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廣東高水平醫療人才蓄水池
健康廣東,甲子廣醫
60年前,中山醫學院響應省委號召,派遣骨幹教師來到湛江,創辦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開啟了粵西高等醫學教育先河。
1964年,湛江分院脫離母體中山醫學院,成立湛江醫學院,隨著一大批國內頂尖醫學院校和醫院的青年才俊加入,這所大學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1992年湛江醫學院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引人才、重教學、強科研……60年來,廣東醫科大學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推動這所醫學特色高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該校整體和臨床醫學雙雙進入ESI國際前1%,在高水平大學建設過程中拔得頭籌、佔得先機。
站在新的起點,廣東醫科大學將抓住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和健康廣東的戰略機遇,科學謀劃人才引培和教學科研,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同類先進、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科大學。
建院元勛八方來湛
填補學校臨床教學空白
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剛剛建成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全面依靠中山醫學院辦學,幾乎所有師資力量都從中山醫學院抽調而來。由於兩地辦學,中山醫學院的教師除了一小部分最後留了下來,更多的只是完成授課任務就回到廣州。
1964年,在接受6年的「哺育」之後,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脫離母體中山醫學院,改由省、地兩級管理,並改名湛江醫學院。兩校關係從「母子」變成「兄弟」,意味著湛江醫學院需要自力更生,組建屬於自己的臨床教學和科研人才隊伍。
時任湛江醫學院院長的黃其江帶領學校領導,赴北京、上海、天津、瀋陽、江西、四川等多地招聘。在當時衛生部的支持下,湛醫得以廣納天下之英才,其中不乏一些名校畢業、已經在各自擅長領域冒頭的優秀青年教師。
郝新光,1954年從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北京和平醫院、北京整形外科醫院工作。接受當時衛生部的派遣和湛江醫學院的誠聘,郝新光1965年舉家遷居南方濱海城市湛江,來到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原湛江醫學院附屬醫院),主持開辦整形外科,從醫至今65年,見證了廣東整形外科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廣東醫科大學附院整形科1995年成立整形外科研究所,成為當時中南地區最完整的集醫學、教學、科研、管理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凌光鑫,1957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院(八年制),是廣東醫科大學檢驗專業的「創始人」。1966年,響應國家支邊的號召,凌光鑫攜家眷從天津跨越半個中國,來到湛醫,從此一直工作在生化教學和科研第一線。
還有梁念慈、吳志華、唐慰萍、王宗銳、劉錫儀、聶思槐……60年代中後期,得益於這批優秀人才的加入,湛江醫學院的各個臨床學科有了帶頭人和骨幹力量,開辦的不少專業如整形外科屬廣東首個。
廣東醫科大學的發展,見證了廣東醫療教育事業的飛躍。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建校第一批教師、原中山醫學院黨委書記劉希正回憶道,為了讓新來的教師有一個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時任院長高彪把最好的住房留給新來的教師,自己依舊住在平房裡。當時這一批招來的教師都是從全國最優秀的醫學院校畢業,不少已經是活躍在各大高校、醫院的青年骨幹。依靠這些教師,湛江醫學院的教學短缺得到充分補充,教學水平更上了一個台階。
外引內培「組合拳」
高層次人才引領科研創新
2017年初,廣東醫科大學對外發布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大手筆引進高層次人才。該校對落戶學校的人才開出最高120萬元的年薪,此外還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拋出的繡球,很快得到了積極的回應,2017年以來,廣東醫科大學高水平人才引進實現突破。
據廣東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余學清介紹,目前,該校已聘請美國科學院和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教授Pfaff為雙聘院士。新加坡國立基因研究所執行所長、教授劉建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黃功華,澳大利亞莫那什大學副教授李錦華為該校特聘教授,全職在廣東醫科大學工作。
此外,該校正在積極引進一個包括美國拉什大學、德國漢堡大學、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等高校的科研人才組成的中美歐的創新創業團隊到學校工作,建立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研究團隊和平台。
