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說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說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裝劇中我們常常看到電視劇中的人物說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到。在古代沒有飛機、汽車的年代中,馬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這八百里加急的交通工具就是馬。

文學作品中,對八百里加急有精彩描寫:八百里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隨即便見煙塵滾滾,騎者已然離去!這段文字足以看出八百里加急的重要性和緊急性。

我國古代傳送公文、運輸物資基本都靠驛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設一個。一旦公文註明「馬上飛遞」字樣,根據唐朝的歷史記載來看,快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里。

古代的規定是如果遇到更為緊急的情況,那麼一天就是跑八百里路也不奇怪。驛站既然是負責運信息的地方,那麼就一定要有負責跑路的快馬。

古代的馬就算是皇帝的御馬一天也跑不過300里路,所以,有的時候為了不耽誤事,跑死幾匹馬是很常見的事情。舉一個例子,在安祿山叛變時,唐玄宗在宮中,安祿山在范陽,兩地相隔兩千多里,而唐玄宗6天後就知道了這件事,這個速度平均下來每天至少500里了。

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這八百里加急除了傳遞軍情,另一個用處就是為楊貴妃送荔枝。

八百里加急不僅僅要求快,更要求信息的準確性。所以古代驛站的人員也是很辛苦的,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驛夫都必須做到準確無誤的送達信息。

現代社會的我們就比古代快多了,我們的科學家發明了飛機、汽車、輪船,讓信息傳達的更快,更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才是三國第一高手,擊敗呂布,史記再無記載
史上第一貪官,比和珅還貪,只是個太監,最後下場慘不忍睹

TAG:談古論今說歷史 |