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培優培優,莫將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培養成「楊爆炸」

培優培優,莫將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培養成「楊爆炸」

1

咱中國人,關心孩子是真的,關注自己的面子,也是真的。

很多時候,自己活得不成功,便有了將孩子活成自己面子的慾望——自己平庸,便想讓孩子處處出人頭地,替自己爭回面子。

因此,別人家孩子跳舞跳得好,便讓孩子學跳舞,別人孩子圍棋不錯,自己孩子得學圍棋。鋼琴,那是家裡的必配,吉他,因為上不了檯面,乾脆說不出口。

上次和鄰居聊天,鄰居隨口說:「我們順孩子自然發展,只給她報了5個培優班。英語、奧數、鋼琴和舞蹈。不想孩子太累了……」

5個培訓班,即使一周一次,接送5次,莫說孩子累,負責接送的父母能不累嗎?難怪看她每天風風火火,走路都像打仗一樣,原來如此。

有次幾個同學聚會,大家口頭說著累,但臉上散發著榮光。最多的,給孩子報了9個興趣班,一般的報了四五個,報一兩個的和熊貓一樣稀有,而像我一樣沒有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絕無僅有。我之所以沒給孩子報興趣班,原因是孩子才1歲多,仍在伊呀學語。

2

對興趣班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上次同事聊天時說起孩子興趣班特長班的煩惱。一個40多歲的同事作為過來人,因為孩子小時候沒有給她培養特長,她告訴我們,自己被剛讀大學的女兒懟得沒有脾氣——

原來,女兒小時候,因為孩子對課外的興趣班不感冒,她也沒強求。

豈料孩子上大學後,看到同學們吹拉彈唱各顯神通,而自己除了書面成績別無長處,因此感到自卑和無助。

回家質問她,當初為什麼不給自己報興趣班,培養自己的特長?

她順口說:「當初我們給你報了鋼琴、小提琴和舞蹈,可是你自己沒興趣不去學啊!」

女兒懟道:「當初我年齡小,不懂事,難道你們作父母的也不懂事?」

她啞口無言。

3

面對孩子各種紛繁蕪雜的興趣特長班,家長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想想每天接送的繁瑣,孩子培訓時家長守在課堂外玩著手機,孩子一下課再匆匆往家趕。現在的生活節湊本來就快,這一切只能靠擠時間來完成。不但孩子累,家長也辛苦。巨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但家長主動或被動地送孩子去培優的仍絡繹不絕。

想想我們小時候,真是夠奢侈的。大把的時間放牛砍柴抓泥鰍,哪像現在的小孩,背著沉重的書包,穿梭在各個培訓班之間。美其名曰不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興趣多寡,不能一概而論。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孩子參加課外的興趣特長培訓,並不能反對,而是得適合孩子。

4

有些孩子確實對某一方面有興趣和天賦,如果加以培養,即使將來不以此謀生,僅說給未來的生活增加一些點綴,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周末,是打牌吹牛或者刷電視劇的生活令人嚮往,還是坐於桌前畫畫、書法,或者彈琴更令人羨慕?

如果不功利地想,我們送孩子去興趣班時,並不一定讓他將來以此謀生,或為了考級加分,而是為了讓他將來的生活更豐富更有趣。當然好!

沒有功利性的培訓,家長更輕鬆,孩子則沒有壓力。

5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人生需要揚長避短,才能事半功倍。

6

今天說說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

楊振寧除了大家所知道他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翁帆的婚姻令人八卦外,他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震鑠古今。

如果給所有的物理學家按其成就來排座,有人說揚振寧可以排在第三。排他前面的是:牛頓(經典力學開創者),愛因斯坦(自成相對論體系)。也有人說,他只能排在前十,還有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集大成者),伽利略(開創了物理學)等人得排在他前面。

如果給當代的物理學家排名,他如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華人驕傲!

7

可是,楊振寧在他的科學生涯中,年輕的時候也走過彎路。

他曾想做一個實驗物理學家。

但其實,他的動手能力不強。

小時候,楊振寧捏了一個小泥人給爸爸看,他爸看了後表揚他:孩子,你捏的這個土豆很好。得到表揚的楊振寧很傷心。

出國後,楊振寧守在實驗室,可因為動手能力差,在實驗室里事故頻發。

他的導師泰勒教授開玩笑說:在學校,哪裡有爆炸聲,哪裡就有楊振寧。

而楊振寧的同學則給他取了一個綽號:楊爆炸。

後來,鑒於他的動手能力實在太差,導師建議他轉為理論物理研究。

從此,他的人生如開了掛,碩果累累。

8

即使偉大如楊振寧先生,也有相對的短板,即使在他最擅長的物理學術領域。

我們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培訓時,如果並不是孩子擅長的,自己付出時間精力金錢不說,可千萬莫將偉大的科學家培養成楊爆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小男子漢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小男子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