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前大臣上朝必須脫鞋,不然等著受死吧!
圖片來自網路
有一個詞叫「劍履上殿」,意思是古代大臣得到帝王的特許,可以佩著劍穿著鞋上朝,這可是極大的殊榮哦。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只有被特許的大臣才能佩著劍穿著鞋上朝,那其他大臣呢?不能帶著劍上朝可以理解,避免弒君嘛。可是,難道還要脫了鞋上朝嗎?
對,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人都是在地上鋪著席子「跪坐」的,保持地面清潔非常重要,所以人們進入室內要拖履(履就是鞋子),在正式場合更要脫鞋,以表示對君上、長者的尊敬和誠意。
圖片來自網路
脫鞋不脫襪,差點被砍腳
古人非常重視禮儀,脫履襪是起居禮俗之一,被看作極為嚴肅的大事。尤其在先秦時期,如果面見君主,不僅要脫鞋,還必須脫襪,光著腳上殿。有人就曾因為不脫鞋襪,而付出了生命代價。
春秋時期,褚師聲子是衛國的卿大夫。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衛國國君衛出公被父親奪了君位,不得不逃到齊國,褚師聲子跟隨在側。在齊國,衛出公與諸位大夫們飲酒作樂。當時,褚師聲子穿著襪子登席入座,衛出公勃然大怒。褚師聲子解釋:「臣有腳疾,腳異於常人。若讓您看到,那將是對您的大不敬,因此不敢脫襪。」
衛出公聽了反而更生氣,旁邊的大夫們都勸他,他仍然不肯消氣。褚師聲子只好起身出去,衛出公一把抓住褚師聲子的手,說:「必須要斬斷你的腳!」褚師聽了這話,就和司寇亥一起坐上車子跑了,說:「今天這事能逃跑也算幸運了。」
圖片來自網路
穿鞋見君王,把命搭進去
的確,褚師聲子在君主面前沒有脫襪卻能保全性命,比下面這位戰國時期的醫生幸運多了。
戰國時期,宋國有一位名醫叫文摯,醫術高明,藥到病除。有天,齊王得了瘡病,派人把文摯請來診治。文摯詳細診斷後,對齊國太子說:「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癒之後,必然會殺我。」齊國太子不解。文摯解釋說:「齊王的病只有激怒他才能治好,可是激怒了大王,我就會被殺死。」
齊國太子聽了之後,跪在地上頓首懇求文摯:「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會拚死保全你的性命。」文摯推辭不過,只好答應:「那我就冒死為大王治一治吧。」
圖片來自網路
文摯與太子約好診期,卻又故意不守信譽,接連三次失約沒來,齊王已經有些惱怒。後來終於等到文摯過來看診,但文摯竟然鞋也不脫就爬上齊王的床,踩著齊王的衣服問他病情如何。齊王氣得不理文摯,文摯又出言不遜更加激怒齊王。齊王氣得大吼一聲,坐了起來,這一怒治好了齊王的病。
正如文摯所預見的,齊王因他多次失禮要殺他,齊太子與王后都為文摯求情,卻沒能奏效。最後齊王竟然用鼎把文摯活活煮死了。
圖片來自網路
只有權傾朝野的重臣,才能穿鞋上朝
先秦貴族、大臣雖然不能穿著鞋襪面君,卻可以佩帶刀劍上殿,但從秦朝開始,佩劍也不行了。在秦漢時期,官員是否必須脫襪尚無定論,但脫鞋是必須的,所以你會看到很多關於秦漢三國魏晉時期的影視劇里,大臣們都是穿著小白襪上朝的。
對於特別位高權重的臣子,皇帝會特許其穿鞋佩劍上殿。當年劉邦感念蕭何的功績,特賜他「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尊貴殊榮。此後很多權傾一時的重臣都曾享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殊榮,如東漢時期的跋扈將軍梁冀、三國時期的曹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上朝時不用急步而行,可以帶著劍不脫鞋上殿,朝拜帝王時,贊禮官不直呼其名,只稱官職。)
圖片來自網路
曹操在《春祠令》中寫道「祠廟上殿當解履。吾受錫命,帶劍不解履上殿……」就很明確地解釋了當時祭祀宗廟、上殿面君,都應該脫鞋,但曹操因為受到天子特許「帶劍不解履上殿」,所以他在祭拜祖先祠廟時才「不敢解履上殿」,怕「敬父祖而簡君王」。
魏晉時期,日常起居也脫鞋
也許你會問,脫鞋乃至脫襪上朝,不怕臭氣熏天嗎?那你就想多了,古代士人很講衛生,沒事兒就焚香沐浴更衣換鞋,更別說上朝這麼隆重的事了。再說,古代鞋襪的材質透氣好,不捂腳。
在魏晉時期,跪坐的禮節觀念逐漸淡薄,人們坐姿比較隨心,更喜歡做床榻,但一般在室內仍舊不穿鞋襪,鞋子脫了放在室外。東晉時期,一年夏夜謝玄躺著躺著就睡著了,清晨他叔叔謝安突然到來,謝玄來不及穿衣服,光著腳丫跑到屋外,這才穿上鞋請安。謝安還調侃他說:「你這可以說是『前倨而後恭』了。」
圖片來自網路
雖然隋唐時期,隨著桌椅的傳入,人們坐姿已逐漸發生改變,但在唐朝前期,官員上朝仍是要脫鞋的。唐玄宗的第四子棣王李琰有兩個小妾爭寵,小妾們秘密從巫師那裡求來符咒藏在李琰的鞋裡。當時恰好有人誣告李琰利用巫蠱謀害皇上。唐玄宗就趁李琰來上朝的時候,派人秘密查看他脫下的鞋子,果然找到符咒。唐玄宗龍顏大怒,差點要殺了李琰,後連雖然查清事實了,但李琰受驚過度不久就死了。
由此可見,當時官員上朝仍要脫鞋。不過到了唐朝後期,隨著桌椅日漸深入百姓生活,脫鞋在衛生方面再無必要,官員們上朝時已開始穿鞋,只有祭祀時,仍需脫掉鞋襪,光腳以示虔誠。到宋代以及後,穿鞋反而成了尊敬之舉,光腳反為不雅。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不言而信:鑒賞大家王世襄與張伯駒交往的三五事(下)
※比中國人更懂中國的古董——一代收藏大家安思遠(上)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