人才不僅要靠外引,內培也是一門功夫。廣東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介紹,該校在2016年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四化」工程,通過政策「指揮棒」作用,促使學校「年輕碩士博士化、青年博士教師化、年輕教授碩導化、卓越教授博導化」。
該校藥學院的青年教師鄭明彬,受益於學校人才進修政策支持,順利完成博士學位並迅速成長為一名科研教學新星。近年來,廣東醫科大學像鄭明彬一樣嘗到優惠政策甜頭的教師還有很多,學校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比穩步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增強。
截至目前,學校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和高校優秀輔導員等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1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4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8人。
在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引領下,廣東醫科大學科技創新結出碩果。近5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20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達19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項目各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
布局重點學科
助力建設健康廣東
學科是高校的基石。一流的學科和專業對建設高水平大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上一輪的發展,廣東醫科大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臨床醫學進入ESI國際前1%,從2015年5月的3325名,上升到2017年11月的1937名,發展勢頭迅猛。與此同時,學校整體也進入ESI國際前1%。這在廣東,除了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之外,廣東醫科大學是唯一一所能夠取得這個成績的高校。
廣東醫科大學以臨床醫學為主體,發展醫學相關及新興交叉學科專業,促進理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目前,該校擁有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1個。同時,該校25個專業都是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業基地,9個專科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建設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14個……
接下來,廣東醫科大學將沿著特色鮮明、同類先進、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科大學的辦學目標穩步邁進,著力打造一個「人有我有,人強我優,人無我先」的高水平醫學學科群。
「堅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最終實現部分學科、專業、團隊和研究成果達到國際一流。」廣東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余學清介紹,廣東醫科大學未來將考慮自身的發展優勢,結合當前社會需求的熱點和難點,重點布局發展全科學、兒科學、產科學、護理學、老年醫學及醫養結合等專業,助力建設健康廣東。
人才風采錄
打造一支多元化的科研教學人才隊伍
在廣東醫科大學,活躍著一群科研能力強、教學工作突出的新生代教師。在實驗室里,他們觸摸生命奧秘,輸出優質的產學研融合成果;在課堂上,他們堅守三尺講台,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
廣東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張晶晶:
小小斑馬魚揭開人類生命密碼
走進廣東醫科大學斑馬魚模式動物平台的實驗室,彷彿進入一座水族館,水缸中清一色的是渾身晶瑩剔透的斑馬魚。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魚,身上卻蘊含著破解人類生命奧秘的密碼。
從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之後,張晶晶到德國留學,輾轉赫姆霍茲學會、馬克思普朗克學會以及萊布尼茨學會3所歐洲頂級科研機構學習和工作。在此期間,張晶晶開始與斑馬魚結緣,利用斑馬魚研究發育生物學的作用機制。
張晶晶介紹,斑馬魚的基因組序列與人類有高達85%的同源性,而且和人一樣是脊椎動物,它的組織結構和生長發育過程和人也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利用斑馬魚作為實驗模型動物,可以實現生命科學研究的突破。張晶晶一頭扎了進去,回國之前,他已經在該領域取得不少突破:首次揭示了緊密連接蛋白在神經表皮層細胞屏障、血腦屏障以及心腦血管發育等方面的功能和機制。
