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赤壁之戰的真正大功臣,打敗曹操的關鍵,戰後卻為何不被重用呢?

赤壁之戰的真正大功臣,打敗曹操的關鍵,戰後卻為何不被重用呢?

因為演義的影響,大家在讀三國時,目光重點大都集中在劉備、曹操的勢力陣營上,就像正反雙方,勢均力敵,而另一名競爭者東吳孫權卻一直不被重視,在演義中戲份也不是太多。但事實上,孫權作為曹操、劉備的晚輩,雖然年輕,但能力卻並不比二人差多少。而東吳的勢力也不可小覷,如果不是東吳,劉備可能早就被曹操打敗了。

這就要從赤壁之戰講起了,當時曹操準備大軍南下,東吳面臨大敵,但比東吳更焦急的是劉備,當時劉備的勢力最為薄弱,如果東吳被打敗,那麼曹操的下一個目標絕對就是他,但是即使東吳戰敗,也不至於立刻城破君亡,畢竟東吳的勢力範圍還是很大的,還是能和曹操大軍對峙一段時間,但那時曹操恐怕也有餘力去追擊劉備了。所以諸葛亮才那麼積極地推行孫劉聯盟。赤壁之戰應該是演義中最脫離歷史的一個情節了。在真正的歷史中,赤壁之戰的勝利其實與諸葛亮的關係並不大,演義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呼風喚雨根本就是羅貫中的虛構,而真正的大功臣卻是羅貫中一直抹黑忽略的兩人,周瑜和黃蓋。

周瑜作為赤壁之戰的總指揮,卻被羅貫中刻畫成一個刻薄善妒的偽君子,從而使周瑜一直遭到後人的嘲笑和誤解,這個情況其實已經廣為人知了。但是黃蓋的功勞可不只是挨了一頓打那麼簡單。歷史上是黃蓋最早向周瑜提出火攻的建議,也是他自己謀劃並實施投降曹操的,而就因為他的計策,曹操損失慘重,大敗而歸。可以說周瑜如果是赤壁之戰的指揮者,那麼黃蓋就是落實的實施者,功勞不下周瑜。不過赤壁之後,我們就很少看到有關黃蓋的記載了。孫權似乎並沒有重用這位大功臣,沒有讓他繼續參加其他的戰役,反而讓他去做了地方的官員,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原因恐怕是孫權的小心思了,孫權的威信一直不如自己的父親、哥哥,朝中的大臣都大多是跟隨過二者的老人,黃蓋也在其中,而孫權為了加強自己的威信,便一直扶持自己的勢力,像呂蒙、甘寧等人,而像黃蓋這樣的,自然不會給他們更多的權威。

第二點則是黃蓋自身的原因了。黃蓋的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在赤壁之戰中還中箭落水過,作為一名常年征戰的老將,身上的創傷自然不少,恐怕已經沒有那個條件再去領兵打仗了,所以孫權派他去管理地方,也算是讓他修養身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壁之戰 的精彩文章:

赤壁之戰是哪一年發生的?赤壁之戰的故事內容
揭秘:赤壁之戰中,曹操身邊的謀士們為何集體失聲?

TAG: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