殼。隨著問題探尋的深入,學生的發言越來越踴躍,朱秋蓉覺得自己的思路得到了驗證:只有在課堂上創設真實可感的問題情境,才能改變以往歷史課堂枯燥無趣的面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室不再是課堂的邊界

此次創新課展示與相關研討是杭州市歷史與社會「青年教師研修共同體」常規教研活動的一部分。而拓展課堂時空,將實體博物館與數字博物館資源引入課堂,是該研修共同體近期集中探索的主題。朱秋蓉認為,教學改革發展到今天,需要重新思考課堂的時空界限,就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來說,尤其如此。讓學生走出教室,參加實地考察、場館學習、社會調查等很有必要,但又必須顧及學生課後時間有限,同時還要考慮安全、距離等方面因素,目前實地學習還不能成為我國初中生普遍的日常學習方式。這也是他們積極探索將數字博物館與實體博物館內容融合起來的原因——歷史與社會課程迫切需要這種新型的課程資源。

目前,該研修共同體的青年教師已經進行了大量嘗試。例如,今年3月,杭師大倉前實驗學校七年級教師孫萍組織學生利用周末結伴參觀良渚文化博物館,課堂上學生還原了良渚先民的生產生活場景,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采實教育集團九年級教師呂陽俊藉助杭州宋城的資源,創設情境,設計了12套基於情境的學習任務。學生以10人為一個小組,任選其中一套學習任務,運用宋城景區圖,尋找任務地點,開展項目學習。還有的學校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了南宋官窯博物館,等等。

同時,該研修共同體通過數字資源庫「微學薈」的建設,搭建了數字化學習平台,通過編撰《玩轉杭城》《文博之旅》等系列拓展讀本,為學生提供了配套的學材。

生動活潑、與眾不同的課堂背後,有青年教師付出的大量心血,他們參觀博物館時遠沒有學生那麼輕鬆快樂。建蘭中學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師楊君介紹說,同伴們利用業餘時間深入參觀各大博物館,具體要做三件事:其一,記錄博物館的展覽相關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其二,將展覽內容與教材匹配,列出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的資源;其三,團隊之間資源共享,進行頭腦風暴,研討課堂如何推陳出新。

青年教師成為火種

「共同體近年來的壯大是因為這些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有目共睹。」朱秋蓉說,除杭州市教師,目前已有金華、衢州、紹興等地的青年教師慕名前來參加研修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該研修共同體成員中,有1人被評為浙江省教壇新秀,11人成為杭州市首批新銳教師培養對象。5位教師的課獲教育部部級優課,29位教師獲省市區優質課比賽、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杭州市「青年教師研修共同體」成立於2013年,目前已發展到77人,這些教師分別來自杭州市15個城區、縣的不同初中學校。在召集這些青年教師進行研修之前,朱秋蓉對這些教師並不熟悉,通過調研,她發現青年教師普遍缺乏教學經驗,渴望專業引領,渴求同伴互助。尤其是較為偏遠地區的青年教師,更需要具體的教學引領。

「我們常說,每一位成員都是一粒火種,在自己不斷前行的同時,要點燃自己所在的學校和區域的其他老師的熱情,進行實實在在的課堂變革。」作為學科教研員,近年來朱秋蓉以歷史與社會項目學習課題為切入點,通過新型課堂教學探索和示範,吸引青年教師積极參与各類教研活動,促進了活躍而又民主的教研氛圍的形成,更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共同成長。中國教育報記者 杜悅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5月16日第9版課程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各國「強師」在行動
智慧的愛不遷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