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段鑲鋒黃昱夫婦今年第二篇Nature:實驗證實金屬-半導體異質結理論極限!

段鑲鋒黃昱夫婦今年第二篇Nature:實驗證實金屬-半導體異質結理論極限!

第一作者:Yuan Liu

通訊作者:段鑲鋒、黃昱

第一單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

研究亮點:

1.創造了一種沒有化學無序和釘扎效應的金屬-半導體接觸界面

2.實現了對肖特基能壘高度的實驗調控

3.從實驗上證實了肖特基-莫特規則的極限

金屬-半導體異質結是現代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的核心,其最重要的特徵參數之一是肖特基能壘高度,它決定了電荷載流子穿過異質結的能壘大小,從而決定了電荷傳遞效率和器件最終性能。

從理論上而言,在理想的金屬-半導體異質結中,肖特基能壘高度可以通過肖特基-莫特規則進行預測和調控。然而,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80多年時間裡,肖特基-莫特規則卻無法在實驗室給予正確的預測。這主要是因為,在實際體系中,金屬-半導體界面往往存在化學無序和費米能級釘扎效應。

有鑒於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和黃昱課題組報道了一種范德華金屬-半導體二維異質結,從實驗上實現了對肖特基能壘高度的調控,接近肖特基-莫特極限。

圖1.范德華金屬-半導體異質結

研究人員將原子級超薄金屬薄膜層壓於二維半導體表面,避免了化學鍵的產生,創造了一種沒有化學無序和釘扎效應的金屬-半導體界面。接近於肖特基-莫特極限的肖特基能壘高度取決於金屬功函數,具有高度可調控性。

圖2.范德華金屬-半導體異質結肖特基能壘高度的實驗調控

通過將與MoS2導帶或價帶邊界功函相匹配的Ag或Pt金屬薄膜轉移到半導體表面,研究人員得到了一種高效的晶體管,室溫下兩端電子遷移率和空穴遷移率分別可達到260 cm2V-1S-1和175 cm2V-1S-1。進一步,通過和不同功函數的對稱接觸,研究人員實現了開反迴路電壓1.02 V的Ag/MoS2/Pt光電二極體。

圖3. Ag/MoS2/Pt光電二極體

總之,這項研究從理論上證實了理想金屬-半導體異質結的理論極限,並為高效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開發了一種高效、無損的金屬集成策略。

參考文獻:

YuanLiu, Yu Huang, Xiangfeng Duan et al.Approaching the Schottky–Mott limit in vander Waals metal–semiconductor junctions. Nature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實用化學反應小知識 帶你了解常考的實驗儀器
實驗室人造肉來啦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