2010年,張晶晶參加廣東省第二屆百名海外專家「南粵行」活動,看到國內引才工作的投入,他就定下了回國闖闖的目標。隨後,他又被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誠意所動,來到湛江負責建立和運行廣東醫科大學斑馬魚模式動物平台,成長為該校乃至粵西出類拔萃的青年科研人才。去年,張晶晶獲得廣東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成為粵西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獲此殊榮的科研人員。
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副教授鄭明彬、劉建強:
「80後」科研教學「雙子星」
在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有這麼一對「80後」科研教學新秀。他們在一起密切合作,共同發表系列高水平論文、共同申請發明專利,藥學院產出的科研成果2/3出自兩人之手。他們就是藥學院副教授鄭明彬、劉建強。
走進藥學院的實驗室,學生們正在使用嶄新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劉建強告訴筆者,在校級科研平台經費支持下,實驗室購置了這台價值100萬元的設備。從此之後,學生和老師的科研開展更順利了。但在此之前,實驗做好的合成品需要送到校外檢測,既繁瑣耗時,收費又昂貴。
在學校的支持下,鄭明彬和劉建強利用該校校級實驗室平台的建設資金,組建了腫瘤納米製劑創新團隊。兩人的合作真正落地後,又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
「我們的願望就是搭建平台,扶持新人,一起干大事。」鄭明彬和劉建強說,在他們那裡,教研結合、教學相長體現得很明顯。腫瘤納米製劑團隊成員,包括從大一新生到研究生,形成了不同層次的研究團隊。其中,劉建強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項目,獲得國家挑戰杯三等獎。鄭明彬協助指導的研究生在影響因子12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彭新生:
緊扣產業潛心「廣東創造」
小小的止血蛋白絨,在止血和修復上卻發揮大作用,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但是,目前市面上一盒0.5克的微纖維止血蛋白絨,至少要賣1000元。
「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只能處處受到限制。」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彭新生說,他的願望就是改變現狀,研發出擁有自主產權的醫用膠原蛋白絨,儘快推向國內市場。
1999年在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從事中藥新葯開發工作後,彭新生決定提升自己,南下廣東就讀研究生,並於2005年來到廣東醫科大學工作。在廣東醫科大學政策「指揮棒」的引導下,彭新生得以保留職位,在中山大學藥學院攻下藥劑學博士學位,並前往北京大學藥學院、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等訪學。
彭新生有過一段企業工作經歷,研究的興趣也就自然而然地緊扣產業。目前,他獨創的膠原蛋白海綿超濾純化技術已經完全達到工業級別,純化周期從原來的一周縮短到一天。
由他主持的科研項目包括省市共建重點項目醫用膠原蛋白絨的研發及產業化,獲得300萬元支持。同時,還有海洋生物源膠原蛋白生物醫學功能材料深開發,多項針對不同材料對促進創傷修復的實驗研究等。
在服務當地產業上,彭新生也有心得。2017年,他成為廣東紅珊瑚葯業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與企業長期密切合作,共同申報透皮給葯研發的團隊科研項目。
廣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李哲:
解剖課上颳起「科技風」
「深層肌肉就像持家有道的女人,淺層肌肉就像在外打拚的男人,兩個人一起努力,才能好好過日子。」在廣東醫科大學的解剖課堂上,基礎醫學院講師李哲時不時來幾段「金句」,不僅有「網路紅人」的口才,還在課堂上颳起一陣「科技風」。
「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與學習方式難以讓剛入門的醫學生接受,作為教師,應該時常關注學生所關注的東西。」李哲說,解剖課是醫學生的專業基礎課,80%的醫學專業需要有過硬的解剖知識。為了更好地教授知識,他開始接觸VR、AR等技術,打破固有的教學思維,嘗試用創新的科技融入教學,讓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
2015年11月,在廣東醫科大學的支持下,李哲人體科學工作室正式運作,李哲的教學理想真正落地。打開AR設備,演示的真人身上出現了人體上每一條大血管的圖像,學生們又輕易又準確地找到人體內部結構在體表的投影,通過用手觸摸感受到動脈的搏動……如今,學生們通過新技術新設備,可以直觀把握空間立體感,抓到人體結構的位置。
李哲不僅在廣東醫科大學裡讓解剖課「潮」起來,他還開設「李哲教你學解剖」這檔欄目,通過網路以趣味的方式展示人體結構,利用功能解剖學的知識,教授公眾一些普及性的保健常識。
撰文:杜瑋淦 吳征宇 蔡定彬 周圓 王麗君 攝影:董天健 編輯統籌:李杰倫
※粵今年招收1900名公費師範生
※建設「兩個河源」為人民謀幸福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